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这样账务处理正确的
在吗?老师,你好,我10月收汇8月出口。借:银行存款-外币户(10月汇率 财务费用-手续费(10月汇率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应收账款外币*(8月汇率-10月汇率) 贷:应收账款(8月汇率) 这样可以吗还是最好要分开应收用10月汇率,然后8月10月汇率差再做一笔汇兑损益,可以合成一笔的还是最好分开做成两笔来:银行存款-外币户(10月汇率 财务费用-手续费(10月汇率) 贷:应收账款(10月汇率) 再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8月和10月的汇率差) 贷:应收账款(8月和10月的汇率差)
还是我直接在10月收汇在收汇的后面直接做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8月和10月汇率差折算的人民币) 贷:应收账款(8月和10月汇率差折算的人民币)就好? 那么10月收汇的时候可以把应收账款8月与10月汇率差和汇兑损益合并一起但应收账款就变成8月汇率 借:银行存款-外币户(10月汇率 财务费用-手续费(10月汇率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应收账款外币*(8月汇率-10月汇率) 贷:应收账款(8月汇率) 这样可以吗? 还是最好要分开成两笔一笔做应收账款10月月初的汇率,然后8月和10月的汇率差再做汇兑损益再做一笔?
有外贸收到货款结汇是汇率5000*7 后开票汇率5000*7.2 那么差额是不是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1000贷:应收账款?
借:汇兑损益—汇率差额 贷:应收账款—出口销售货款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贷:汇兑损益—汇率差额 请老师把这两笔分录讲解一下,怎么理解
请教老师,外贸出口 3月份收汇1000美金汇率6.2 借:银行存款1000✘6.2 贷:应收账款1000✘6.2 4月份又收汇100美金尾款汇率6.5 在4月货物出口确认应收1100✘汇率6.5 汇率差做了汇兑损益 借:应收账款1000✘(6.5-6.2)贷:财务费用-汇兑损益300 这样对吗?
老师,又有一个新问题了,这次对方说给我们开发票,但是不过款,这又是啥意思???是这种情况,我们是一般纳税人公司,对方是个体户,平时给他们打款都是我们老板私人账户转给对方私人账户的,然后我们公司问对方要发票,对方说可以给开发票,但是不过款,这是什么意思
个人找税务局开专票,能开百分之几的专票?
个人可以找税务局代开13%的专票吗?
C答案不太明白 为什么要减1
老师,我们是房屋建筑施工,然后他这里我要怎么填呢?
请问老师,餐饮业汇算清缴,收入,成本表应填在那一样
将自产货物发给员工如何做账
老师你好,公司3月成立,4月就销售开出发票400多,其他货客户还没对账没开票,这种情况怎么结转成本
老师好!采购的办公用品,能全部先入库,后期再领用的时候,再做出库分配到费用吗?
请问老师,用什么方法可以很简单的监控食材的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差异?
外贸相当于内销多了那些分录
多了调整汇兑损益 结汇 退税的分录
分别举例子说一下呗咋做
调汇就是前面您那样写分录 结汇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账户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贷:银行存款-外币账户 (一)购进出口货物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借:库存出口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二)确认外销货物的销售收入,根据外币金额和选定汇率确定销售额: 借: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三)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四)根据征税率与退税率的差率,将不可退的进项税计入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征退税差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五)货物出口后,根据退税率,计算应收出口退税额: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六)收到出口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若是13个点全额退税是不是就没有第四部
是的 13个点全额退税就没有第四笔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免抵税额的金额?
老师那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贷方一直挂着吗?
您外贸企业也有内销?
生产性出口
那做分录有点区别的啊 你前面不是说外贸吗
生产性出口呢 跟内销比差了那些分录 举例说明下
1、应纳税额为正数,即免抵后仍应缴纳增值税,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对于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不做会计分录;当留抵税额大于免、抵、退税额时,可全部退税,免抵税额为0.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补贴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对于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不做会计分录;当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时,可退税额为留抵税额,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留抵税额.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补贴款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