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税务筹划是在合法、合规、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税务优化,减少纳税负担的行为;偷税是指在作出虚假纳税申报或通过隐瞒真实纳税情况等手段,故意少报或不报应纳税款;逃避追缴欠税是指已经欠缴税款的纳税人通过转移财产、改变企业形态等方式逃避税务机关对欠缴税款的追缴;抗税是指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的对税务机关征收纳税行为的反抗或抵制;骗税是指通过虚构、伪造、隐瞒、掩饰、转移等手段骗取违法所得的行为。

纳税筹划与偷税(逃避缴纳税款)、逃避追缴欠税、抗税、骗税的区别20x2年8月10日,甲设备检测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成立。张某为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某、王某均为甲公司的会计人员,周某、徐某均为甲公司的其他员工。甲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使用内部专门的检测凭证核对账目,但纳税申报时通过少记收入的方式(大约只记每天实际收入的30%)偷逃税款。20x9年2月10日,甲公司的主管税务机关第一稽查局对甲公司进行纳税检查,调取了甲公司未及时隐匿的周期为7天的内部检测凭证(20x9年1月11日至17日)。20x9年2月12日,张某、李某、王某、周某、徐某开会研究对策,最终统一口径称这7天使用的内部检测凭证为甲公司在促销期间所用,因此金额较大。后来,为防止税务机关查明真相,逃避税务检查,张某又指使李某、王某、周某、徐某将历年的内部检测凭证整理后集中销毁。被销毁的内部检测凭证金额高达300余万元。任务要求:1.指出纳税筹划与偷税(逃避缴纳税款)、逃避追缴欠税、抗税、骗税的区别。2.指出本案例中当事人的行为触犯了哪些法律,有可能受到什么处罚。3.指出从本案例中可以吸取的教训。
纳税筹划与偷税、逃避追缴欠税、抗税、骗税的区别20X2年8月10日,甲设备检测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成立。张某为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某、王某均为甲公司的会计人员,周某、徐某均为甲公司的其他员工。甲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使用内部专门的检测凭证用于账目核对,但纳税申报时通过少记收入的方式(大约只记每天实际收人的30%)偷逃税款。20X9年2月10日,甲公司的主管税务机关第一稽查局对甲公司进行纳税检查,调取了甲公司未及时隐匿的周期为7天的内部检测凭证(20X9年1月11日至17日)。20X9年2月12日,张某、李某、王某、周某、徐某开会研究对策,最终统一口径称这7天使用的内部检测凭证为甲公司在促销期间所用,因此金额较大。后来,为防止税务机关查明真相,逃避税务检查,张某又指使李某、王某、周某、徐某将历年的内部检测凭证整理后集中销毁。被销毁的内部检测凭证金额高达300余万元。任务要求1.指出纳税筹划与偷税、逃避追缴欠税、抗税、骗税的区别:2.指出本案例中当事人的行为触犯了哪些法律,有可能受到什么处罚;3.指出从本案例中可以吸取什么教训。
20X2年8月10日,甲检测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成立。张某为甲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王某均为其甲公司的会计人员,周某、徐某为公司的其他员工。甲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使用内部专门的检测凭证核对账目,但纳税申报时通过少计收入的方式(大约只计每天实际收入的30%)逃避纳税。20X9年2月10日,甲公司的主管税务机关对甲公司进行纳税检查,调取了甲公司未及时隐匿的周期为7天的内部检测凭证(20X9年1月11日至17日)。20X9年2月12日,张某、李某、王某、徐某开会研究对策,最终统一口径称这7天使用的内部检测凭证为甲公司在促销期间所用,因此金额较大。后来,为防止税务机关查明真相,逃避税务检查,张某又指使李某、王某、徐某将历年的内部检查凭证整理后集中销毁。被销毁的内部检测凭证金额高达300余万元。任务要求:1.回答纳税筹划与偷税(逃避缴纳税款)的区别。(20分)2.指出本案例中当事人的行为触犯了那些法律,有可能受到什么处罚。(20分)3.回答从本案例中可以吸取的教训。(10分)
老师,电商的全盘怎么做的?你给我大给我说一下大概的流程
酒水企业,酒在哪几个环节征消费税
你好老师个体户经营超市领用商品会计分录怎么做
你好,老师!会计信息采集审核,会打电话给公司核实工作经历吗?
为什么我这个页面老是返回到首页呢?几秒钟跳一次
老师,我给一个人报个税,我也不知道他任职受雇日期,我该怎么写
个体户没有公户,用私人账号转给一般纳税人,然后这个一般纳税人开他个体户对应账号,可以这么开票吗?对应的收款户头是个人可以吗?
电子税务局更正报表,怎样暂存数据?
珠宝行业会计分录,税法文件
贸易公司,低买高卖的,开票的项目名称是不是跟供应商的要一样,比如供应商开进来的是针织布,我们开给客户的是不是也是开针织布
2 本案中当事人的行为触犯了税收征管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税收征收滞纳金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可能会受到税务行政处罚,如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罚款等;行政处罚,如吊销营业执照、暂停营业、吊销税务登记证等;刑事处罚,如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 3.本案例中我们可以吸取的教训是,企业应该严格遵守税收法规,认真履行纳税义务,不可通过少报、漏报、虚开发票等手段逃避税收;应该保留完整、真实的账务凭证,不得销毁或篡改,以免被追责。此外,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法律法规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内部管理,预防涉税风险,防范涉税违法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