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考虑永久性税会差异,因为不涉及递延所得税科目
请问下面两段话有什么区别,一会儿说计入资本公积,一会儿又计入商誉,搞不清: 1.非同控评估增值或者减值,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计入资本公积 2.非同一控制下免税合并形成的商誉,由于商誉本身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即商誉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因为如果要确认,必然增加商誉的账面价值,由此商誉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又有差异,如此形成循环,所以准则规定这种情况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但是如果是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免税合并中取得的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此时应该调整合并时确认的商誉的金额。
甲公司2021年12月计入成本费用的工资总额为400万元,至2021年12月31日尚未支付。假定按照税法规定,当期计入成本费用的400万元工资支出中,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300万元,其余100万元当期及未来期间均不允许税前扣除。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甲公司税前会计利润为1000万元。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事项,甲公司2021年确认的递延所得税金额为( )万元。 A.250 B.0 C.275 D.25 【答案】B 【解析】应付职工薪酬的账面价值=400万元 计税基础=400-0=400(万元) 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等,不形成暂时性差异,所以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但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纳税调增100万元。 老师这个计税基础为何不是400-300,不是税法允许 扣除300,怎么就是0?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9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20000万元,其中:(1)国债利息收入2300万元;(2)因违反经济合同支付违约金200万元;(3)计提坏账准备3000万元;(4)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0万元;(5)2018年年末取得管理用的固定资产在2019年年末的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计税基础为400万元。假定甲公司 2019 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均无期初余额,且在未来期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减 2019 年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019年应交所得税=[20000-2300+3000+2000-(2000-400)]×25%=5275(万元),对于后面的固定资产的调整差异为什么是-(2000-400)。这里不理解
老师您好,我想问问一下这个题目: 在第四小问计算应交企业所得税的时候,应付职工薪酬(2500-2000)是什么意思呀,是因为那500不能抵扣吗,还有后面的那个+40,我不太明白转回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这个是什么意思? 然后就是第六小问,计算所得税费用的时候,为什么要减去160*25%呢?这个不是属于其他综合收益部分吗,以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所形成的差异不是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吗,这个不太明白? 老师还有最后的那个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不是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去递延所得税资产吗,它这个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呀
老师,对于一些永久性的差异,所谓的计税基础就是什么,我们计入递延所得税的金额,主要是调整计税基础让不让扣的金额还是还是按调整后的金额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金额,我学了两年还没搞清楚,老师能否举个例子说明一下,例如业务招待费是60%和收入的0.5%熟低。计税基础是什么,形成的差异是什么差异,我主要不懂调增调减在哪里调,然后递延所得税科目的金额要取多少,取的是计税基础,还是调整后的差异,还是调整后的差异乘以25%
答案里面的资产7000和负债3000怎么来的
郭老师回答,其他老师勿接 老师,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公司户和公司交的税不一样吧,假如都是小规模纳税人的话
甲方厂房租赁给乙方,怎么给乙方开具专票,甲方是塑料管制造业,进项票还有工程,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等
你好,老师,如果我们和其他公司有同样的产品,做个置换可以吗?子母公司这种
收到酒的专票,这种怎么做账啊
主营业务收入在贷方,怎么结转没余额
收到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每月摊销到其他收益,还要交税吗
老师,我想把这种只筛选出入库的,其他的隐藏怎么设置呀
老师好,请问不是本公司的正式工,是劳务派遣公司的劳务工,出差的高铁票可以报销吗,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吗
律所出资律师每月申报个人经营所得,合伙人分红比例填列的应该是协议分红比例,汇算清缴(B表)中填写的分配比例应该是实际分配比例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