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这样账务处理正确的
在吗?老师,你好,我10月收汇8月出口。借:银行存款-外币户(10月汇率 财务费用-手续费(10月汇率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应收账款外币*(8月汇率-10月汇率) 贷:应收账款(8月汇率) 这样可以吗还是最好要分开应收用10月汇率,然后8月10月汇率差再做一笔汇兑损益,可以合成一笔的还是最好分开做成两笔来:银行存款-外币户(10月汇率 财务费用-手续费(10月汇率) 贷:应收账款(10月汇率) 再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8月和10月的汇率差) 贷:应收账款(8月和10月的汇率差)
还是我直接在10月收汇在收汇的后面直接做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8月和10月汇率差折算的人民币) 贷:应收账款(8月和10月汇率差折算的人民币)就好? 那么10月收汇的时候可以把应收账款8月与10月汇率差和汇兑损益合并一起但应收账款就变成8月汇率 借:银行存款-外币户(10月汇率 财务费用-手续费(10月汇率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应收账款外币*(8月汇率-10月汇率) 贷:应收账款(8月汇率) 这样可以吗? 还是最好要分开成两笔一笔做应收账款10月月初的汇率,然后8月和10月的汇率差再做汇兑损益再做一笔?
有外贸收到货款结汇是汇率5000*7 后开票汇率5000*7.2 那么差额是不是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1000贷:应收账款?
借:汇兑损益—汇率差额 贷:应收账款—出口销售货款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贷:汇兑损益—汇率差额 请老师把这两笔分录讲解一下,怎么理解
请教老师,外贸出口 3月份收汇1000美金汇率6.2 借:银行存款1000✘6.2 贷:应收账款1000✘6.2 4月份又收汇100美金尾款汇率6.5 在4月货物出口确认应收1100✘汇率6.5 汇率差做了汇兑损益 借:应收账款1000✘(6.5-6.2)贷:财务费用-汇兑损益300 这样对吗?
老师同一个人可以是几家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吗
比如事业发展基金和福利基金,是应该放在限定性净资产吗?
各大网银每月必须点击一下对账吗,不点银行会来找吗
想考26年的注会,上班族想备考6门试试,可行不?还是分两年考?
项目上的招待费入工程施工还是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老师,第三题的第二问计算时,为什么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债务利息是用 4000*6%,而不是1000*6%,债券每年付息一次,一年的利息不是1000*6%吗
老师好,报表中存货是哪些科目之和。
@郭老师,我们公司的公车要转到其他人名下的话,我们需要开具发票么?税务方面缴纳税费?都需要注意什么?账务如何处理?
老师,我自己的房子低价租给自己的公司,正常缴纳个税,这样操作合理吗
你好老师,我们公司购买一辆车,对方是个人,可以可以给我们开票吗, 销方给我们开票,销方的税率是多少
外贸相当于内销多了那些分录
多了调整汇兑损益 结汇 退税的分录
分别举例子说一下呗咋做
调汇就是前面您那样写分录 结汇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账户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贷:银行存款-外币账户 (一)购进出口货物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借:库存出口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二)确认外销货物的销售收入,根据外币金额和选定汇率确定销售额: 借: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三)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四)根据征税率与退税率的差率,将不可退的进项税计入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征退税差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五)货物出口后,根据退税率,计算应收出口退税额: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六)收到出口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若是13个点全额退税是不是就没有第四部
是的 13个点全额退税就没有第四笔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免抵税额的金额?
老师那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贷方一直挂着吗?
您外贸企业也有内销?
生产性出口
那做分录有点区别的啊 你前面不是说外贸吗
生产性出口呢 跟内销比差了那些分录 举例说明下
1、应纳税额为正数,即免抵后仍应缴纳增值税,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对于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不做会计分录;当留抵税额大于免、抵、退税额时,可全部退税,免抵税额为0.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补贴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对于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不做会计分录;当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时,可退税额为留抵税额,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留抵税额.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补贴款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