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学,你这里是属于免税合并形成的这个递延所得税负债。那么这个时候,这个递延所得税负债就直接冲减商誉所形成的金额。

老师,第七小问这里由于可辨认净资产会形成一个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对应商誉,但是商誉形成的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那题目第五小问为什么要做分录,借商誉5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50啊?
请问下面两段话有什么区别,一会儿说计入资本公积,一会儿又计入商誉,搞不清: 1.非同控评估增值或者减值,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计入资本公积 2.非同一控制下免税合并形成的商誉,由于商誉本身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即商誉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因为如果要确认,必然增加商誉的账面价值,由此商誉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又有差异,如此形成循环,所以准则规定这种情况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但是如果是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免税合并中取得的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此时应该调整合并时确认的商誉的金额。
(1)在合并情况下,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被购买方的账面价值,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 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其对应科目为商誉。 (2)在并情况下,商誉的计税基础为0,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因企业合并成本固定、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 债,则减少考虑递延所得税后被购买方可辨 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增加商誉,由此进入不 断循环状态。 请问以上(1)和(2)都是属于非同一控制免税合并的递延所得税处理方法,为什么处理方法不一样?
请问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怎么修改 我国会计准则对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体现了资产负债表现在所得税会计处理中,房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是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公司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算基础师行程和机构的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老师您好!对于免税合并中商誉本身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以避免陷入无限循环。那对于上述情况下商誉本身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不是也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谢谢!
你好,我进入了一个商贸公司,老会计的应付账款科目都是用的预付账款,我该怎么理解?
老师,股东跟公司借款二十万,公户转给股东了,可不也可以每个月发放工资,奖金从这个借款里面冲呀
增值税 计提 结转 缴纳的分录
老师,请问内账的话,如果买材料含税1130元,那内账计入原材料成本是1130/1.13还是直接按照1130元做
实际工作中有做账软件了,用到的函数有哪些?
老师我 9 月份产生了增值税和附加税,但是没计提,都没计提,10 月份缴税咋做分录,帮我写一个完整的,我们是一般纳税人!谢谢
月末 年末结转 是不是只需要点击结转字样,无需手动写记
老师,个税16000工资,附加扣除是自己在个税app添加确认,还是在个税系统做
老师,请问内账的话,如果买材料含税1130元,那内账计入原材料成本是1130/1.13还是直接按照1130元做
老师,自然人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交的税种,税率,核算成本费用,是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