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公式,它似乎是用于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公式,而不是计算税后工资的公式。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些概念。在中国,个人所得税是根据累计预扣预缴制度来计算的。根据此制度,个人所得税是根据一个纳税年度内累计取得的各项所得减去规定的扣除项目和免征个人所得税项目后的余额来计算的。 其次,您的公式中涉及到一个“本月应纳税所得额”的概念,但您的公式并没有明确说明这个“本月应纳税所得额”是如何计算的。此外,您的公式中还涉及到一个“累计所得额”的概念,但这个概念在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中通常指的是一个纳税年度内的累计收入。 因此,如果您想根据已知的税后工资和前期收入来计算本期应纳税所得额,您可能需要重新考虑您的公式。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计算公式: 本期应纳税所得额 = 本月应纳税所得额 %2B 上期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本期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其中,本月应纳税所得额 = 本月收入总额 - 免征额 - 专项扣除 -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上期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2B 本期应纳税所得额 - 累计减免税额 - 累计已预扣预缴税款
老师,当月没有销项,要不要勾选认证呢?
姐妹们问下,公司有批发零售奢侈品业务,然后销售商品给不是同个行业的公司,也要缴消费税吗
老师公司资产总额是300,实收资本是100,负债200,亏损100,资产只变卖50还负债,胜下的150的负债怎么办 实收资本怎么转出
请问老师,电子增值税专用发票必须填写购买方的银行账号地址这些吗,不填写这些是不是对方拿到票不能勾选抵扣?
外贸公司销售给国外客户,在国内销售,不出口,可以直接收取外汇吗
老师,购进原材料实际为10万,我方只用给9.3万,对方也开票9.3万,0.7万为赠送的,收到0.7万的材料时,我入账为,借:原材料0.7万,贷:营业外支出0.7万,那这0.7万我是不是要做无票收入,并折合成对应税率上增值税呢?
老师,我们是个商贸公司,进来的商品都按含税价格计入库存商品了,后期我们送给客户试饮了,需要视同销售,这个销项税额怎么计算,假如我们购进的一箱奶,购进含税价格是20元,这个分录怎么做
老师你好!房地产与甲方签订合同,乙方支付的工程款,需要补签什么合同,老师指导一下
老师,我上个月增值税留抵了做了凭证,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570.02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8819.39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6389.41 这个月销售之后超过了留抵数交税621.95,我这样做凭证对不对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441.34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9441.34
老师,你好!5月份对方开了张专票,5月份抵扣了,但未入账,7月份申请付款后并入账,怎么账务处理?分录
老师,请问 2%B是什么意思?
这个是加号的意思哦 不好意思
比如说我们税后是7000(就是员工到手是7000),个人承担社保471.99,第一期应纳税所得额是2660,第二期是7000,适合税率是3%,已知这些条件,可以计算出本月应纳税所得额吗?
额为7000元,适用税率为3%的情况下,本月应纳税所得额是多少。 假设税后工资为 W(已扣除社保),第一期应纳税所得额为 S1,第二期应纳税所得额为 S2,适用税率为 R。 根据中国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应纳税所得额是税前工资扣除各项社保和免征额后的金额。 所以,第一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S1 = W - 社保1 第二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S2 = W - 社保2 而社保1和社保2分别代表第一期和第二期个人承担的社保费用。 本月应纳税所得额 S = S1 %2B S2 用数学公式表示: S = (W - 社保1) %2B (W - 社保2) = 2 × W - (社保1 %2B 社保2) 然后,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 现在我们有了足够的信息来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为:本月应纳税所得额是 3396.02 元,应纳税额是 101.880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