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因为是预期信用减值损失所以不减去
3.2x20年1月1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乙公司同日发行的面值总额为2000万元的债券,购人时实际支付价款1914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1.75万元。该债券系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年利率为6%,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利息。甲公司将该债券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至2x20年12月31日,甲公司确认的预期信用损失准备为10万元,其公允价值为1920万元。甲公司于2x21年1月1日变更了债券管理的业务模式,将其重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至2x21年12月31日,甲公司确认的预期信用损失准备余额为15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
2×20年1月1日,购入乙公司于当日发行且可上市交易的债券100万张,支付价款1026万元,另支付手续费1.23万元。该债券期限为3年,每张面值为10元,票面年利率为6%,于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利息,实际年利率为5%。甲公司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2×20年12月31日,甲公司收到利息 甲公司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准备5万元,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 老师这里摊余成本为什么不用减5
2×19年1月3日,A公司在二级证券市场购入B公司于2×18年1月1日发行债券200万张,支付价款20200万元,另支付手续费180万元。该债券期限为5年,每张面值为100元,票面年利率为6%,实际年利率为7%,于每年1月5日支付当年利息。A公司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要求:编制2×19年1月3日购入债券会计分录
2×19年1月3日,A公司在二级证券市场购入B公司于2×18年1月1日发行债券200万张,支付价款20200万元,另支付手续费180万元。该债券期限为5年,每张面值为100元,票面年利率为6%,实际年利率为7%,于每年1月5日支付当年利息。A公司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要求:编制2×19年1月3日购入债券会计分录
2020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当日发行的面值总额为3000万元的债券,作为债权投资核算,实际支付价款3500万元。乙公司该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6%,实际年利率为4%,每年年末支付利息,到期偿还本金。2020年12月31日,甲公司认为该金融资产已发生减值,确认剩余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为5万元。2021年12月3日,甲公司确认的预期信用损失余额仍为5万元。计算甲公司利息。
老师好,这题应不应该计算坏账准备?这题的答案的周转次数应该是多小?
老师,你好 今天应聘了一家新开的生鲜超市兼职会计。 超市正在装修,设备和软件也陆续购入,月底开业。 现在首要任务要做什么? 对于超市注册的公司好、银行还有税务的情况都还不知道。
8月发放7月工资,9月申报个税,8月申报工资个税0报吗?
你好老师,外汇批发市场中这个非金融企业咋理解
老师,出口退税企业,把24年一笔收入放到了25年来申报,税务局现在要求把数据改到24年的年报中。那我还需要改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申报吗
老师,第12题如何解释各个选项?正确答案是哪几个?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5年的商铺租赁协议,合同约定第1年的租金按商铺当年营业额的10%确定。第2年的租金与第1年相同。第3年至第5年各年租金在上年支付的金额租金基础上按照过去12个月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涨进行调整。那么在第1年年末计算使用权资产的时候第1年的租金是算销售费用还是算使用权资产?因为在年初的时候并没有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
请问本月电费3万元,生产了A产品耗用了2万,如何结转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电费没分摊完需要全部结转到生产成本吗
本月没有生产,电费和折旧费和生产员工的工资应该结转到哪里
老师,请问一下,想要进行出口贸易的话,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已经加上货物进出口了,那下一步是要做什么呢?具体的流程能发一下吗?
金融工具减值的三阶段 按照准则相关规定,可以将金融工具发生信用减值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于不同阶段的金融工具的减值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1)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第一阶段) 对于处于该阶段的金融工具,企业应当按照未来12个月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并按其账面余额(即未扣除减值准备)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2)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但尚未发生信用减值(第二阶段) 对于处于该阶段的金融工具,企业应当按照该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并按其账面余额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3)初始确认后发生信用减值(第三阶段)。 对于处于该阶段的金融工具,企业应当按照该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但对利息收入的计算不同于处于前两阶段的金融资产。对于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当按其摊余成本(账面余额减已计提减值准备)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