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财务预算内容 1.财务预算 1)内容:三大会计报表 2)做法:依据业务预算(销售、成本、费用、固定资产、资金等)和财务假设 3)步骤:先损益,再资产负债,后现金流量 4)格式:略 5)方法:财务只做假设,不做预测 1、预测销售额,倒推出销售品种及数量; 2、根据销售品种及数量倒推出相关的生产成本; 3、按销售额及以前年度比例倒推出销售各项费用; 4、根据历史情况算出管理费用的金额; 5、根据上述数据编制预测利润表; 6、根据利润表及历史数据推算出资产负债表相应科目(如**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 7、再根据今年公司或老板的经营意图对上述报表进行合理修改。 2.资料的搜集。 在编制财务预算以前 ,搜集编制财务预算有关的资料。要充分搜集企业内部及外部的历史资料 ,掌握目前的经营及财务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相关资料 ,并对资料采用时间数列分析及比率分析的方法 ,研究分析企业对各项资产运作的程度及运转效率 ,判断有关经济指标及数据的增减变动趋势及相互间的依存关系 ,测算出可能实现的预算值。 3.汇总企业业务方面的预算。 企业各部门编制的各项业务预算 ,如销售预算 ,生产预算 ,成本费用预算 ,材料、低值易耗品采购预算 ,直接人工预算等 ,是编制财务预算的重要依据。在编制财务预算前 ,应将汇总的各项业务预算的数据及经济指标 ,加以整理、分析 ,经相互勾稽确认后 ,作为财务预算各表的有关预算数。 4.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 编制财务预算 ,首先以销售预算的销售收入为起点 ,以现金流量的平衡为条件 ,**终**预算损益表及资产负债表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财务预算的一系列报表及数据 ,环环紧扣、相互关联、互相补充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二、财务预算表的编制 (一)预算损益表预算损益表综合反映企业在预算期间的收入、成本费用及经营成果的情况。 由于整个财务预算是以销售收入为起点 ,因此 ,预算损益表中只有确定了销售收入 ,才能进一步对与销售收入配比的成本费用进行规划和测算。销售收入超过经营成本的部分称为毛利 ,销售毛利额高低 ,是企业盈利的关键 ,企业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支出 ,利润的实现 ,都依赖于毛利。预算损益表的结构、数据来源及平衡关系如下 : 项目数据来源 A销售收入销售预算及预测 B经营成本成本预算及预测 C毛利等于A -B D销售费用销售费用预算及预测 E管理费用管理费用预算及预测 F财务费用预算现金流量表中“发生筹资费用及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G投资收益被投资企业的财务预算或者**对被投资企业历年经济效益及投资回报的资料分析 H利润等于C -D -E -F G I所得税等于H×税率 J净利 润等于H -I (二)预算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预算是以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及流出量 ,反映企业预算期间现金流量的方向、规模和结构。以现金流入、流出的净值反映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合理地安排、处理现金收支及资金调度的业务 ,保证企业现金正常流转及相对平衡。 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以企业期初现金的结存额为基点 ,充分考虑预算期间的现金收入 ,预计期末的理想现金结存额 ,确定预算期间的现金支出。相互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 : 期初现金结存额 预算期间的现金收入 -预算 期末理想的现金结存余额=预算期间的现金支出 1.期初现金结存数据 ,来源于预算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的期初数。 2.现金收入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 :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 ,主要来源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现金收入 ,租金收入 ,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收入。它等于销售收入及其他经营收入 ,加、减应收、预收帐款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 ,主要来源于对外资收到的回报 ,收回投资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到的现金。对外投资收到的现金 ,等于预算损益表的投资收益 ,加、减 :有关应收、预收帐项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根据董事会收回投资的决议 ,预计长期投资、短期投资的减少数 ,加、减 :有关应收、预收帐项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处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收到的现金 ,等于处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净收益 ,加、减有关应收、预收帐项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 ,等于吸收权益性投资收到的现金、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借款收到的现金。吸收权益性投资收入的现金 ,等于增资配股金额 ,加、减有关应收、预收帐项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借款收到的现金 ,等于预算期间的现金支出与现金收入(不含借款收到的现金净加数)及期末与期初货币资金的差额。 3.现金支出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支出。 (1)经营活动的现金支出 ,包括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支付职工工资以及为职工支付的金 ,经营租赁所支付的现金 ,支付税金及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在确定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时 ,以材料、低值易耗品采购预算为基础 ,要分清现购和赊购 ,分析赊购的付款时间及金额。