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这期间还有明年一到四月份的呀
老师您好!咨询一个问题关于财税2018年46号文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入固定资产在500万元,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红领巾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在分年度计算折旧。老师现在我针对这个政策咨询3个问题:1、如果我们在2019年度购买了一辆汽车,在2019年度10月份的时候按月计提折旧,2020年进行了正常的汇算清缴,想问下剩余的金额可否在2021年度选择一次性计入当期费用税前扣除。2、如果账上与税法操作一致的情况 下,可否选择剩余金额一次性计入当期费用。3、如果账上与税法操作不一致的情况下,在做汇算清缴时是否需要填写表格。
老师,您好,我想请问下1.老板拿来2019年的发票要报销,金额有点大,有五六万万了,这块肯定得做账报销那应该怎么处理?在今年2021年3月的账务里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吗?2.那这次费用本应该在2020年对2019年进行汇算清缴,那相当于2019年本应少缴纳这次费用对应税率的所得税,现在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后要对2019年所得税汇算清缴进行追补吗?3.如果追补这块具体需要怎么操作?4.在今年进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处理后,2021年在2022年进行汇算清缴时这部分要进行调减吗?麻烦老师解答,谢谢
尊敬的纳税人,高新技术企业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允许当年一次性全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并允许在税前实行100%加计扣除。若您符合享受上述优惠政策且需要提前申报2022年四季度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和2022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的,请至各办税服务厅进行申报。 (我们是高企,在做汇算清缴的时候弹出来的这个界面,上述这个政策对应的是汇算清缴的哪个表?)
高新技术企业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允许当年一次性全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并允许在税前实行100%加计扣除。老师您好,这个政策针对我们2022年12月份购入的固定资产适用么?2022年购入的固定资产,会计上没有计提折旧,还可以享受一次性扣除和加计扣除政策么?有相应的政策条文依据么?
老师您好!当年税前扣除的工资总额应该一定不能小于自当年初到次年5月31日汇算清缴前期间累计扣缴个税所对应的工资总额!我的上述理解对吗?!谢谢!!
房开企业回迁房开具发票,是按成本开票还是同类房屋按平均售价开票?
老师江苏这边社保涨缴费基数了,我们老板名下有AB两家公司,原来大部分员工都是跟A签的合同,现在我在9月30号之前让员工从A公司离职,跟B公司签劳动合同?这样是不是员工离职就不需要补缴社保了?这样操做会有风险吗
12330网络购物收汇的,可不可以退税?
老师,报关单中的申报要素究竟是根据发票内容填写还是根据hs编码填写? 我的理解是知道产品信息,然后通过海关网站查询这产品的Hs编码,然后这个编码对应的产品全部信息! 但有个疑问就是如果编码出来的信息与发票有点不相符,以谁为主? 查询编码是从海关网站查询吗?
老师已经出票的飞机票,突然取消了航班,这个钱找谁退呢?
公司租用办公室作为使用权资产,一直都有做折旧和算利息,但是8月签了补充协议退租了一间办公室,租金从8月开始就减少了一部分,但是8月没有重新计量,现在9月了要求重新计量,请问这个怎么计算呢?8月错误的折旧和利息又该如何处理呢?
出纳实操课,有没有发纸质的资料。
老师,从公户上提备用金给出纳,那如果没有发票的,出纳也付了钱。给报销了。外账要怎么做账呢?
您好~想咨询下,有了解海南财税处理方面的老师吗?
老师,请问下,就是比如,我们是汽车行业,比如客户买了一台车155800,全款是,今天他来订车,交了50000定金,收到了老板私户里面去了,那么,如果客户来提车了,把尾款补齐了,我们给开了155800的发票,那么,我们外账怎么做呢?老板把钱要怎么还给公户里?
不能小于
不是等于
可以小于 明年3月份你申报的是当年一月份的 也就是2024年三月份,你申报的是二月份发下去的,它又不属于2023年的工资
郭老师,我上边的话说反了, 我的意思是年初自次年5月31日汇算清缴前累计扣缴个税所对应的工资总额一定不能小于当年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工资总额,
对对的,是的,是这么做的
郭老师,我为什么跟您确认这一点,有企业工资税前扣除不是按照实发扣除的,那么它的个税尽管工资没发也得要扣缴,与上述配比,不然税务一看便知
发工资的次月申报个税,按照个人所得税税法规定。
有企业把应付职工薪酬转到其它往来,造成工资已发的假象
那提前申报了个税,他同意吗?职工有些是需要做汇算清缴的话,没法放,职工会申诉的。
这样做对职工有利,不然等后续集中发放会增加个人个税负担,目前个税汇算清缴还没有做到个人银行卡和税务共享,否则税务一查一个漏
企业先给个人垫付个税
对职工对企业都有利,你企业不也可以税前扣除了?
是的,但是一旦被查到,那可是……
你好需要纳税调整。
但是现实中有企业就是这么干的,
很少有这样的。你们还拖欠工资是。
就是啊!!拖欠职工工资,但是这件事与我无关,我只是吃瓜
没见过这样的企业的
这不是正道!!!歪门邪道!!!不是长久经营之道!!!
将来数字化推动全面实现企业和个人的银税数据共享,到那时就不用它嘚瑟了
肯定的 遇到懂的一个申诉就能让他补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