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往来答这个题目
老师,第七小问这里由于可辨认净资产会形成一个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对应商誉,但是商誉形成的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那题目第五小问为什么要做分录,借商誉5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50啊?
请问下面两段话有什么区别,一会儿说计入资本公积,一会儿又计入商誉,搞不清: 1.非同控评估增值或者减值,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计入资本公积 2.非同一控制下免税合并形成的商誉,由于商誉本身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即商誉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因为如果要确认,必然增加商誉的账面价值,由此商誉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又有差异,如此形成循环,所以准则规定这种情况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但是如果是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免税合并中取得的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此时应该调整合并时确认的商誉的金额。
关于合并财务报表的问题,将子公司报表中的一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调整至公允价值时,公允价值高出账面价值100元,下面这个分录为什么是借方递延所得税负债?不是贷方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负债项目增加在贷方,这里他为什么要写在借方呢?
老师,你给我说一下这道题这道题我不明白的是他为什么这个预计负债确认的是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借方发生啊,而且还是40乘以25%减30乘以25%等于三,我看不明白这一步麻烦你给我说一下还有它这个计税基础为什么是零。
老师,请问为什么“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50万元”,这两个数据没有运用到呢?不是对当年的所得税费用有影响吗?当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0万元,不是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50×25%=12.5,这个12.5是不是属于期末应有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 当期所得税=(800+50(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调增))×25%=212.5 就是一直弄不懂递延所得税这里问题(为什么没有用到“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00万和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
老师,一般纳税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二季度报税,系统自动是从2025年1月1日~6月30日,要改从2025年4月1日一6月30日?收入,成本,费用是填1-2季度累计总数,还是单独填二季度的数?
老师,个人5月去税局代开劳务发票给公司,公司这边代扣代缴个税,但是公司一直还没有支付劳务费给个人,个税申报是收到代开的当月申报,还是支付费用之后再申报个税呢 如果公司分几个月支付,那要怎样申报呢,
小规模纳税人,未加入工会,没月税务系统上必须缴纳工会经费吗
小规模纳税人,开具了普票,确认收入确认了增值税,季度末销售额未达到30万,此增值税减免,已确认的增值税做什么会计分录转出呢
本来需要交企业所得税,因为减以前年度亏损,所以企业所得税金额是0,这种情况如何调账
比如说一个行业增值税税负率是2.5,销售收入是100万,他的应增值税就是100万乘2.5上下浮动对吗
以前季度的企业所得税申报表还可以更正吗
2024年的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当时借所得税费用,贷银行存款。2025年汇算清缴退税收到后,该怎么处理分录,利润表中这笔金额应该填在哪个栏次
老师,我们是小规模,2024年的房费发票一直没开,今年五月份才开进来的,但我们当时做账直接管理费用是1万,实际上是15000,我们付款也是付的15000,现在去年的费用做了5000,怎么补账哈
你好老师个体户经营超市现在新接手的库存余额是45231元以前没有做账从现在开始做账会计分录怎么
50是递延所得税负债 对被投资单位 调整为公允价值 因为账面价值600,计税400 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200*0.25=50
那么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22000+200-50=22150 商誉=14000-22150*0.6=710
2 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方是冲回开始确认的贷方递延所得税负债50 冲完之后 递延所得税负债 余额还是贷方40=50-10
因为开始时候 因为账面价值600,计税400 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200*0.25=50 然后借管理费用 40 贷无形资产 40 就是把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缩小到了 200-40=160 那么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160*0.25=40 所以借方重回10=50-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