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一个公司有100万股(N=100万),原始股价为10元。公司决定发行配股权,每个股东有权购买额外的100股(m=100),配股价为5元(也就是他们的优惠购买价)。 在发行配股权之前,公司的总市值为100万×10元=1000万元。 如果所有股东都行使配股权,那么公司将新增100万×100股=10万股,新增的总市值为10万股×5元=50万元。 因此,当所有股东都行使配股权后,公司的总市值将为原始的1000万元加上新增的50万元,即1050万元。

你好,老师,我想问一下,就是我们公司现在要进行股权变更,总共两个股东,一个监事,一个执行董事,这两个股东的股权全部转让给了另一个公司,而这两个股东也是那个公司的股东。所以我想问问,股权转让了以后,公司的监事和执行董事能不能还是原来的这两个股东。但是我们公司没有给他们发工资,可以嘛?还有就是我们公司现在法人也要变成那个公司的法人。两个公司一个法人可以嘛?
老师,请问一下,我公司有一个股东的股份全部转给另一个人,他把在公司的未分配利润也一并转给这个人。那么我是不是可以暂时不分配利润,不交分红的个所税,银行还给原股份入股金额,新股东汇入入股金额
老师我不理解的是当所有股东均行使配股权时,上下两个公式是怎么转化的呢?如果老师不好推,举个例子也可
老师我不理解的是当所有股东均行使配股权时,上下两个公式是怎么转化的呢?如果老师不好推,举个例子也可
老师我不理解的是当所有股东均行使配股权时,上下两个公式是怎么转化的呢?如果老师不好推,举个例子也可,老师的这两个关系转化的关系能直观一些吗,不是简单对两个公式进行说明
老师我们是货运代理公司,上游车队开过来的票是9个点,那我们是不是也要开9个点出去,如果其中有些费用,税法上是允许开6个点的,但车队统一是以运输费形式开给我们,全部9个点,那我们是不是也必须开9个点?
来事,A合伙人投资100万,B合伙人投资100万,C合伙人投资100万,D合伙人投资100万。合伙成立一个合伙公司。这个合伙公司用400万投资E股份有限公司,由于A合伙人出事了。想撤资。所以从合伙公司从E股份有限公司撤回A合伙人25%的份额,撤回120万。然后A再从合伙企业撤资。这写操作都涉及哪些税。按哪些税目交税。
一般纳税人辅导期管理设置是由办税厅操作还是税源单位税收管理员操作呢
老师 问一下,我们这个月11.1号开始变为一般纳税人,我们十月份还没付款的业务,能让供应商开专票吗?
你好老师,受益人备案在哪里备案呢,怎么操作呢
管家婆工贸版T3 BOM单设置了耗用量,实际领用只能按设置的耗用量来领吗?如是实际耗用与设置的不一致怎么处理,请朴老师帮忙解答
怎么查符合简易征收的小规模纳税人差的进项
老师,您好!以前注册认缴制的公司,最迟注册资本要在什么时候完成减资或者出资呀?
深圳市乐瑞达科技有限公司 还需要再委托一下报关行信息:离境口岸 380101 宁波北仑港港区 出境关别 3104 北仑海关 33189800E6 义乌市欣扬报关代理有限公司 请问这种北仓海区委托报关的是不是不能直接委托
老师,请问内账费用及成本是含税的还是不含税,如原材料采购1130,其中税费130元,内账是按1130入还是按1000元
关于上下两个公式的推导: 先看原始公式: 每股股票配股权价值 = (配股除权参考价 - 配股价格) / 购买一股新配股所需原始股数 这个公式是在计算每一股原始股票所附带的配股权的价值。配股权允许股东以特定的价格(配股价格)购买新的公司股票。 ● 配股除权参考价:这是配股后股票的理论价格,它考虑了配股的影响。简单来说,它是配股后股票的价格,假设所有股东都行使了配股权。 ● 配股价格:这是股东购买新配股的价格。 ● 购买一股新配股所需原始股数:这表示股东需要多少原始股票来行使配股权购买一股新股票。 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理解这个公式。 假设配股除权参考价是15元,配股价格是10元,而购买一股新配股需要2股原始股票。 每股股票配股权价值 = (15元 - 10元) / 2 = 2.5元/股 这意味着,每一股原始股票附带的配股权价值为2.5元。换句话说,如果你拥有1股原始股票,你可以行使配股权,以10元的价格购买1股新股票,而这个配股权本身价值2.5元。 现在,让我们来看简化公式: 每股股票配股权价值 = 配股前的股票市价 - 配股除权参考价 这个公式是在所有股东都行使配股权的情况下推导出来的。当所有股东都行使配股权时,公司的总市值不会改变,因为新发行的股票会按照配股价格出售,而原始股票的价格会下降(除权)。因此,配股权的价值就是原始股票在除权前的市值与新发行股票的价值之间的差异。 继续上面的例子,假设配股前的股票市价为20元。 每股股票配股权价值 = 20元 - 15元 = 5元/股 这与我们之前计算的2.5元/股不同。这是因为在这个简化的公式中,我们假设了所有股东都行使了配股权,而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因此,这个简化公式可能并不总是准确的,但它提供了一个大致的估计,特别是在所有股东都行使配股权的情况下。 希望这能帮助你理解这两个公式!
麻烦给个五星好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