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问是一月份的工资吗
那老师,这个专项扣除的意思,如果工资每月达到8000元,专项扣除一部分后,如果没有超5000元,就不用缴纳个税,如果超过5000元。超过5000元的部分是不是就要缴纳个税?
老师,如果这个月工作的工资是12050元,减去起征点5000,那它是没超过3000部分用3%、超过3000部分没超12000部分用10%,那是用12050-5000-3000得4050的数用10%算麽?还是12050-5000后全用10%计算
张先生在某家公司就职,其2019年6月份的工资在扣除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公积金和职业年金等各项法定扣除之后的余额是10000元。2018年10月以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原来的3500元提高到5000元,请计算:张先生这个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比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没有调整之前要少缴多少?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1500元302超额1500元至4500元部分101053超额4500元至9000元部分205554超额9000元至35000元部分2510055超额35000元至55000元部分3027556超额55000元至55000元部分3555057超额80000元部分4513505
建筑行业发放农民工工资,比如1月份发5000元作为生活费,6月份工程完工结算工资补发18000元,一到六月份一共支付工资23000元,那么计算个税时1月份发放没有超过起征点不用交纳个税,6月份发放1.8万元,扣除数按2月份到6月份的累计扣除数算25000元算就不用交那个税,如果单按6月份一个月5000元的扣除数算就要交纳个税,那么是按25,000还是5000元作为扣除数?
某职员2015年入职,2021年每月应发工资均为20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3000元,享受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两项专项附加扣除共计3000元,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要求:计算2021年1月、2月和3月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附: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税率3%,速算扣除数0超过36000元至144000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2520
个税应发数据跟工资附件应发数据不一致,存在税务风险吗,个税申报大于工资应发数据
请问建筑行业什么情况下的转账需要提供合同和结算单?
老师,请问如果失业了,并合法申领了失业保险,在此期间朋友要他帮忙做下法律代表人的授权委托人,也没有给他一分钱,他就只帮忙以这个公司的名义和其他公司签了个中标合同,但这个公司和他自己本人没有签任何合同,也没有给他任何钱,因为那个朋友在另一个省,太远了不好过去,他纯粹就是帮个忙,这个对他领取失业保险有没有影响?
老师,请问如果已经失业了,并合法申请了失业保险,但是在此期间一个朋友的公司要她每个月给她公司报下税,一个月给她打几百千把钱左右,就是口头上说的,并且没有签任何合同,这个还能领失业保险吗?
平台收入提现进了公账,要计营业额吗,报税咋报
下列各项中,不会提高公司流动比率的有( AB )A公司用银行存款购置新新生产线 B公司从商业银行取得长期借款 C公司收到客户上期所欠货款 D公司向供应商预付原材料采购款 对B答案不能够理解,B是不是错的勒, 流动比率(假设1/2)=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贷款分录借银行存款1贷长期借款1 则流动比率为(1+1)/(2+1)=2/3 大于1/2,明显就提高了呀
老师你好,我怎么根据财务报表倒推出科目余额表,可以详细说下吗?急
购买方要求开票,为什么销售方要求购买方提供营业执照
计算每股收益这个题解题思路是什么?帮忙把解题思路说下,
印花税是按收入金额交还是按收入+成本金额缴纳
对的。1月工资12050
那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今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6万的时候 不需要预扣预缴
我放到个税计算器算,它得出来的数,和我表格公式算得不一样,=ROUND(MAX((P6-Q6)*0.01*{3,10,20,25,30,35,45}-{0,2520,16920,31920,52920,85920,181920},0),2),虽然表格是按年去计算累计数。我放在个税里的那个收入金额是12050减去五险一金701。但它算出来是400多,表格用年累计扣除的公式算是190个税
您表格是按年累计设置的还是按月份?
表格按年,老师如果按月各项可以扣除的扣除完了,是6000多,那是直接用第二档税率,还是3000内用第一挡,超3000部分用第二档?
3000内用第一档,超3000部分用第二档
那老师,我可以这么理解麽?
今年您不好这样计算了 设置公式的时候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6万的时候 不需要预扣预缴
那本身这两个按照原理是对的吗??那今年怎么设置公式呢?我没做过这个,以前都是人事做的,总账知道些
抱歉 函数我也设置不好 我的也是人事帮忙设置 或者我在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系统里面填收入后系统算的
哦哦,那老师如果不是今年改了不需要预扣了,那我写在纸上的两个思路是对的麽??那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
(累计收入总额-累计个人承担五险一金-累计专项附加扣除-60000)*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速算扣除数-预缴税额 按照这个设置公式
那前面我最后那个问题呢?
“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速算扣除数-预缴税额”这后半部分的函数公式,我不会,是按照我刚发的那个公式来麽?
您说的是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系统计算那个截图吗
不是,我手写的那个。如果是以前的征收方式,这两个思维对吗?如果对,为啥计算结果不一样
以前的征收方式 要这样设置 (累计收入总额-累计个人承担五险一金-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月份*5000)*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速算扣除数-预缴税额
那为什么按月和按年不一样结果?计算其中某个月预缴税额时。按年累计也是跟按月一样,当金额跨范围时,也是分级别分别计算税率吗?
按月的话 就是您那样的 跟按年有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