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 这个没什么其他影响
去年向国外公司付国内展会费,忘记代扣代缴增值税啦,如果今天补税,对除滞纳金外,对企业有其他影响吗
甲公司注册于某市东城区,2018年有关收入情况如下:(1)取得产品销售收入2000万元,国债利息收入30万元,接受捐赠收入10万元。(2)缴纳工商行政罚款2万元,税收滞纳金1万元。(3)缴纳增值税200万元,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20万元。(4)从直接投资的未上市居民企业取得股息收益200万元。已知,2017年度甲公司会计利润为-60万元,经纳税调整后应纳税所得额为-6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4)多选题关于甲公司的企业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甲公司是我国的居民企业B如果甲公司登记注册地在境外,但是实际管理机构在我国某市东城区,则同样为我国的居民企业C如果甲公司登记注册地在境外,实际管理机构也不在我国境内,但在我国某市东城区设立分支机构,则同样为我国的居民企业D如果甲公司登记注册地在境外,实际管理机构也不在我国境内,在我国境内也未设立分支机构,则不属于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某市国税稽查局2016年12月对辖区内的S工业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2016年度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经查发现,S公司2016年7月至9月间“其他应付款”科目存在异常,经过调取记账凭证进行检查发现有大量销售款未按规定记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中,经逐项核对“其他应付款”科目中有3510万元(含税)属于销售款,并且此款项没有按规定进行纳税,某市国税稽查局限期5天补税。S公司2016年各月份均没有留抵税额。经查实S公司应将对应的成本进行了结转,该公司应当如何进行调账,并计算应补缴税款(不考虑滞纳金及罚款、地方教育费附加)。
图像采集中41.(15.0分)天河化妆品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3%,2022年10月发生如下业务:(1)从国外进口一批高档化妆品,该批化妆品在国外的买价为人民币126万元,运抵我国海关前发生的包装费、运输费、保险费等共计人民币10万元。企业按照规定向海关缴纳了关税、消费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并取得相关的完税凭证。(化妆品的消费税税率15%,关税税率25%)(2)当月,该公司将这批化妆品在国内销售给A公司,取得不含税销售收入300万元。(3)委托大华公司加工一批高档面膜,提供原材料成本300万,支付大华公司加工费38万,代兰辅助材料的费用2万元,当月收回该批委托加工的高档面膜对外销售。大华公司没有司类消费品销售价格。要求:(1)计算天河公司进口环节应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2)计算天河公司在国内销售化妆品应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3)计算在委托加工环节应该由大华公司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天河化妆品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3%,2022年10月发生如下业务:(1)从国外进口一批高档化妆品,该批化妆品在国外的买价为人民币126万元,运抵我国海关前发生的包装费、运输费、保险费等共计人民币10万元。企业按照规定向海关缴纳了关税、消费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并取得相关的完税凭证。(化妆品的消费税税率15%,关税税率25%)(2)当月,该公司将这批化妆品在国内销售给A公司,取得不含税销售收入300万元。(3)委托大华公司加工一批高档面膜,提供原材料成本300万,支付大华公司加工费38万,代兰辅助材料的费用2万元,当月收回该批委托加工的高档面膜对外销售。大华公司没有司类消费品销售价格。要求:(1)计算天河公司进口环节应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2)计算天河公司在国内销售化妆品应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3)计算在委托加工环节应该由大华公司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老师,同一所属期的完税凭证,可以多次申请开具的吗
老师我们是总公司财务这边,每月月初下面分公司把财务报表送到会计这,会计才结账,不送来会计不敢结账,这是什么原因老师
老师,这个题看答案也没有看懂
老师:有家单位10年前有张进项专票为虚开,已经转出缴税了。最近税务又给找出来说成本转出没有,我看成本没有转出,该怎么做账啊?
请问,D选项不是无偿赠予吗 是因为在一个集团内所以视为对乙公司员工的激励吗 如果不是一个集团内,这种无偿赠予的情况属于股份支付吗
请问老师,企业2024年付的租金100万,已入成本,但对方到现在也没给开发票,是不是汇算清缴前要调增,在哪个表里调
手工账中固定资产明细帐需要做本月合计和本年累计吗
没有设置预付科目的企业,发生预付货款的情况,会计科目录在哪个科目呀?
您好,我们是小规模纳税人,但物流公司开了增值税1%的专用发票过来,是不是错了
老师,税务来查,拿走了24年真实收入2600万明细,我们24年实际申报1900万,差了700万,算是隐瞒收入,让我们提供自查报告,该补的补交,请问老师,自查报告要怎么写?一般纳税人,生产制造厂
正常补税就行对吗
会有罚款吗
对的 正常补税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