购买商品及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等于采购商品物资及接受劳务金额 ,加、减应付、预付帐款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 支付职工工资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可在分析往年实际支付直接生产人员、销售人员、管理人员、其他间接人员工资、奖金及其他各种补助 ,往年实际为职工支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应付福利费等支出金额的基础上 ,调整有关的数据 ,计算出本期支付职工工资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它等于预算期间应付职工工资及为职工支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现金支出 ,加、减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及其他应付款期末与期初的差额。经营租赁所支付的现金 ,等于合同或协议确定的应付租金的金额 ,加、减应付款(租金)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 支付税金的现金 ,等于预算期间应付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和其他税金及附加 ,加、减应付税金及应付税金附加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 (2)投资活动的现金支出 ,包括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企业权益性投资及债权性投资支付的现金 ,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等支出。它等于投资预算确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投资额 ,加、减涉及投资活动的应付及预付帐项变动数。 (3)筹资活动的现金支出 ,包括分配股利或利润所支付的现金、支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支付利息及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支出 ,等于**的期初与期末的平均数或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乘以利率(或单位筹资成本)。分配股利或利润所支付的现金 ,等于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决议确定的应分配利润金额 ,加、减应付股利(利润)期末与期初的差额。我们将企业现金流入、流出的项目和金额 ,参照现金流量表的格式填列 ,即编制成预算现金流量表。 (三)预算资产负债表 预算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预算期末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全貌及财务状况。 编制预算资产负债表以资产负债表期初数为基点 ,充分考虑预算损益表、预算现金流量表的相关数据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期初数的影响 ,采用平衡法加以增减后计得。其公式可表示如下 : 资产及负债的期末数=期初余额 预算期增加数 -预算期减少数 所有者权益期末数=期初余额 预算期增资数 (包括预算期实现的净利润) -预算期分红数 我们按资产负债表的分类和顺序 ,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期末数据 ,予以适当排列后 ,即编制成预算资产负债表。 财务预算编制是建立在一系列预算的假设及管理者的经验判断的基础上 ,虽然在编制财务预算的过程中 ,对企业内部或外部的不确定因素作了尽可能周详的考虑 ,但是 ,很难做出全面正确的估计 ,财务预算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推行预算过程中如果出现非人为原因的较大差异时 ,应对财务预算作适当修正 ,以提高财务预算的合理性、客观性和正确性 ,发挥财务预算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建筑业企业财务预算怎么编制
请问怎么编制财务报表?
财务会计报表应按月度编制,预算会计报表应按年度编制。为什么错了
合并财务报表怎么编制
麻烦老师给一下预算编制说明书的模板哇,主要包括财务报表各项指标的分析这些。
老师,22年以前投资的一个公司8万,记得是长期股权投资,现在得知这个被投资的公司注销了,那我们的账面怎么处理,报表上还显示了,谢谢
请问借款月利率和年利率是一个意思是吗
老师,有没有建筑公司与包工头的挂靠协议模板?
老师,1966年9月8日的还可以买社保医保吗
我们公司是做咖啡测量仪器的公司,自己研发生产销售,请问是属于制造业的公司吗?这个行业产品的毛利率在多少?
老师好,请问老板购买的高档烟酒应该如何做账呢?
可以先进行免抵退税申报再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吗
厂里工资是2个月付1次,例如2月份发去年12月的,这样的工资计提怎么做
村委会,支付的手续费怎么做会计科目
老师,开发票遇到这种还能开吗?
财务报表分析的比较法,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的可比数据进行对比,从而揭示存在的差异或矛盾。 (一)以比较对象分类: 1.与本企业历史比,即不同时期(2-10年)指标相比,也称“趋势分析”。 2.与同类企业比,即与行业平均数或竞争对手比较,也称“横向比较”。 3.与计划预算比,即实际执行结果与计划指标比较,也称“预算差异分析”。 (二)以比较内容分类: 1.比较会计要素的总量:总量是指报表项目的总金额,例如总资产、净资产、净利润等。总量比较主要用于时间序列分析,如研究利润的逐年变化趋势,看其增长潜力。有时也用于同业对比,看企业相对规模和竞争地位的变化。 2.比较结构百分比: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转换成结构百分比报表。例如,以收入为100%,看利润表各项目的比重。结构百分比报表用于发现有显著问题的项目,揭示进一步分析的方向。 3.比较财务比率:财务比率是各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反映它们的内在联系。财务比率是相对数,排除了规模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可比性,是最重要的分析比较内容。财务比率的计算相对简单,而对它加以说明和解释却比较复杂和困难。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财务指标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通常为实际值)替代基准值(通常为标准计划值),据以测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由于分析时,要逐次进行各因素的有序替代,因此又称为连环替代法。 步骤:1.确定分析对象,即确定需要分析的财务指标,比较其实际数额和标准数额(如上年实际数额),并计算两者的差额;2.确定该财务指标的驱动因素,即根据该财务指标的形成过程,建立财务指标与各驱动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模型;3.确定驱动因素的替代顺序;4.按顺序计算各驱动因素脱离标准的差异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学堂有没有这类的课程啊
https://www.acc5.com/你好同学,有的,你可以再这个主页搜索栏搜相应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