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还需要说这个是一个月的工资,还是几个月的工资,以及是否有专项附加扣除(如子女教育等相关数据)
我之前问过您生育津贴到帐后扣回工资的方法,我的做法是每月按4500做工资到5个月,工资表也是4500减社保公积金个税是0,到上班后申请津贴下来后在应付工资里红冲4500*5到其他应付款的借方,然后贷方是生育津贴的合计,借方再做一笔差额的支出就平了。这么做财务上没问题,那个税申报是否应该是在那5个月收入都填0,社保公积金也应填0因为这部分也是他津贴里出的,可这也有问题,确实是扣了啊,以后合并计税也得算上啊。我目前是按4500正常申报的,这就相当于多报收入了,虽然不交税,但22年不是要合并计税吗,这个收入最好还是别多报吧。怎么解决,就想知道申报个税正确做法。有种方法是只申报公积金和社保那部分填在收入里,免税里也填这个数,扣除部分的社保公积金附加扣除照实际填,这样可以吗?
老师,麻烦问下同一个员工,分A和B两个公司发工资,B公司的股东是A公司股东的老婆,这样两个企业间算有关系么?还没来及做股东变更,后面要换了,涉及到员工的个税该如何申报呢?6月份以前都是A公司一起发工资,6月分之后是分开发,A公司发5000,B公司11000,以前都是A公司统一申报工资和个税的,现在的社保公积金也 还是在A公司扣除,所以我这就没有给报,现在发现这个问题了,该怎么补救呢?救助各位大神帮忙
老师,您好,到手工资是50000,个人承担社保公积金是5299.14每个月,现在怎么推算出税前工资呢,我自己测算了,也没有算出来,麻烦老师给个公式或者算法,或帮忙算下,感谢,急啊。
我是个人接了一笔私活是提供建筑设计服务的,是分期收款结算的总共是30万含税,对方公司需要我开发票可开普票,我是直接去税务开票合算?还是注册个体工商户后期开票合算?还是注册小规模企业自己开票合算?还是让对方公司帮忙做个工资薪金申报合算?我目前在职另一家公司交的有社保,税前月薪一万二,我该怎么筹划对自己最省税?如果是选择注册企业或个体户,对我后期是否需要按期申报税?老师能分别列明我每种方式产生的税费和后期影响吗?
老师,请问公司有个员工,前面6个月有工资没社保,也进行个税申报,现在说要给他补缴6个月的社保,请问我现在补缴6个月社保,那个人承担的社保金额是否可以一起在一个月填写,还是要更正前6个月每个月个税申报。又或者这6个月的个人部分,我现在不申报,等他汇算清缴自己填写,谢谢!
使用权资产原值汇算清缴时要填到资产折旧明细表原值里面嘛
员工在我们公司社保交到了4月份(一直交着,没有断过),换单位可以补交原来月份吗?投标需要
出口退运时,之前收到的出口退税现在返还,怎么做会计处理
老师,珠宝店个体户开普票税点是1个点吗?
2024年度企业汇算清缴,报送财务报表是把24.12期的报表再报送一遍吗?
往来款账户中收到一笔奖励金2万元,收到的时候记账为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付款最后用来购买了电脑,需要做固定资产如何记账?政府单位需要遵循政府会计制度
老师您好,我公司24年盈利10万,在25年1月已经缴纳企业所得税,但在24年12月没有计提所得税,在25年1月份计提的,因此24年4季度财务报表中所得税为0,汇算清缴的年度财务报表中所得税需要更正吗?
老师,我现在4月份的单据都在系统上做完账了,接下去要做什么,是不是要结转损益,结转损益的时候我凭证上的日期是不是填2025.3.30,就是单据在系统上做完接下去改做啥帮我回答一下,第二个问题是医社保当月就扣款了,我入系统的时候可不可以计提和分录两张凭证都写一样的日期,比如2025.4.18付款的,那我计提的分录凭证上日期也写这个日期可以吗,就这两个问题,麻烦老师细一点帮我解答一下哦,我是新手
城镇土地使用税应谁申报啊,老师。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4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发生的固定资产相关业务如下: (1)1月8日,甲公司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25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25万元,另支付安装费2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该设备预计可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当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2)2月15日,甲公司对其一条生产线进行更新改造,该生产线的原价为2000万元,已计提折旧1200万元,改造过程中发生资本化支出700万元,被替换部件的原价为100万
每月到手50000,不考虑专项附加扣除,
一、到手工资是50000元,扣除费用是5000元/月,专项扣除是5299.14元。假定工资是X元,查综合所得税月率(月度税率)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是35%,速算扣除数是7160元。 X-[(X-5000-5299.14)*35%-7160]=50000 X-(0.35X-3604.70-7160)=50000 0.65X=50000-3604.7-7160 0.65X=39235.30 X=60362.00(元) 月工资是60362元 税是否
35%的挡,减除费用是85920啊,我们应该按新工资计算方法啊,就是全年的税率表啊
按2018年10月4日最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就是35%的这一档税率,就是应纳税所得额在55000元至80000元之间。此时个税税率是35%,速算扣除数是7160元。
你是按最老的税率表去算的吧,现在都是按最新的全年累计税率表去算的
这个是按最新的综合所得的税率表,按月度税率进行计算的。你说的全年累计税率表,就是属于综合所得的年度税率表。
老师,我给您发了最新税率表,全年累计算法的,现在个税申报系统中都是按最新的全年累计税率去计算的,你看下,
我说吧,你看你这个税率表,就是综合所得的年度税率表,你看35%这栏。 超过660000元小于960000元,税率是35%,个税速算扣除数85920元。 这个是按年度税率表说的,就是说的是12个月的数据,如果是按月度税率表说,就是需要上述数据除以12. 也就是同样的表述是:超过55000元小于80000元,税率是35%,个税速算扣除数是7160元。 你看我说明白了吗?上述数据全部除以12个月,就行了。
你帮忙按最新的税率表全年累计的给我个公式
一、工资、薪金所得累计预扣法: 1、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 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2、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提示1]累计减除费用:5000元/月*当年截止本月在本单位任职受雇月份数 [提示2]专项扣除:个人承担的三险一金(包括个人承担的养老保险、个人承担的医疗保险、个人承担的失业,以及个人承担的住房公积金) [提示3]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个人首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大病医疗、继续教育,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俗称“6%2B1”) [提示4]其他扣除: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支出。 [提示5]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法的其他扣除,以居民个人一个纳税年度的应纳税的得额为限额,一个纳税年度扣除不完的,不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老师,月工资60362,你再正向测试下,到手工资不是五万了
一、勤奋努力的学员,实在不好意思,深表歉意!大意疏忽了。考虑时漏掉了一个专项扣除的费用的减除。全部反向测算,以及正向计算的数据全部如下: 到手工资是50000元,扣除费用是5000元/月,专项扣除是5299.14元。假定工资是X元,查综合所得税月率(月度税率)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是35%,速算扣除数是7160元。 X-[(X-5000-5299.14)*35%-7160]-5299.14=50000 X-(0.35X-3604.70-7160)-5299.14=50000 0.65X=50000-3604.7-7160%2B5299.14 0.65X=44534.44 X=68514.52(元) 月工资是68514.52元 税费是:(68514.52-5000-5299.14)*35%-7160=13215.38元。 专项扣除5299.14元(个人承担的三险一金的费用) 实际发放的工资(也就是到手的工资):68514.52-13215.38-5299.14=5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