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同学,如果其他应付款的的明细公司和其他应收款的明细公司相同,且其款项性质一致,则可以互冲,实现抵平的目的。如果只是想让其他应付款的金额不要这么多,那么可以考虑其是否充分考虑了减值,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同时针对长期挂账的其他应付款,考虑是否将来支付,如果不支付,可以将其转为损益,确认相关的营业外收入,这样也可以达到相应的目的。
年未其他应付款120万,实收资本0,其他应付款可以转实收资本吗?如果不行的话,其他应付款怎么平帐 建筑咨询企业(只开咨询费普票) 其他 未分配利润-28300元,货币资金80万,收入392万,成本311万,利润总额-22000元,净利润-28000元,总资产123万,总负债 126万,问有什么风险吗
老师您好,小规模企业要注销,亏损60多万,仅银行存款200元左右,其他应收款16800多,实收资本68万多,未分配利润60多万,其他科目余额为0,请问这个账要怎么平才能注销?将其他应收款收回存入银行,就可以了吗?请教高手,非常感谢!
老师您好!我们公司老板有时会把公账里的钱打到他自己账号上的,这个时候我做的会计分录是借其他应付款-法人,贷:银行存款;而公司需要用钱进货的时候,老板又会把钱从自己的账号打回公账上,这个时候我做的会计分录是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付款-法人,这样下来,其他应付款一直存在贷方余额的,所以资产负债表中会反映填列到负债那边的其他应付款那一栏;但从这个月开始,其他应付款科目就变成了借方有余额,那在资产负债表中应该怎样反映呢?是以负数填列在负债那边的其他应付款一栏呢?还是以正数填列在资产那边的其他应收款一栏呢?还是两者都可以呢?谢谢老师的解答哦!
老师好,小规模纳税人零申报资产负债表里面货币资金年初余额100,其他应付款年初余额200,未分配利润里面—100,没有业务发生,那我该怎么填??
建筑行业小规模,年底资产负债表的其他应付款余额有100多万,应该怎么做分录才可以平?请曲老师解答
一个公司内帐如果不做帐只借助电子表格每个月的利润是不是就是收入减去支出 把往来借款单列
老师好 这里的财政拨款,我有点不是很明白,是说收到财政拨款的这些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他们在收到的时候不用作为财政补贴处理,相应的这些所对应产生的支出不能税前列支,但要相应做台账管理,是这意思吗? 然后就是明明是财政补贴但被界定为不征税收入,是为什么?
老师,你好,请问我公司采购了一批货物,因为没有付款,所以对方没有开发票过来,但是货物已经在我仓库了,我公司现有销售了这批货物,但是不知道进项发票是怎么开的,我现在要开给客户,在新增货物信息的过程中,应该怎么分类呢?
@董孝彬老师你好,帮我解答一下4题中B选项联合单位销量是怎么算出来的,5题中为什么财务杠杆系数为1.企业不存在财务风险呢。
为什么现值指数要1+?因为现值指数大于1吗?不是1082.72/2300吗?
老师好 我想问这里一次性收取租金,老师课上举例是不是写错了?在企业所得税上不是可以在24年7月跟增值税一样一次性确认36万的收入吗?或者也可以分期确认也就是24年7月只确认一个月即1万的租金。因为我看课件上中间写了:可对上述已确认的收入,“可”不就是代表这个可以那个也可以的意思吗?为什么老师课上只写确认1万,我觉得这里有问题,麻烦老师帮忙看看。
老师好 我想问 如果预收款的对象是生产期限超12个月的大型设备,那企业所得税上确认收入是按发货还是按生产进度?
老师不是在l和h之间不做调整吗,现在刚刚好是最高点啊
老师你好,我想问一下这个题目里面的退还土地出让金,契税能不能退啊,买了两个不一样的真题试卷,一个能退,一个不能退,
老师您好,非货币市场模式,请帮我举个例子
没有相应的公司互冲,账面上其他应付款有200多万余额挂在法人名下,应该怎么调平账。这是这几年以来年末没有做,
您好!如果这个200万的款项是法人的,您需要判断这个钱将来要不要给,如果给,不需要调平,如果将来不给了,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将确实无法支付的其他应付款,直接转入营业外收入,借记其他应付款,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但是这个数据是不是太大了,200多万
您好!仅从金额来看是不小的,但是还需要考虑公司的年收入是多少,看看相对金额;转到营业外收入后,实际是要交纳所得税的,相比较不转而言,其税务风险更小一些,因为不转损益,会有调节利润的税务风险。
以前公司是小规模纳税人,2022年的总收入是4454933,2023年1月变更为一般纳税人,所以我现在想把资产负债表的账面余额调平。 资产负债表的其他应收款余额是:466053. 其他应付款余额是1733505.46 未分配利润余额是2108249.59 应该怎么做分录才可以调平,并且没有风险
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将确实无法支付的其他应付款,直接转入营业外收入,借记其他应付款,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首先这样是符合准则的,其次针对这笔收入要纳税,是符合税法规定的,至此没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