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合并,对应商誉;控股合并,对应资本公积。

非同控合并评估增值减值不是计入资本公积嘛。企业合并中形成的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的对应科目是商誉,不懂两个的关联
请问下面两段话有什么区别,一会儿说计入资本公积,一会儿又计入商誉,搞不清: 1.非同控评估增值或者减值,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计入资本公积 2.非同一控制下免税合并形成的商誉,由于商誉本身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即商誉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因为如果要确认,必然增加商誉的账面价值,由此商誉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又有差异,如此形成循环,所以准则规定这种情况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但是如果是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免税合并中取得的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此时应该调整合并时确认的商誉的金额。
企业合并中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哪些是对应计入商誉,哪些是计入资本公积里的?
老师您好!对于免税合并中商誉本身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以避免陷入无限循环。那对于上述情况下商誉本身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不是也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谢谢!
企业合并中,在计算商誉时,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是不是要加上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去递延所得税负债 计算得出呢?
这个月进材料100万,产生税金九万,然后销售额80万,然后产生销项税7.2万,然后销售80万的货物,主营业务成本就73.6万,有26.4万的那个桂料是没有用的,但是当月抵扣增值税的时候整整100万的产业的增值税9万全部抵扣完了,那么,在利润表里面是按全部抵扣增值税的相应进项材料100万来出成本还是按照实际上销售80万所产生的实际成本,73.6万来入到主营业务成本里呢?这个过程中的账务处理是怎样?
老师好,假如我在10月份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开了一张发票出去,但是我在11月变成一般纳税人,同样11月我才有进项进来,11月这张发票可以开专票吗
月工资标准是一个月应发是1万,扣掉5000,社保个人部分523.53,剩余4476.47,按照3%的税率交税,填专项附加扣除,起征点会提高,如何做工资表避免个人扣税不要这么多
郭老师,接着在上个问题那不是确认了两遍收入
申报个税的标准是什么?
老师,为什么同事之间没有话说?
没有收到进项票,下游公司喊开销项发票可以先开吗?
小规模, 1,采购了7000元货款,写了付款单支付,转送人了,走招待费怎么做分录?不出入库了,请问送人写什么单据吗?拿报销单写一下招待费赠送这样做对吗? 分录这样写对吗? 借库存商品 贷银行存款 借销售费用—招待费 贷库存商品
做的是全托管模式。 其实就是 我们卖货给 TIKTOK,然后TIKTOK 自己卖货给国外客户的模式。 这样是内销还是出口?
刘老师:当月群众交的医疗收入当月退费(如10号交费,15号退费),分录该如何做呢?不做预算会计吧
那考虑免税合并和吸收合并呢?要怎么区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能分别说明吗?
免税合并,才可能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负债,应税合并,不用确认的,因为资产账面和计税基础一致,没有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都是一样的,吸收合并,对应商誉;控股合并,对应资本公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