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不用备案,按市场价来就好了。
1、甲公司以一批存货商品A交换乙公司的存货商品B。存货商品A的成本为7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8万元,公允价值1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存货商品B未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为110万元。要求:编制甲公司的会计分录。 2、甲公司年末存货有150件A产品、70件B产品。150件A产品和70件B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均为12万元。其中,150件A产品签订有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每件合同价格(不含增值税,下同)为15万元,市场价格预期为11.8万元;70件B产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每件市场价格预期为11.8万元。销售每件A产品、B产品预期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税金均为0.2万元。该公司 “存货跌价准备”账户贷方余额为30万元。要求:计算该公司是否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若需要,请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乙公司1月30日销售上年结余的C产品50件中的30件。该产品上年末已提“存货跌价准备”3000万元。要求:按产品存销数量分配已提存货跌价准备,编制相应会计分录。
老师请问小规模纳税人公司销售农资产品芦荟种子对方单位要求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拿去可以抵扣税吗,本身公司销售农资产品有在税务机关登记有免税的备案,如果对方要求开专票去能否抵扣呢
关联公司之间销售产品是否需要去税务局备案?产品价格怎么订?
(2)2x17年12月31日,A公司X产品库存4500件,每件成本为1元,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45万元(均为对X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x18年对外销售X产品4000件,转销存货跌价准备40万元。2x18年年末A公司X产品库存500件,每件成本为1万元,其中200件已与B公司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销售价格为每件1.2万元;其余X产品未签订销售合同。X产品2×18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1.1万元;A公司预计销售每件X产品需要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15万元。
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资料】宏达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2018年12月31日u甲公司期末存货有关资料如下:(1)产成品甲账面成本500万元,按照一般市场价格,预计售价为550万元,预计销售相关税费为10万元。已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2)产成品乙,账面余额400万元,其中有20%已经签订销售合同,销售价款为80万元,预计销售税金3万元:另有80%未签订合同,按照一般市场价格预计销售价款为350万元,预计销售税费12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原材料A为生产丙产品而储备,库存成本20万元,市场价为18万元,前期存货跌价准备余额1.2万元。将A材料生产成丙产品还需要加工费8万元,预计丙产品售价30万元,预计销售税金3.5万元。【要求】分析上述存货是否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需要,作出相关的会计分录
在2023年3月购买的原材料,2024年4月才发现未入账,就做在了2024年,税务来检查,该怎么说明情况呢
老师,制造行业在未生产期间产生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能在下次生产产品的时候计入成本里面吗
老师,我想问下“关于小规模到升级成一般纳税前无收入并未产生申报纳税的话,海关进口增值税缴款书是可以在升级一般进行抵扣”请问这个无收入并产生纳税申报的期间是如何界定的呢?比如我们公司3.19成立的,税种认定是4月1日,缴款书是6月27日产生的,升级一般是7月1日。但是这期间我们有开过票。这种期间算不算无收入并纳税申报呢
企业所得税交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不是报表上的净利润呢
老师,我想问下“关于小规模到升级成一般纳税前无收入并未产生申报纳税的话,海关进口增值税缴款书是可以在升级一般进行抵扣”请问这个无收入并产生纳税申报的期间是如何界定的呢?比如我们公司3.19成立的,税种认定是4月1日,缴款书是6月27日产生的,升级一般是7月1日。但是在这期间我们公司有开出过发票。这种期间算不算无收入并纳税申报呢
在总公司签合同任职财务,工资在总公司发放。但子分公司没有财务,兼任子分公司财务负责人并处理账务,请问如何从子分公司发工资给该员工
请问老师,财务费用当中有利息费用、利息收入,计算息税前利润时利息收入怎么处理?谢谢老师
老师,我想问下“关于小规模到升级成一般纳税前无收入并未产生申报纳税的话,海关进口增值税缴款书是可以在升级一般进行抵扣”请问这个无收入并产生纳税申报的期间是如何界定的呢?比如我们公司3.19成立的,税种认定是4月1日,缴款书是6月27日产生的,升级一般是7月1日。这种期间算不算无收入并纳税申报呢
当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进项是7 销项是5 最后结转增值税只要做借应交销5 应交 转出未交 贷 应交进7这样就完成了,因为我翻了我们那边分录就只有这一个
老师好,想问个实践的问题,我们有两个公司,一个公司负责销售叫A公司,一个公司负责加工叫B公司。第一个方案:A公司买材料让B公司加工;第二个方案:B自己买材料生产后卖给A。这两种方案从税负率和经营管理模式下哪种比较好,如果测试税负率的话,怎么着手去测试?
关联生产商卖给批发商,走批发价就可以吧?
你好!可以的。可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