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司名义购买: 1、如果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买时取得买房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增值税,意味着企业可以少缴纳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2、公司账务核算时可以计提折旧,冲抵企业所得税。 3、公司名下的房产应该按照房产的原值和新旧程度每一年缴纳房产税,税率是1、2% 。如公司名下有一套价值1000万元的房产,7成新,则每一年缴纳的房产税为1000万×70%×1、2%=8.4万元。 4、由于以公司的名义购买,原则上购买房屋的货币资金必须要由企业的银行账户上支出,因此短期内企业的资产总额不会变化,如果房产预期价格上涨,在后续交易过程中公司享有房产增值部分收益,可能会缴纳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 5、由于以公司的名义购买,如果在后续交易过程中公司享有房产增值部分收益,分配到股东名下时应该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 6、如果购买房产的时候需要按揭贷款,还应考虑是能否以公司名义顺利办理按揭贷款。 7、一般情况下,如果公司经营状况、资金结构、负债比率等相关财务指标还不错,以公司名义购买房产可能对以后公司获取银行贷款有帮助。 8、应考虑公司股东之间可能引发的财税纠纷和风险。  二、以个人名义购买房产出租给企业: 1、由于以个人的名义购买,原则上购买房屋的货币资金必须要由个人的银行账户支出或者现金支出,不可由公司的银行账户上支出。如果购买人在公司办理借款手续后由企业的银行账户上支出的并且借款期限超过一年未归还的,可能会涉及借款总额20%的个人所得税。 2、以个人的名义购买,由于购买房屋的发票是个人名字,因此公司不可抵扣增值税,不可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也就意味着不可冲抵企业所得税。 3、如果把个人名下的房产出租赁给公司,这时候每一年应该按照租金的12%缴纳房产税。 4、如果把个人名下的房产出售,包括出售过户给自己的公司,首先看分房产性质,如果是住房并且符合当地税收优惠政策的,会有一定程度的税收减免,当然不符合税收优惠政策的,还需要缴纳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如果是商业性房产,肯定应缴纳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个人所得税等。 5、如果把个人名下的房产过户给自己的公司,按照税法的规定,需依独立市场化交易原则视同销售,计征各项税收。 6、如果购买房产的时候需要按揭贷款,还应考虑是能否以个人名义顺利办理按揭贷款。 7、如果购买房产的时候需要按揭贷款,还应考虑是能否以个人名义顺利办理按揭贷款。 8、应考虑个人家庭成员之间可能引发的财税纠纷和风险。 三、共性的税费: 1、不管以什么名义购买时缴纳的契税、印花税的税率相同。 2、 交易时涉及的评估费、过户费等标准基本相同。 通过上述分析,公司购买办公场所的时候,到底是以谁的名义好一些,应综合各种因素全局性考虑。
老师,老板购买房子是买在自己名下还是公司好些?
老师问下,老板买车是放在公司名下好还是自己名下好呢
老板自己住房能买公司名下吗
老师,请教一下,老板在省外要买一个铺子,是用公司的名义买好,还是私人的名义买好啊?
买个门市房登记在自己名下好还是注册个公司登记在公司名下好
有人给我打钱显示到账时间会不会到
为何一般纳税人,进项税能抵扣,销项税为何不能抵扣?
老师,同一个物料,采购员一会委外加工回来的,一会外购直接买回来的,可以共用一个品号?我核算成本都懵了,那物料进销存我怎么区分,委外进销存我怎么区分。是不是要建两个不同的品号的
请问收入类(益)不是增加是借,减少是贷吗?为什么方宁老师会计分录(2)时间18:06的视频中又说广益类收入增加是贷减少是借
老师,子公司支付母公司往来款12万。我是子公司的会计,请问我这边做账是挂其他应收款-母公司,还是挂其他应付款-母公司?还是说,这两个科目,挂哪个都行?
税务师涉税法律,今年第九章债法的变动情况是哪些
老师,我想问下是小规模升为一般纳税人年收入超过500万,说的是不含增值税的收入,还是含的呢?
钢管进项规格27给客户开销项规格26.7,这样可以吗,
房产中介,公司是小规模的,法人以个人名字签的收购合同(不是以公司名义收购的,款也是法人私户转的),从房东手里收购房子但是产权没过户,收购之后公司完成装修,装修好了再卖给客户(如50万收购房子精装修后卖70万)这类业务有哪些税收风险,是否有能够合理规避税务问题的方案
钢管进项规格27给客户开销项26.7,这样可以吗
这样岂不是没有绝对的好坏
公司老板以应收账款70万抵了了一套房子,弄到老板个人名下,相当于实际上公司应收账款是收到了,借其他应收款――老板,贷:应收账款――\'xx项目款项。这样老板就欠公司70万了,老板的意思是说到时有公司材料票来抵这个其他应收款啊,借:工程施工――材料费,贷其他应收款,慢慢冲掉,这样可以吗?感觉风险挺大的
最好不要这样子的
老板说不听的,当时就跟他说了这样相当于分红要缴纳20%的个税,他就说材料费不行的话,快年底的时候把钱还回来,过段时间要用又借出去
年底还回来再借出去每年这样也不太好,偶尔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