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老师财政部企业财务快报劳动生产总值数按什么加来的

2023-02-02 09:57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3-02-02 10:01

你好  简单可以按会计科目 生产成本本年借方累计数%2B自制半成品借方累计数。 工业总产值包括: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及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  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是指企业本期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需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全部工业成品和对外销售的半成品的价值总和。本期生产成品价值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和对外销售的半成品。 本期生产成品价值的计算公式:本期生产成品价值=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数量,本期不含销项税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凡报告期内产品销售价格有变动,或同一种产品在同一时期有几种销售价格的,应分别按不同价格计算总产值。 若一个生产周期完成时,还不能确定按哪一种价格销售,可按报告期实际乎均销售价格计算。实际销售价格是指产品销售时的实际出厂价格。

头像
快账用户2842 追问 2023-02-02 10:03

看不懂,你就看我给你发的图片哪几,个数相加得多少33号劳动生产总值数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3-02-02 10:10

你好没看到图的呢 

头像
快账用户2842 追问 2023-02-02 10:15

就是33劳动生产总值是按营业利润还是利润总额去加应付职工薪酬十应交税费十本月计提折旧等于劳动生产总值数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3-02-02 10:23

你好 这是公式,按这个计算 “劳动生产总值计算公式是(本年应发职工薪酬总额%2B本年计提折旧总额)%2B(本年营业利润%2B本年政府补贴-本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本年投资收益)%2B(本年应交税费总额-本年应交企业所得税-储备粮油差价款本年应补数-预算弥补亏损及补贴本年应补数-本年度应收出口退税款)。”

头像
快账用户2842 追问 2023-02-02 10:27

那就是我表上有的数为营业利润十应付职工薪酬(包括工资保险所有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数)十应交税费十本月计提折旧十本月新增固定资产数为劳动生产总值数对吗

头像
快账用户2842 追问 2023-02-02 10:29

我以为是要按净利润数去加其他几个而不是营业利润数,所以问老师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3-02-02 10:38

你好 按上面的公式算就对了  没有发生的不加 

头像
快账用户2842 追问 2023-02-02 10:50

我以为是要按净利润数去加其他几个而不是营业利润数,那是按营业利润加其他,对吧,所以问老师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3-02-02 10:59

你好 是的  这样理解 对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你好  简单可以按会计科目 生产成本本年借方累计数%2B自制半成品借方累计数。 工业总产值包括: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及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  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是指企业本期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需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全部工业成品和对外销售的半成品的价值总和。本期生产成品价值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和对外销售的半成品。 本期生产成品价值的计算公式:本期生产成品价值=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数量,本期不含销项税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凡报告期内产品销售价格有变动,或同一种产品在同一时期有几种销售价格的,应分别按不同价格计算总产值。 若一个生产周期完成时,还不能确定按哪一种价格销售,可按报告期实际乎均销售价格计算。实际销售价格是指产品销售时的实际出厂价格。
2023-02-02
劳动生产总值=(本年应发职工薪酬总额%2B本年计提折旧总额)%2B(本年营业利润%2B本年政府补贴-本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本年投资收益)%2B(本年应交税费总额-本年应交企业所得税-储备粮油差价款本年应补数-预算弥补亏损及补贴本年应补数-本年度应收出口退税款)
2022-11-03
同学你好 这个按照账上的金额来
2022-07-08
上月的劳动生产总值为12,而本月的劳动生产总值为152,增长了近12倍。这样的增长幅度是否“正常”,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这种增长是由于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新技术的引入、市场需求的急剧增长等合理因素导致的,那么它可能是正常的。但如果这种增长无法合理解释,或者与同行业、同地区的其他企业相比存在显著差异,那么就需要进一步调查和分析。
2024-05-06
劳动生产总值是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总成果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劳动生产总值高有一定积极意义: 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活跃,创造的价值较大,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可能较强。 可能意味着企业有更多的资源用于扩大再生产、技术创新、员工福利提升等,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不能单纯地认为越高越好或越低越好: 如果劳动生产总值过高但企业成本控制不力,可能导致利润率下降,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如果劳动生产总值增长过快但市场需求无法同步增长,可能导致产能过剩,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如果劳动生产总值过低,可能表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佳,面临市场份额下降、盈利能力不足等问题,可能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对于你单位而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如果企业处于成长期或扩张期,劳动生产总值适度增长可能是积极的信号;如果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压力、成本上升等问题,可能需要综合考虑如何优化生产经营,提高劳动生产总值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也要结合其他财务指标,如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负债率等进行综合评估。
2024-10-08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热门问答 更多>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