您好 消费税是单一环节的税,乙销售时交一次就行了,并不是每次都需要交的。
此题中在计算甲公司换入产品的入账成本时为什么不考虑消费税呢?题目中说交换后保持原有的使用状态,那甲换入后也应是应交消费税的商品呀?
甲公司以一批库存商品交换乙公司的专利权,库存商品的成本为7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8万元,计税价值为100万元,增值税率为16%消费税率为5%,专利权的原价为200万元,累计摊销10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20万元,经双方协议,有甲公司支付补价二万元,双方均保持资产的原始使用状态,假定双方均无法获取公允价值口径,请分别计算出甲乙两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成本,并写出相关分录
司委托乙公司加工一批应交消费税的半成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甲公司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200万元,支付加工费10万元、增值税1.3万元、消费税21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收回该半成品的入账价值为()万元。A200B210211.3232.3为什么增值税没有说是专用发票,不计入成本呢
司委托乙公司加工一批应交消费税的半成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甲公司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200万元,支付加工费10万元、增值税1.3万元、消费税21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收回该半成品的入账价值为()万元。A200B210C211.3D232.3。增值税没有说是专用发票,为什么不计入成本呢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一般纳税人,10月16日,甲公司以其生产的一批应税消费品与乙公司交换设备一台,产品成本为48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1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5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3%,消费税税率为10%;设备原价为70万元,已提折旧为15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6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3%。交换过程中甲公司支付给乙公司银行存款11.3万元,同时甲公司支付与固定资产相关费用0.5万元。甲公司换入的设备作为固定资产入账,乙公司换入的产品作为商品入账。资产已交付对方并办妥相关手续。假定双方的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乙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不是高新技术企业,可以有研发费用吗
老师餐饮公司食堂服务,有早餐和午餐,成本一起核算的话是用当月总成本,/总用餐人数吗?知道总成本,早餐用餐人数,正餐用餐人数,现在想核算每个人成本
老师,我喜欢的老师。我想告诉你我今年报名了中级我不想去考了,今年比去年多做了准备还怯场。说真我今年只听了几遍课,没做什么题,后面才做了题,我觉得经济法我能过,财管没做大题60分我能做到30-40分,后面的大题我感觉自己拿分概率不太,因为我没怎么做大题。实物虽然听了几遍课,但心里没有什么把握。思前想后还是自己没有规划好,今年还是不去考中级了。从现在9月份开始我想备考注会里的实物,经济法,财管,和税法。这4门。先预习,然后在听课,然后在做题。这样的过程我想过3遍,踏踏实实的,不假学习,更不拿孩子们当借口,安排好她们。规划好来,学习本就是快乐的过程,轻装上阵的过程。老师没去考中级对我有什么影响吗?明年能报考吗?我这样的规划备考4门您觉得怎么样?
老师,请问给公司员工买社保可以选择性的买吗,就是五险不全买,比如不买生育险
报考了25年的中级,但我感觉我考不过,因为我没有做到题,我只听了几遍课,没做题。深思熟虑后我不想去考,我想备考26年的注会,然后26年再去参加中级考试。但我想从9月份开始备考注会的4门:会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这样备考可以吗?到明年的8月份去考试,这次我要先预习,然后听课,再做题。争取在考试前过3遍。9.11.1.3(会计和财管)10.12.2.4月份(税法和经济法)。这次我扎扎实实的来,成绩不会陪着演戏,不能假学习,不要拿孩子当借口。可以不,一年冲这4门
员工离职补偿怎么算的?
老师员工工资8000但是交社保用这个标准交,这怎么操作
老师您好,审计,质量管理负责人都干啥呀,有啥考点
收到捐赠收入固定资产专票可以抵扣吗,会计分录怎么做,进项税额影响损益吗
老师餐饮公司食堂服务,有早餐和午餐,成本一起核算的话是用当月总成本,/总用餐人数吗?知道总成本,早餐用餐人数,正餐用餐人数,现在想核算每个人成本
只是交换,而且甲换入按题意也应该是为了再出售,为何不交?就像委托加工,收回再出售还是要交呀!
您好 消费税里规定,用应税消费品换取生产资料,是销售方交消费税的,不可以看做委托加工的。消费税里有说明用于换取、投资或者抵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