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可以的; 没有购买 ; 可以 操作的
老师您好,我们是新成立的公司,还没招人。因为需要报税了,想请教关于现在做零申报的几个问题。一,年前存在以下几个行为:①交了装修款,当时银行账户还没申请,交的现金,有收据,后期可转发票(现在还没转)。②股东换人,在税务局交了印花税。③法人转进部分投资款。④银行从账户里扣除了手续费。以上是否都需要体现在财报中呢?我目前的处理是:资产负债表中填入了实收资本和未分配利润(手续费),并把相减的数额填入了货币资金。利润表里填入了管理费用(手续费)。现金流量表为0。实在是不太懂,请老师指教。二,单位似乎还未办理社保,是否不用管呢?还是也要进行零申报之类的行为?三,个税的人员信息采集中,是否需要把所有股东都写进去呢?(还不清楚他们是否要发工资)如果要写的话,是否要先询问他们有没有在别的单位交个税了?如果有别的地方交,是否就不用写他们了?万一如果股东都有别的地方交,没人可采集信息了怎么处理呢
我是非自愿离职(离职补偿金已收到,跟离职补偿没关系,是失业保险金的问题,老师不要看错)。但是公司社保减员操作的是自愿离职,导致我领不了失业保险金。您答复:可以修改电子税务局增加人员在减员就可以的。请问这个增减员操作本月可以操作吗?还是下个月才能操作,因为我只想领2月的失业保险金,下个月就找工作了。
因户籍类型写错,想修改,但已增员成功,还未购买社保,可以减员再增员吗?同一个人
、上市公司丙公司是M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主要从事电商平台业务。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丙公司2021年度财务报表,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1000万元。资料一: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丙公司情况及其环境,部分内容摘录如下:(1)为扭转前三季度零增长的局面,2021年10月,丙公司向注册用户发放现金满减券,用户每在平台购买满200元即可抵扣20元。丙公司因此实现全年销量上升10%。(2)2021年7月,丙公司推出尊享会员服务,年内共有20万名用户一次性交纳200元办理入会,并可在未来一年内享受平台购物免运费的权益。(3)2021年1月,丙公司自关联方租入一座大型仓库,租赁期为12个月,按市场价每年500万元于次年初支付租金。管理层计划采用一年一签的续约方式。(4)2021年12月,因预计利润指标无法达成,丙公司宣布取消其于2020年初推出的一项期权激励计划,该计划的等待期为3年。(5)为留住核心人才,丙公司2021年12月以市场价2000万元购入20套公寓,并以每套40万元的价格一次性向中高层管理人员卖断。截至年末已售50%,购买者平均剩余劳动合同期限为3年。资料
首先,我想就此次送货单上的备注错误向您及公司表达我最诚挚的歉意。我承认,将“500袋”误写为“50袋”是我的疏忽,我深知这一错误可能给公司带来的潜在影响,尽管目前尚未造成实际的重大损失,但我对此深感自责,并已从中汲取了深刻的教训。 然而,在反思自身的同时,我也希望就此次处罚措施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我理解公司对员工工作准确性的高要求,也明白处罚是为了警醒我们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但直接处以500元的罚款,对我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尤其是在年底工作愈发繁忙、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我深知自己作为出纳岗位的重要性,也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但人无完人,我无法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完全不犯错,只能承诺会尽我所能去减少和避免错误的发生。
老师,有知道项目包清工,收取税管费5.5,进项税抵7%!这样合理吗?
老师,我们是外贸企业,货代公司给我们开的海运费和保费,以及杂费的发票应该怎么开?他们想合在一起开可以吗?
老师,我公司租的办公室,日常交的水电费房东这边不给开发票,说是水表和电表都是他们名下的户,没法给我们开票。请问这种要怎样处理呢!
请问我们去年有一张费用专票用于了免税项目还抵扣了,现在能让对方开红字,然后我们下个月做进项转出么?这样就不用交滞纳金了,不知道可不可以
工资表代扣员工餐费,入账是贷:其他应收款。本月菜金入账是借: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在借:福利费,贷:银行存款。那么怎么调账呢?本月餐金的费用要减掉员工餐费吗?福利用不用?
小规模纳税人一个季度不超过30万交税吗
老师,企业200万以内利润,所得税税率是5%?
请问小规模纳税人开租赁费税率是1%吗
老师您好,个体工商户小规模纳税人收到13%增值税专票可以入帐吗?会存在税务风险吗?
个人出租房屋需要缴纳什么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