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不可以的,必须按照您累计。
请问老师,个人所得税每月可不可不累计发生额来计算,按当月发生额减当月的扣除额得出个税,把个税作为代收代缴的科目去中转,还是这两种方式都可行
1.2022年1-6月,李某每月工资20000元,三险一金每月扣除3700元,累计基本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当前月份数计算,不考虑其他情况,子女教育费、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等专项附加扣除每月4000元,计算其每个月应预扣预缴税额。2.李某2021年12月从中国境内A企业取得不含税年终奖金53100元,李某选择单独计算纳税,由A企业在发放时代扣代缴。计算A企业为李某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金额。
1.2022年1-6月,李某每月工资20000元,三险一金每月扣除3700元,累计基本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当前月份数计算,不考虑其他情况,子女教育费、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等专项附加扣除每月4000元,计算其每个月应预扣预缴税额。2.李某2021年12月从中国境内A企业取得不含税年终奖金53100元,李某选择单独计算纳税,由A企业在发放时代扣代缴。计算A企业为李某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金额。
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60%税前扣除,但最高不能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0.5%; 问题一:发生额的60%税前扣除这个是一年的业务招待费累计的发生额吗?每个月都有业务招待费,具体当年的销售收入不知道,这个怎么控制划入到业务招待费; 问题二:如果业务招待费太多,这个计入哪个科目能避税 问题三:业务招待费60%税前扣除后还要交什么税?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吗?这个怎么算?
老师你好!工资个税预扣预缴计算公式 当月个税 = (累计收入 - 累计五险一金 - 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 累计减除费用)x 预扣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累计已缴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累计税前工资收入 - 累计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 - 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 累计减除费用 累计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当月应纳税额 = 累计应纳税额-累计已缴纳税额 累计减除费用 = 员工当年在职月数 x 5000 用这个去倒推 这个公式我还是不太明白。我怎样算都得不到我8月工资实发数是18000的
老师,你好。请问个人独资企业申报经营所得税减免税额这里不是全免是需要手动修改吗?公司符合取消农业税从事四业免征个人所得税这个
C选项购进农产品取得一般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是应该按发票金额按9%或者10%计算抵扣吗?为什么这里是按发票上注明的税额抵扣?
老师,我想问一下。电梯维保行业。主要收电梯维护费用。和电梯配件维修。小微企业。在申报平台。如何做项目信息赋码。
老师好,申报季报,企业所得税的营业收入是不是要跟利润表的营业收入数据一致
老师,分支机构报不了企业所得税,总机构说他们已经申报完了,这种情况怎么处理?
5月交了24年的企业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这样做对吗?
个体工商户核定征收,季度发票开93000元是不是全额交税,交多少?
出口退税账户变更要多久?
老师你好!问下第三季度没有业务发生,也没有开票,可以依第二季度报表报吗,谢谢
汽修厂,支付怎么做预算
不可以的,必须按照年累计。
但是现在有的员工在申报的时候当月又扣除了,有的又是累计,是系统设置问题还是哪里操作不对
你好,当月又扣除是什么意思?就是当月只扣除当月的吗?你看的是哪一个?扣除项目起征点5000吗?
系统现在申报时有些人在上一年度有超起征额度有缴个税的都是按申报月份当月超过5000的就扣了没有按累计额来算,有的人员上一年度没有超过起征额的即便是申报月份超过了5000的部分也没有扣
你可以看一下它的累计扣除费用,有些人是一次就做到了6万。
累计扣除6万的这些人少年,只有你们一个单位有工资,而且一到12月份你们都给他申报了工资,而且他的年累计收入在6万以内。必须符合这三个要求才可以的。
有一条不符合他的累计扣除费用,必须每个月五千五千的抵扣。
那行政在计算工资时所以都是按每月超出5000的部分就扣,没有超过的就不扣,这样做您刚回复又说一定要按累计来算
必须按照年累计来的 那我说的这个年累计人家是6万,这个没有问题吧。 你可以算一下,按月和按年累计来算的话不一样。
有一条不符合他的累计扣除费用,必须每个月五千五千的抵扣,您刚刚说的这个又怎么理解呢
你好,那三个条件你看到吗?哪三个条件你能指出来吗?
刚刚您也提到了不符合的都是按每个月5000的抵扣,那5000也就是当月超过5000的直接扣除
每个月五千五千的抵扣 就像三月份他的累计扣除费用是1万。
比如他一月份的工资是六千 二月份的,工资是7000,算个税的话。 (6000加7000-10000)*3% 不考虑其他的扣除。
谢谢老师,我明白了,可能申报和计提工资个税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会计在做账的时候只是先计提了,后面多收的补给员工即可
可以的,可以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