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公式,它似乎是用于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公式,而不是计算税后工资的公式。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些概念。在中国,个人所得税是根据累计预扣预缴制度来计算的。根据此制度,个人所得税是根据一个纳税年度内累计取得的各项所得减去规定的扣除项目和免征个人所得税项目后的余额来计算的。 其次,您的公式中涉及到一个“本月应纳税所得额”的概念,但您的公式并没有明确说明这个“本月应纳税所得额”是如何计算的。此外,您的公式中还涉及到一个“累计所得额”的概念,但这个概念在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中通常指的是一个纳税年度内的累计收入。 因此,如果您想根据已知的税后工资和前期收入来计算本期应纳税所得额,您可能需要重新考虑您的公式。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计算公式: 本期应纳税所得额 = 本月应纳税所得额 %2B 上期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本期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其中,本月应纳税所得额 = 本月收入总额 - 免征额 - 专项扣除 -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上期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2B 本期应纳税所得额 - 累计减免税额 - 累计已预扣预缴税款
老师,给员工交社保按当地最低基数缴纳,做工资表的时候也没代扣个税和社保。 等于是工资和奖金提成做工资表发放, 但是单位部分社保、个人部分社保和个税,都是企业承担了。直接公司银行扣款缴纳。这样我认为会有风险。工资基数一定是包含个人部分社保和个税的,这部分没有算在工资基数前,会少交参保金,影响下一年度的社保基数。工资总额也会影响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职工福利费等比例计算。 是工资表的基数不对。一定会有风险吧。工资表中基数应把个人社保和个人承担的个税算在工资表基数前合计成总数。
请问老师,7月份开始入职,8月份个人所得税累计收入是8万,累计专项扣除770.62(社保),9月份本期收入是4万,9月份社保385.31元,累计应纳税额:98844.07元*10%-2520-3902.94(已缴纳的税额)=3461.47元(应缴纳的税额)对不?不用给我公式了,麻烦帮我看下应缴纳的税额对不
老师,向您请教下,我们有位员工1月份没有工资,1月份的社保个人承担部分由公司先垫付,等到发放2月所属期工资时再从2月工资中扣除。那么报1月份个人所得税的时候本期收入和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应该怎么填?都是0吗?
老师,麻烦老师帮忙看一下我的计算公式是否有误(公司只交社保,适合税率3%)?税后工资=本月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所得额-5000*期数-个人承担社保)*3%-个人承担社保社保。其中已知税后工资和前期收入,求本期应纳税所得额。请问这个公式是否可行?
老师,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费用里的职工薪酬是应发数吧,不扣除社保个人缴纳部分,比如工资5000,社保个人承担500,管理费用职工薪酬填5000,单位承担的社保部分计入了管理费用,比如单位社保承担1500,期间费用管理费中填到保险费一栏1500吗?如果这样的话105050职工薪酬支出又怎么填呢,只填个5000吗,下面的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需要填吗
老师,请问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扣缴端)非居民所得申请是什么申请,个人还是公司,如果我是个人申报经营所得应在哪个模块申报
老师,小规模公司,收到对方公司打款,怎么记账,详细些到结转
老师,您好,我到公司快三年了,除社保到手有4000,但是这里面包含了老板另外一个公司做账的400,我们仓库每个月都有3600左右,我可以以这个理由要求老板加工资吗
请问会计实操里月底结转损益,在哪里可以查到一个月的损益科目明细
本单位是家门诊部,部分退费即退收据中的部分费用,由医生按实际消费金额重新开方缴款后,再将原收据全额退费。跨年部分退费,HIS系统无法操作退费,直接在后台按部分退金额进行退款,妥否?
甲给乙开机械键盘轴体(机械键盘的组成配件),这个配件是甲从另外一家公司采购的,乙给甲开机械键盘成品,这属于环开发票吗
老师你好,公司旧设备帐上余额9千多,现在打算处理掉同,当废铁,一般收这些的都不开发票,这个报增值税应该怎么报
老师就是6月新的账套,结果利润表没有把4月5月的金额累计起来
取得的定额发票没有存根联,存根联被撕走了,盖的章也只留下一半,可以报销吗?
老师解析的200是哪来的。
老师,请问 2%B是什么意思?
这个是加号的意思哦 不好意思
比如说我们税后是7000(就是员工到手是7000),个人承担社保471.99,第一期应纳税所得额是2660,第二期是7000,适合税率是3%,已知这些条件,可以计算出本月应纳税所得额吗?
额为7000元,适用税率为3%的情况下,本月应纳税所得额是多少。 假设税后工资为 W(已扣除社保),第一期应纳税所得额为 S1,第二期应纳税所得额为 S2,适用税率为 R。 根据中国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应纳税所得额是税前工资扣除各项社保和免征额后的金额。 所以,第一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S1 = W - 社保1 第二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S2 = W - 社保2 而社保1和社保2分别代表第一期和第二期个人承担的社保费用。 本月应纳税所得额 S = S1 %2B S2 用数学公式表示: S = (W - 社保1) %2B (W - 社保2) = 2 × W - (社保1 %2B 社保2) 然后,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 现在我们有了足够的信息来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为:本月应纳税所得额是 3396.02 元,应纳税额是 101.880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