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好。这种模式是可行的。厂家开票给网店厂家正常的按销售商品纳税,网店也按销售商品纳税,但是厂家给网店开的增值税票,网店可以抵扣。
我公司(小规模纳税人)是甲网站授权代理商,合作模式是我公司按其指定价格售卖网站产品套餐,按月销售总额给我们返佣金,我们开佣金发发票给其网站,客户打款给我们,我们给其在后台开通套餐,然后开票给客户,我们和甲网站的合同模式是FD模式,客户可以直接在自已后台开发票,等于是甲网站直接开票给客户,我们代收款,但在售卖套餐中我们加了价,我们给客户开票,就没要他们在后台自已开票了,我举个例子,如一个套餐,规定售价是4000元,但们卖了4200元,就没告诉客户可以其后台开票,我们直接开4200元发票开客户,但我们还要充值4000元到其后台购买产品套餐,怎么进行会计处理呢? 我是这样做会计分录的, 借:应收帐款 XX客户 4200 贷:应付帐款 甲网站 4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1.58 主营业务收入 158.42 我们向客户开4200元(含税)发票,甲网站不开票给我们,这样的会计处理对吗 我们在网站充值,甲网站不开发票给我们
郭老师您好,公司在京东商城开有店铺,京东商城结算时会由他们承担一些京东券、京豆、红包等给予商家,作为我们的收入随货款结算到我们的对公账户上,已经入账作为我们的货款收入了,但因为是京东商城承担的,是作为他们的费用,需要我们按年度把这部分开发票给他们,我们可以开促销服务费、推广服务费等,您看我们是19000元,我开出发票怎样做账呢?是不是红冲原来做的收入和销项税额,再做开发票的收入和金额,对吗?
我是做网店,准备给厂家代销,由厂家发货和开票给客户,按销售额的比例给我们中间费用,店铺发生的推广费用和提成费用由我们承担,请问这样的业务模式可行吗?如果可行,厂家和网店如何纳税。
供应链服务公司代客户采购,因为存在垫资,厂家把发票开给我们,我们再开发票个客户,商品部分按照厂家的含税价平价开给客户,采购执行费用开服务费的模式,想咨询下这种可以吗?合同是签销售合同还是签代理采购合同?如果是签代理采购合同,那么要交印花税吗,开票中很多是商品还是说按发票来报印花税?
请问一下老师,我单位是非民企业,牵头几家企业在酒店办艺术品联合拍卖会,签了合同,所有收入和费用由我单位代收代付,由各家企业承担,我单位只另外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现在大额费用我们就开各家企业的抬头发票,我单位不做费用(直接做其他应收应付)可是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小额费用是开了我单位抬头发票(实际也是各个企业分摊承担的)这样就没有办法给各个企业费用发票,请问我可以吧开我单位的小额发票做我单位的成本费用,之后把这部分费用由我单位开一些服务费发票给各个单位抵扣这部分费用可以吗
【中国农业银行】尊敬的左金鑫,您尾号为4879的账户与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代收签约/修改交易(持牌机构还款),单笔扣款限额为1000000.00元,周期扣款限额为1000000.00元,合约到期日为2035年07月13日。业务编码:2730413119。您可前往我行营业网点或通过掌上银行-代收管理模块查询、修改或解除合约。如有异议请咨询95599。退订回复TDDS#业务编码。
可修复产品和不可修复产品,都用废品损失科目过度,最终结转到生产成本,为什么可修复产品计入产品成本,不可修复产品不计入产品成本,
老师,一般纳税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二季度报税,系统自动是从2025年1月1日~6月30日,要改从2025年4月1日一6月30日?收入,成本,费用是填1-2季度累计总数,还是单独填二季度的数?
老师,个人5月去税局代开劳务发票给公司,公司这边代扣代缴个税,但是公司一直还没有支付劳务费给个人,个税申报是收到代开的当月申报,还是支付费用之后再申报个税呢 如果公司分几个月支付,那要怎样申报呢,
老师,我们是小规模,2024年的房费计提的是10000,实际上是15000,因为我们一直没有付款,对方也没有给开票,今年5月才付的款,票也是今年五月才开的,现在账怎么调整呢,
小规模纳税人,未加入工会,没月税务系统上必须缴纳工会经费吗
小规模纳税人,开具了普票,确认收入确认了增值税,季度末销售额未达到30万,此增值税减免,已确认的增值税做什么会计分录转出呢
不懂这个题。选项C和选,选项D
本来需要交企业所得税,因为减以前年度亏损,所以企业所得税金额是0,这种情况如何调账
比如说一个行业增值税税负率是2.5,销售收入是100万,他的应增值税就是100万乘2.5上下浮动对吗
是厂商直接开票给消费者。
没问题的,厂商直接开给消费者也是可以。
具体的账务处理如何进行?
对于无票部分,由谁申报?
对于厂商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商品。即使不开发票,也是由厂商来进行申报的。你们网店收到的中间费用由你们网店进行申报。
如果厂家是小规模纳税人,店铺是一般纳税人,这种方式是否有税务风险。
和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没有什么关系。各自申报各自的收入就没问题
这种模式,价格的控制是不是要特别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