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不是说增值税申报表么,申报表最准确呀
您好老师,想问下生产企业的出口退税,假如有内销外销, 内销100万(销项13万,进项6.5万)外销100万(原料进项5.5万),现在我想算产品的成本,要包含出口退税额的。征退税率都是13%,如果按照免抵退的计算方法,外销的进项抵顶内销销项,13-6.5-5.5,有1万的应纳税额,这样没算出来退税额,我能不能理解成,退税额就是5.5万,产品成本就扣掉这个5.5万就可以? 不知道这样是否正确
举例说明 举例1:纳税人A是一家制造业企业,成立于2018年9月,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不适用增值税差额征税政策,按照《公告》规定,其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的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为属期内《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第1行“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第5行“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第7行“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第8行“免税销售额”的“一般项目”和“即征即退项目”合计数。,,,这是什么意思,看不太懂
老师,本公司是一般纳税人主要经营零售行业,开13%的票,7月份开了一张6%的运输服务类发票,报税时发现电子税务局增值税及附加税申报表把用6%归到了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里,而适用税率留底进项抵扣不了简易计税税额,现应怎么做才能把留底税额抵简易税额呢?
1.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税额的计算方法: 当期软件产品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软件产品销项税额-当期软件产品可抵扣进项税额 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销售软件产品的同时销售其他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对于无法划分的进项税额,应按照实际成本或销售收入比例确定软件产品应分摊的进项税额;对专用于软件产品开发生产设备及工具的进项税额,不得进行分摊。纳税人应将选定的分摊方式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自备案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变更。 老师,其中第二条“对专用于软件产品开发生产设备及工具的进项税额,不得进行分摊。”那这个进项税额是能否算进去当期软件产品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呢?
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增值税的 征税率为13%、退税率为11%。上年4月份有关经营业务如下: (1)本月内销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200万元、销项税额26万元,货款及税金尚未收到。 (2)本月出口销售的销售额折合人民币350万元。 (3)外购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500万元、增值税额65万元,材 料已验收入库,发票已在网上勾选。 (4)上月末留抵税额为8万元。 要求: (1)计算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应纳增值税额、当期出口货物 “免抵退”税额并确定当期应退税额; (2)计算该企业当期免抵税额、计算期末结转下期抵扣的进项税额
收到捐赠收入固定资产专票可以抵扣吗,会计分录怎么做,进项税额影响损益吗
老师餐饮公司食堂服务,有早餐和午餐,成本一起核算的话是用当月总成本,/总用餐人数吗?知道总成本,早餐用餐人数,正餐用餐人数,现在想核算每个人成本
今年9月份,说全国都要购买社保这个政策是吧?但是我总感觉不大现实,公司里有些老员工50多周岁了,他们前面就不怎么买,也不知道他们能在这公司干多久?到底要不要买,应该做怎么样的决策和防备好呢?左右都是难!诶!这个政策简直了!太片面了描述的!
这里为啥是合同负债呢。
报考了25年的中级,但我感觉我考不过,因为我没有做到题,我只听了几遍课,没做题。深思熟虑后我不想去考,我想备考26年的注会,然后26年再去参加中级考试。但我想从9月份开始备考注会的4门:会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这样备考可以吗?到明年的8月份去考试,这次我要先预习,然后听课,再做题。争取在考试前过3遍。9.11.1.3(会计和财管)10.12.2.4月份(税法和经济法)。这次我扎扎实实的来,成绩不会陪着演戏,不能假学习,不要拿孩子当借口。可以不,一年冲这4门
注会会很难考吗,一年备考3科通过率大不
这里股票的发行费,为何计入成本,方老师讲股票的发行费很独立,冲减资本公积。第三张是方宁老师的教案
同样都是现金捐赠,为何一个确认捐赠收入,一个不能确认捐赠收入?
麻烦老师看一下,第三题的第三小问,我算出来始终等于5,答案给的20,麻烦老师解答一下!
老师!怎么判断哪个方案适合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