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选项A所说的是企业内部形成的商誉,不是由于投资合并形成的。请再好好理解一下吧。祝学习顺利!
请舟舟老师解答,同样选项A和D都是调整长期股权投资,为啥A项不确认递延所得税?不理解。谢谢老师给我解惑 (单选): 下列各项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是( )。 A.对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持有),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份额而调增的长期股权投资 B.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小于初始投资成本 C.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 D.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短期持有),因被投资单位其他权益变动而确认调增的长期股权投资 【答案】A 【解析】选项B,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小于初始投资成本,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选项C,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导致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选项D,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短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小梁老师,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里的非同控企业合并和权益法核算, 是不是都有一个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和占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去比较, 对价大于份额,是商誉;对价小于份额,是营业外收入。 然后非同控企业合并的成本法核算长投,初始投资成本,就是按付出公允价值确认,差额不管是商誉还是营业外收入,都不需要做处理,合并报表才有这个差额的体现。 权益法核算长投,确认初始投资成本的时候,比较之后,对价小于份额,要调整投资成本,增加营业外收入。 是这样区分的吗?
(1)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确认了商誉并且按照所得税法规的规定商誉在初始确认时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如:吸收合并时应税合并,初始确认时不产生暂时性差异)的;(2)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不区分应税合并和免税合并,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购买方的计税基础,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商誉。 请问上述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商誉在初始确认时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不产生暂时性差异;而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中初始确认时计税基础等于原购买方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产生暂时性差异。请问两者区别在哪里?
选项A正确,企业内部产生的商誉,因其成本无法可靠计量,不满足资产确认条件,不应确认为一项资产。 选项B错误,商誉不具有可辨认性,不满足无形资产的定义,不属于无形资产。 选项C正确,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对价的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不应确认为商誉。 选项D正确,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实际支付的对价小于取得被投资方于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在合并报表中应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选项a企业内部产生的商誉不是已经在长期股权投资里面吗?他的金额不就等于购买方实际支付的对价大于取得被投资方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我忘了为什么说其成本不可计量?
下列有关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有( )。 A.应在购买日按企业合并成本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 B.企业合并成本中不包含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C.以固定资产作为合并对价的,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D.因企业合并发生的评估、审计和律师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提问#老师好,请教下,如果凭证某一号有20页,它的附件是放在最后一页后,还是每一分号单独放对应的附件。比如我一张应收账款,对应银行存款,是2号凭证,但是2号有20页。对应的银行存款是放在每一张后呢,还是集中起来放在第20页后
建筑行业公司是一般纳税人开简易计税专票3%给甲方,甲方可以抵扣吗,建筑公司可以抵扣吗
日期2020年12月份收钱
老师,我们公司注册资本 100万, 原来公司二个股东各占 50%.现在新增一位股东投入20 万,占 20%,不增资的情况下,这个 20是不是技入资本公积,然后原来股东稀释股权给新股东
那新公司,三月发生的销售发票,六月份才进货,三月份应该正常做账啊,那就是先做销售,六月份在做进货吗
郭老师,一个人的有限公司,算独资吗,能给出资人报个税吗
研发费用辅助账是怎样的,又是干嘛要的?有截图发看看吗?
老师我问下,我公司准备诉讼要收回2022年的工程款,这个款的利息部分应怎么算的?有相关条款规定吗?我记得好像有个上限多少的?
接前任会计,发现不对,调不调
一般纳税人能开具1%和3%的普通发票吗?
那就是我不理解什么叫做企业内部形成的商誉?
就是自己做生意有了点名气啦,别人来收购你,他出价高于你净资产部分,他是作为商誉。你自己是不能在自己的资产里确认商誉的,不管名气多大多响,你自己的账目里不可能出现自己的商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