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计算一下 50/(12+30+18)*12=10甲 乙50/(12+30+18)*30=25 丙50/(12+30+18)*18=15

4)20日,甲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向其销售A、B两种商品。A商品的单独售价为10000元,B商品的单独售价为50000元,合同价款为54000元。合同约定,A商品于合同开始日交付,B商品在10天之后交付,当两项商品全部交付之后,甲公司才有权收取合同对价。上述价格均不包含增值税。A、B商品的实际成本分别为6000元和30000元。假定A商品和B商品分别构成单项履约义务,其控制权在交付时转移给客户。甲公司在合同签订日交付了A商品,30日交付B商品并向客户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4)20日,甲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向其销售A、B两种商品。A商品的单独售价为10000元,B商品的单独售价为50000元,合同价款为54000元。合同约定,A商品于合同开始日交付,B商品在10天之后交付,当两项商品全部交付之后,甲公司才有权收取合同对价。上述价格均不包含增值税。A、B商品的实际成本分别为6000元和30000元。假定A商品和B商品分别构成单项履约义务,其控制权在交付时转移给客户。甲公司在合同签订日交付了A商品,30日交付B商品并向客户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为13%
甲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向其销售A.B两种商品,A商品的单独售价为75万元:成本50万元,B商品的单独售价为45万元,成本30万元,合同价款为100万元元。合同约定,A商品于合同开始日交付,B商品在一个月之后交付,只有当两项商品全部交付之后,甲公司才有权收取100万元的合同对价。A商品和B商品分别构成单项履约义务,其控制权在交付时转移给客户。增值税税率16%。要求:编制有关分录。
练习题】2022年3月1日,甲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向其销售A、B两种商品,A商品的单独售价为6000元,B商品的单独售价为24000元,合同价款为25000元。合同约定A商品于合同开始日交付,B商品在一个月后交付,但只有在两项商品全部交付后,甲公司才有权收取25000元的合同对价,假定A商品和B商品分别构成单项履约义务,其控制权在商品交付时转移给客户,上述价格均不含增值税,增值税税率为13%。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甲公司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2021年6月1日,甲公司与客户签定合同,向其销售A、B、C三种商品,合同价款为400万元,款项尚未收到。合同约定,A商品于合同开始日交付,B和C商品在1个月后交付,只有三种商品全部交付后,甲公司才有权收取400万元的合同对价款,假定A、B、C三商品构成三个单独履约义务,A商品单独售价120万,B商单独售价180万元,C商品单独售价200万元。以上价格不包含增值税也不考虑其他税费影响。要求:请编制甲公司会计分录
题库怎么选择成中级?
老师,什么情况才能从公户里发工资?
在内蒙古注册的公司,在山东收购和销售玉米,可以开具收购发票和销售发票吗
老师,从公户里提取的备用金,比如,姐借其他应收款老板,贷备用金,这个备用金最后怎么做平呢?
老师,请问下个月建筑工程发票开9%的税,要开120万左右,这个有什么进项发票可以抵扣吗?我们公司进项都是13%的税,这个可以抵扣吗?还是只能用其他的抵扣?
中级考了6-7年,去年没考,今年报两科财管48分,经济法61,实物没考,这个财管就是学不会了,每回考试都是30-40分转,感觉自己还努力的做题背公式,咋就是不行啊,天呀,也都35岁了,考这些年也不过
老师,为什么这里可以按1000元扣除呢
老师好,想问下我们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气液体公司,如何计算每月损耗
老师好,我公司跟中介公司签订了商标注册合同,对方帮我们注册商标,给我们开具的是现代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的发票。我感觉按合同来说,这个发票没有开错,但实际我们公司是成功的注册了商标,按理来说,应该是有无形资产-商标的增加的,可是我收到的发票并不是无形资产-商标的发票。我有点理不清这个逻辑
这道题最疑惑的地方就是在于那个烟丝不是已经代收代缴的消费税26.79吗?他在收回以后60%对外销售了,按道理来说这个26.79要乘以个60%呀,他怎么没有呀?就直接全减了。为什么?
交付甲 借*合同资产11.3 贷*主营业务收入10 应交税费-增值税-销项税额1.13 借*主营业务成本7 贷*库存商品7
交付乙 借*合同资产25*1.13=28.25 贷*主营业务收入25 应交税费-增值税-销项税额3.25 借*主营业务成本721贷*库存商品21
交付丙 借*应收账款50*1.13=56.5贷*合同资产11.3+28.25=39.55 贷*主营业务收入15 应交税费-增值税-销项税额15*0.13=1.95 借*主营业务成本12贷*库存商品12
老师 请问一下这个怎么有两笔借贷
因为一笔收入,一笔成本
交付甲收入贷方金额有问题吧
收入确认就是在贷方啊,交付风险就转移了,要确认收入
借方跟贷方的金额不相等
交付甲 借*合同资产11.3 贷*主营业务收入10 应交税费-增值税-销项税额1.3 借*主营业务成本7 贷*库存商品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