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你说得很对哦。如果产生暂时性差异的事项不影响损益,就不要进行纳税调整哦。
请舟舟老师解答,同样选项A和D都是调整长期股权投资,为啥A项不确认递延所得税?不理解。谢谢老师给我解惑 (单选): 下列各项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是( )。 A.对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持有),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份额而调增的长期股权投资 B.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小于初始投资成本 C.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 D.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短期持有),因被投资单位其他权益变动而确认调增的长期股权投资 【答案】A 【解析】选项B,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小于初始投资成本,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选项C,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导致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选项D,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短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20年3月3日自公开市场以每股5元的价格取A公司普通股100万股,指定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假定不考虑交易费用。2020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股票投资尚未出售,当日市价为每股6元。除该事项外,甲公司不存在其他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甲公司2020年税前利润为1000万元。甲公司2020年有关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C) A.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为100万元 B.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5万元 C.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275万元 D.当期所得税费用250万元 请问此题的所得税费用为何是250万元,而不是(1000—100)*0. 25=225万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为何不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影响应交所得税(225万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影响借方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所得税费用对吗?
木木老师回答下, 关于这一点:确认递延的情况,不一定涉及纳税调整 比如,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需要确认递延。 但是会计上没有确认收入(因为是计入其综的),税法上这部分利得也不用交税。所以不需要纳税调整。 对吗?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20年3月3日自公开市场以每股5元的价格取得A公司普通股100万股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假定不考虑交易费用。2×20年12月未出售,当日市价为每股6元。除该事项外,该企业不存在其他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2×20年度甲公司税前会计利润为1 000万元。则下列关于甲公司2×20年有关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所得税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0万元 B.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5万元 C.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25万元 D.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250万元 对应科目为其他综合收益 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而应确认其他综合收益。老师分录怎么写的啊
老师您好,我想问问一下这个题目: 在第四小问计算应交企业所得税的时候,应付职工薪酬(2500-2000)是什么意思呀,是因为那500不能抵扣吗,还有后面的那个+40,我不太明白转回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这个是什么意思? 然后就是第六小问,计算所得税费用的时候,为什么要减去160*25%呢?这个不是属于其他综合收益部分吗,以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所形成的差异不是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吗,这个不太明白? 老师还有最后的那个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不是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去递延所得税资产吗,它这个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呀
这题为什么要做这个分录?怎么来的?借:盈余公积 2.1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8.9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1
董孝彬老师,采购代理机构什么意思?。我入职在财务事业单位合同工,我们要买财务预算软件,领导让我看看这个合同
工程收入:632052.80 销售收入:88495.58 进项税额13%,销项税额9% 税率:材料70%,人工30%,销售商品5%,利润20%,请问结转成本怎么计算和做会计分录?请邹老师帮我分析一下。
500元以外收据都可以入账吗,具体有哪些要求
你好,老师,有道题怎么理解?12月才签订的合同,为何那个30000利息是指10,11,12三个月的,还有12月31号,合同负债科目的余额怎么出来的,理解不了答案,谢谢老师。做这道题感觉我都理解错了,但就是不知道错哪里。
做推广用的产品,如何入账,做视同销售的会计分录怎么做,谢谢老师
老师,为什么主营业务在贷方,到了记账凭证又成了借方?
老师 公司给员工购买的安全帽、反光衣 取得的专用发票可以抵扣吗/怎么做分录呢
老师请问,企业店铺给员工发工资,以前是个人转,现在也不想公户发,请问怎么操作合适呢?
老师在电子税务局社保业务怎么查给多少员工交社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