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的定义是基于企业或经济体的生产调整能力。 短期是指企业或经济体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如一年或两年内,能够迅速调整其生产要素的投入,例如增加或减少劳动力、资本等。这种调整能力主要受到固定生产要素的限制,如厂房、机器设备等。在短期内,企业或经济体的生产能力主要受到这些固定生产要素的影响。 长期则是指企业或经济体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如三年以上,能够无限制地调整其生产要素的投入。在长期内,企业或经济体的生产能力主要受到市场和技术进步的影响。例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可以引入更先进的机器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2.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是描述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关系的三个重要概念。 总产量(TP)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总产品数量。它等于固定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乘以单位产品的产量。 平均产量(AP)是指每个生产要素单位所生产的平均产量。它等于总产量除以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边际产量(MP)是指在增加一个单位生产要素投入后,总产量的增加量。它等于总产量的增加量除以生产要素的增加量。 图1展示了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在图1中,横轴表示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纵轴表示产量。曲线TP表示总产量,曲线AP表示平均产量,曲线MP表示边际产量。 当生产要素投入量较小时,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总产量随着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生产要素投入量达到一定水平时,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平均产量达到最小值。此时,再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边际产量将小于平均产量,总产量将随着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而减少。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需要根据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来确定合理的生产要素投入量。 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的增加,其边际收益先递增后递减的现象。这一规律的存在主要是由于随着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其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组合会发生变化,导致其效率降低。 4.确定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需要考虑两个因素:平均产量最高和边际产量等于零。这两个条件可以保证企业在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最合理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产量。 图2展示了三等产量曲线(Q1、Q2、Q3)。在图2中,横轴表示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纵轴表示产量。曲线OL表示等产量曲线,曲线OL1和OL2分别表示第一等产量曲线和第二等产量曲线。 三等产量曲线具有以下特征: (1)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越高; (2)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会相交; (3)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即随着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产量的增加量逐渐减少。 5.利用等产量曲线分析方法得到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是等成本线与等产量曲线相切。此时,企业可以在既定的成本下获得最大的产量或者在既定的产量下付出最小的成本。 图3展示了生产者均衡的条件。在图3中,横轴表示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纵轴表示成本。曲线OL表示等产量曲线,曲线OC表示等成本线。 在切点E处,等产量曲线OL与等成本线OC相切。此时,企业可以在既定的成本(CE)下获得最大的产量(QE),或者在既定的产量(QE)下付出最小的成本(CE)。在其他点处,如点A和点B,企业要么无法获得最大的产量要么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因此,只有在切点E处,企业才能实现生产者均衡。
请问这道简答题怎么做呀 一个都不会
这五个计算题怎么做,要解题过程和答案请标下题号谢谢
老师,这个简答题怎么做呀,
老师,这个简答题和计算题怎么做全都要哈
老师 这个简答题怎么做呀
12330网络购物收汇的,可不可以退税?
老师,报关单中的申报要素究竟是根据发票内容填写还是根据hs编码填写? 我的理解是知道产品信息,然后通过海关网站查询这产品的Hs编码,然后这个编码对应的产品全部信息! 但有个疑问就是如果编码出来的信息与发票有点不相符,以谁为主? 查询编码是从海关网站查询吗?
老师已经出票的飞机票,突然取消了航班,这个钱找谁退呢?
公司租用办公室作为使用权资产,一直都有做折旧和算利息,但是8月签了补充协议退租了一间办公室,租金从8月开始就减少了一部分,但是8月没有重新计量,现在9月了要求重新计量,请问这个怎么计算呢?8月错误的折旧和利息又该如何处理呢?
出纳实操课,有没有发纸质的资料。
老师,从公户上提备用金给出纳,那如果没有发票的,出纳也付了钱。给报销了。外账要怎么做账呢?
您好~想咨询下,有了解海南财税处理方面的老师吗?
老师,请问下,就是比如,我们是汽车行业,比如客户买了一台车155800,全款是,今天他来订车,交了50000定金,收到了老板私户里面去了,那么,如果客户来提车了,把尾款补齐了,我们给开了155800的发票,那么,我们外账怎么做呢?老板把钱要怎么还给公户里?
老师还得麻烦问您一下,甲方和刘大的托管服务协议每年100万,每年一签,现在要是乙方急用资金能先预收刘大几年的托管费吗?
老师您好,请问我申报出口退税的汇率管理应该填什么币种及汇率是多少?是填人民币吗还是…
根据题目,短期生产函数为Q=-0.1L^2+6L^2+12L,固定成本为既定,因此厂商的目标是最大化利润。 根据等产量曲线分析方法,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是等成本线与等产量曲线相切。 设等成本线为C,等产量曲线为OL,切点为E。由于题目中没有给出等成本线的方程,我们可以假设C的方程为y=kx+b,其中k和b为常数。 根据等产量曲线的定义,OL的方程可以表示为Q=-0.1L^2+6L^2+12L=kx+b。 将等产量曲线的方程代入等成本线的方程中,得到Q=-0.1L^2+6L^2+12L=kx+b。 由于切点E处,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相切,因此切点处应该有斜率相等,即: d(Q)/dL=-0.2L+12=k 解得k=12-0.2L。 将k代入等成本线的方程中,得到Q=-0.1L^2+6L^2+(12-0.2L)x。 由于Q是常数,因此可以令Q=100,解得x=50。 因此,当劳动的平均产量AP为最大值时,劳动人数为50人。 第二题: 由于题目已知生产函数为Q-f(L,K)=KL-0.5L^2-0.32K^2,并且令K=10,可以得到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和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 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为AP=Q/L=(KL-0.5L^2-0.32K^2)/L。 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为MP=d(Q)/dL=(K-L-0.5L-0.64K)/L。 根据导数的性质,当AP达到最大值时,AP的导数等于零,即: d(AP)/dL=(K-L-0.5L-0.64K)/L^2=0 解得L=K/3.64。 当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时,厂商雇用的劳动人数分别为: 总产量最大时:K=10, L=(10/3.64) 平均产量最大时:K=10, L=(10/3.64) 边际产量最大时:K=10, L=(10/3.64) 因此,当劳动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劳动平均产量等于劳动边际产量。 第三题: 根据题目已知生产函数为Q=lk,当Q=10时,P-4,Px=1,求厂商进行最佳生产要素组合时资本和劳动的数量以及最小成本。 根据题目条件,可以得到以下方程: P=4, Px=1, Q=10, Q=lk 根据生产函数的定义,可以得到: l=Q/k, Px=l/k 将方程代入P和Px的方程中,得到: 4=(10/k), 1=(l/k) 解得:k=5, l=2
利用等产量曲线分析方法得到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是: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等于等成本曲线的斜率。也就是说,最优要素组合的边际条件是两种生产要素的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这表示生产者的每一单位成本无论用来购买哪一种生产要素,获得的边际实物产品都相等。厂商的生产在生产者均衡点上进行,也就是达到了利润最大化。 规模报酬有三种情况: 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当企业规模较小时,扩大生产规模,报酬递增,此时企业扩大规模以得到产量递增所带来的好处,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此后如果企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因此多数行业会有一个适度最佳规模或适度规模,此时企业单位生产成本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