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请教会计分录还是别的问题?
练习实际成本法下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资料: A公司7月份发生下列物资采购业务: 1.购入甲材料6000千克,单价8元,增值税税率13%,价税款未 2.用银行存款2 722元支付上述甲材料外地运杂费。 3.购入乙材料7 200千克,单价10元,增值税税率13%,价税款均通过银行付清。 4.购进丙材料2 800千克,单价9元,丁材料10 000千克,单价5.85元,税率13%,款项均已通过银行付清, 5.供应单位代垫乙、丙、丁材料外地运费共3300元(共同性运费按采购重量分配)。 6.用银行存款10000元预付订购材料款。 7.以前月份已预付款100000元的A材料本月到货,并验收入库,价款100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3%,用银行存款补付尾款。 8.本月购入的甲、乙、丙、丁材料均已验收入库,结转其成本。 二、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该企业2010年10月有关材料采购业务资料如下: 1. 5日,从本市购入A材料500千克,签发转账支票- -张, 支付货款及税款共计67800元,其中买价60000元,增值税7800元,材料已验收入
5.资料:吉惠汽车公司2015年9月份发生下列材料物资采购业务: 公司购入甲材料2000千克,单价9元,增值税进项税额3060元,款项未付。 用银行存款1260元支付上述甲材料的运杂费。 购入乙材料4500千克,单价28元,进项税额21420元,款项均通过银行付清 公司购进甲材料2000千克,含税单价9.36元,丙材料1500千克,含税单价5.85元,增值税税率从17%,款项均已通 过银行付清,另外供应单位代垫运费3500元(按重量分配)。 用银行存款25000元预付订购材料款。 以前已预付款的丁材料本月到货,价款84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4280元。 本月购入的甲、乙、丙、丁材料均已验收入库,结转其成本。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本月业务的会计分录。
光明厂2020年6月发生以下采购业务;(1)购甲材料6000千克,单价8元/千克,增值税税率为13%,货税款未付。(2)购乙材料7200千克,单价10元,増值税税率为13%,货税款通过银行支付。(3)购丙材料2800千克,含税单价9.36元/千克;丁材料10000千克,含税单价5.85元,款项通过开出商业汇票支付。(4)供货单位代垫乙、丙、丁材料的外地运费共3300元(亿、丙、丁材料共同承担的外地运费按重量比例进行分配)。(不考虑运费和税费)(5)用银行存款100000元预付A材料款。(6)A材料验收入库,价税款合计113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3%,用银行存款补付尾款。(7)甲、乙、丙、丁材料验收入库,结转入库材料成本。编制会计分录。
光明厂2020年6月发生以下采购业务;(1)购甲材料6000千克,单价8元/千克,增值税税率为13%,货税款未付。(2)购乙材料7200千克,单价10元,増值税税率为13%,货税款通过银行支付。(3)购丙材料2800千克,含税单价9.36元/千克;丁材料10000千克,含税单价5.85元,款项通过开出商业汇票支付。(4)供货单位代垫乙、丙、丁材料的外地运费共3300元(亿、丙、丁材料共同承担的外地运费按重量比例进行分配)。(不考虑运费和税费)(5)用银行存款100000元预付A材料款。(6)A材料验收入库,价税款合计113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3%,用银行存款补付尾款。(7)甲、乙、丙、丁材料验收入库,结转入库材料成本。编制会计分录。
光明厂2020年6月发生以下采购业务;(1)购甲材料6000千克,单价8元/千克,增值税税率为13%,货税款未付。(2)购乙材料7200千克,单价10元,増值税税率为13%,货税款通过银行支付。(3)购丙材料2800千克,含税单价9.36元/千克;丁材料10000千克,含税单价5.85元,款项通过开出商业汇票支付。(4)供货单位代垫乙、丙、丁材料的外地运费共3300元(亿、丙、丁材料共同承担的外地运费按重量比例进行分配)。(不考虑运费和税费做会计分录
个体在年报的时候不小心把金额填错了
朴老师请问你在吗,?
你好老师,我是餐饮业现在会员赠送,借销售费用,贷主营业务收入。这不是真实的实际收入,所以想把这部分收入冲掉用啥会计分录呢?例如销售费用1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 借主营业务收入100贷什么?
零基础每天学8小时,能通过中级三门么?还有四个月就考试了
老师增值税跟成本有关系吗?
老师,我想问下,本年利润结转至未分配利润这个环节,是不是要先提取盈余公积,弥补亏损等等,如果是的话,怎么做分录呢
哪位老师帮我做一下题吧,我着急交卷,谢谢啦
哪些是属于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保险行业算是金融机构吗
老师您好,请问加油站的无票收入无法减掉库存,然后跟电子税务局库存台账对不上,怎么办啊
外贸企业只免不退,对应进项税转出。只免不退的情况有两种,一个是小规模纳税人,另一个是取得普通发票。这两种情况理应没有进项税。那么对应进项税转出的进项税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