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负=实际交所得税/营业收入, 这个实际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利润总额%2B(-)纳税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老师,如果我的所得稅税负是1.5,怎么用这个算所得稅利润,控制成本,避免多交所得稅
老师,我们如果增值税和所得稅税负按1个点计算,我们现在一共117台大车,进项税率是13,我们的销项是9个点,这117台车子能抵扣多少销项发票
老师,如果借应应交所得税,或者递延资产,20待所得税费用20,利润是1000,计算利润总额,怎么计算,加20还是减20,我老是分不清这个所得税费用科目,秘密帮我分析下,
老师,企业所得税怎么倒推算,就是说知道利润,怎么推出需要成本?比如收入41万,利润40万,想控制税负0.15个点
2.(计算题5分)居民个人李其就职于中国的甲公司,2020年每月稅前工资、新金收入为30000元,李某个人每月负担三险一金合计5550元。另外,李某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每月专项附加扣除金额共2000元,无其他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12月份还取得如下收入:(1一次性稿费收入12000元;②一次性特许权使用费收入3000元;另已知李某2020年1月份一11月份仅有工资、薪金收入,己预缴个人所得稅共计21470元。计算(10分):(1)李果12月份工资:薪全收入应预教多少个人所得稅?(2)李某12月份取得的稿卧所得应预激多少个人所得稅?(3)李其12月份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预缴多少个人所得税?(4)李某次年汇算清缴时应补缴(或申请退回)多少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全年应纳稅所得额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稅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20元;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稅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16920元)第四问计算本年综合应纳税所得额时其中特许权使用费不超4000,为什么不是减800,而是*80%
老师你好,网店客人自己开票,开票金额可以在电商企业电子税务系统查到吗
资本化开始时间为啥不是2月1日
老师,个体户定期定额,还需要去电子税务局扣缴端申报个税经营所得吗
老师之前的会计报的去年的年报利润报少了 跟利润表不一致 是改年报还是利润表
老师,请问公司的壳不要了是什么意思,具体怎么操作呢谢谢
我方公司付了货款收到货物,但是联系不上对方公司,查询对方公司已注销, 这笔付款无发票,怎么入账
老师3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应付职工薪酬一行和二行怎么填写呢?
老师,请问,我公司是一家小规模的中医馆,做内账,其他团队带人来我医馆购买膏方,总金额是 1000,已收 6000,欠款 4000,我们要返 45% 给那个团队,至于欠款的钱,团队就直接在返佣哪里抵扣了,膏方成本是 500 元,请问做内账,这个要怎么样做分录?
我公司跟我们老板控制的外地公司有运输业务往来,外地公司给我们本地公司运输垃圾,需要签订垃圾清运协议,我们本地公司月结给外地公司,外地公司给我们本地公司开具发票,需要起草一份合理税务和审计那边能查的合格的运输合同,懂得老师回复我下,把合同内容写到上面发一下,没有的老师不用回复谢谢。
老师,新开的有限公司,想申报一般纳税人,还没在积局备案,什么时侯申请呢
老师,我的意思是已经知道税负是1.5,怎么算出应该控制的成本
需要根据你营业收入,倒推出来交的税,之后倒推出来利润总额,这个收入-成本-费用=利润总额,我这样就知道控制多少成本了
老师,比如季度营业收入560万,怎么算
实际交所得税=560万*1.5% =84000,假设没有小型微利优惠,应纳税所得额=84000/25%=336000 560万-成本-费用%2B(-)纳税调整=应纳税所得额336000
老师,我还是有点不明白,怎么推出我可以少交所得稅
你有税负营业收入,这个对应这个所得税固定了,不能少了,
税负就是定死你们必须交多少了
老师,意思是用所得稅税负只是算出我们还交多少所得稅,不能少交
是,要是给税负话,那就不能少交了
那我假如不知道税负,是怎么算的
不知道税负 利润等于收入-成本-费用,最好是根据你们实际发生取得成本和费用发票,按你们实际做就可以,成本是需要按实际发生做,不能做比例,这个按实际发生经查,这个减掉之后的这个利润要是盈利最好是控制100万或者是300万内这样是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 你这个满足小型微利,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5%,应纳税所得额大于100万不超过300万,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100万)*10%%2B100万*5%
我们是物流运输行业老师
享受优惠是一样的, 二、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上述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 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所称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应按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