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是:1、遵循的原则、标准不同。2、作用时效不同。3、工作主体的层次不同。4、工作的侧重点不同。联系是:两者的最终目标一致、资料来源基本相同、主要指标相互渗透、方法上相互补充、信息具有共同的特征。 1、遵循的原则、标准不同 财务会计工作必须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统一会计制度,以保证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报表在时间上的一致性和空间上的可比性。 而管理会计不受《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统一会计制度的完全限制和严格约束,在工作中可灵活应用预测学、控制论、信息理论、决策原理等现代管理理论作为指导。 2、作用时效不同 财务会计的作用时效主要在于反映过去,无论从强调客观性原则,还是坚持历史成本原则,都可以证明其反映的只能是过去实际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因此,财务会计实质上属于算“呆账”的“报账型会计”。 而管理会计的作用时效不仅限于分析过去,而且还在于,能能动地利用财务会计的资料进行预测和规划未来,同时控制现在,从而横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态。管理会计面向未来的作用时效摆在第一位,而分析过去是为了控制现在和更好地指导未来。因此,管理会计实质上属于算“活账”的“经营型会计”。 3、工作主体的层次不同 财务会计的工作主体往往只有一个层次,即主要以整个企业为工作主体,从而能够适应财务会计所特别强调的完整反映监督整个经济过程的要求,并且不能遗漏会计主体的任何会计要素。 而管理会计的工作主体可分为多层次,它既可以是整个企业的主体,又可以将企业内部的局部区域或个别部门甚至某一管理环节作为工作的主体。 4、工作的侧重点不同 财务会计的侧重点在于根据日常的业务记录,登记账簿,定期编制有关的财务报表,向企业外界具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个人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其具体目标主要为企业外界服务,财务会计又可称为“外部会计”。 而管理会计的侧重点在于针对企业经营管理遇到的特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向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预测决策和控制考核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其具体目标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管理会计又可称为“内部会计”。
请求解答,7个问题分别采用什么方法计算,及解答过程,谢谢
这道题怎么解答 每一年的分录怎么写 请把完整的解答过程和计算写出来 谢谢老师谢谢
老师,请分别解答这几个问题,计算题请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老师,这几个计算题应该怎么处理,请依次作答并写出计算过程急需谢谢
老师,这几个计算题怎么做请分别写出计算过程急需
老师,8月的工资,9月发放,10月申报个税是申报8月的工资么?
老师,我们企业从来都没有申报过工会经费,这个月税务系统直接弹出一张通用申报工会经费申报表需要填,填报起止时间是7月到9月,这种情况我应该怎样填呢?就按照上面提示的月份,只报这个季度的?
你好,我们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下有二级科目,劳务派遣人员工资,需要填写至计入成本的职工薪酬吗
如果提前付给员工3万,个税能分摊每月5000申报吗?是不是不可以了
老师,第三季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改了,已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包括劳务派遣的工资吗?我们的会计把劳务费也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了,在填表时用不用把劳务费的金额减掉呢
老师好,酒吧行业现有的税务优惠政策有哪些?谢谢!
@苏晓燕老师!!那这种情况按你们老师的经验要怎么处理呢?
我的印花税有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技术合同都是核定过的,但是只有技术合同本季度没有发生,另外两个有发生,技术合同还需要申报吗
我的印花税有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技术合同都是核定过的,但是只有技术合同本季度没有发生,另外两个有发生,我只申报另外两个就可以了吗
老师您好,总表如何更新到分表,主要总表有很多合并单元格,导过来保留原格式,表头也有合并单元格,是一个销售表,从多个维度老板想看分表,比如按业务员。
您好,1.变动成本法下,单位成本=10 完成成本法下 第一年=10%2b80000/8000=20 第二年=10%2b80000/5000=26 2.变动成本法下 第一年利润=(50-10-5)*7000-80000-60000=105000 第二年利润=(50-10-5)*6000-80000-60000=70000 完全成本法下 第一年利润=(50-20)*7000-5*7000-60000=115000 第二年利润=(50-26)*6000-5*7000-60000=49000 3.答:导致两种成本法下分期营业利润出现差额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种成本计算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水平出现了差异,这种差异又具体表现为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之间的差异。
您好,变动成本法下单位变动成本=(20000%2b32000)/4000%2b6=19 期末存货成本=19*(4000-3500)=9500 完全成本下 期末成本=(19%2b21000/4000)*(4000-3500)=12125 变动成本下 利润=3500*46-3500*19-21000=73500 完全成本 利润=3500*46-3500*(19%2b21000/4000)=76125 变动成本下利润表 收入3500*46 成本-73500%2b3500*46 营业利润73500 完全成本下利润表 收入3500*46 成本-73125%2b3500*46 营业利润76125
老师,第一题的第二问能不能以表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有点乱
您好,好的,稍等一下我拍给您,希望您给我好评哦
您好,图片能看到吗,
老师,你题号标一下
第1题:您好,变动成本法下单位变动成本=(20000%2B32000)/4000%2B6=19 期末存货成本=19*(4000-3500)=9500 完全成本下 期末成本=(19%2B21000/4000)*(4000-3500)=12125 变动成本下 利润=3500*46-3500*19-21000=73500 完全成本 利润=3500*46-3500*(19%2B21000/4000)=76125 变动成本下利润表 收入3500*46 成本-73500%2B3500*46 营业利润73500 完全成本下利润表 收入3500*46 成本-73125%2B3500*46 营业利润76125
第2题 您好,1.变动成本法下,单位成本=10 完成成本法下 第一年=10%2b80000/8000=20 第二年=10%2b80000/5000=26 2.变动成本法下 第一年利润=(50-10-5)*7000-80000-60000=105000 第二年利润=(50-10-5)*6000-80000-60000=70000 完全成本法下 第一年利润=(50-20)*7000-5*7000-60000=115000 第二年利润=(50-26)*6000-5*7000-60000=49000 3.答:导致两种成本法下分期营业利润出现差额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种成本计算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水平出现了差异,这种差异又具体表现为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之间的差异。
您好,我有事要暂时离开一下,留言我晚点回复,谢谢您的理解
老师,第2题前两问没太看明白
您好,是哪个算式不明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