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企业在计算会计利润时已经扣除,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尚未扣除的暂时性差异。这种差异将在未来期间转化为应纳税所得额的减少或者可抵扣税损的减少。 对于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这是因为企业预计有一部分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因此需要提前做好损失准备。在计算会计利润时,这部分坏账准备被扣除,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由于税法规定只有实际发生的坏账才能扣除,因此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尚未扣除,形成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甲公司是用的所得税税率为百分之二十五该公司二零二零年利润总额为六千万元甲公司甲公司是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公司2020年利润总额为6000万元,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会计规定与税法规定存在差甲公司是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公司2020年利润总额为6000万元,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会计规定与税法规定存在差异的项目如下,一年末对应收账款计提了五百万坏账准备企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损失在未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甲公司是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公司2020年利润总额为6000万元,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会计规定与税法规定存在差异的项目如下,一年末对应收账款计提了500万坏账准备,企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损失在未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二年初以40甲公司是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公司2020年利润总额为6000万元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会计规定与税法规定存在差异的项目如下一年末对应收账款计提了500
已知所得税税率,全年利润,应收账款余额,已计提坏账准备,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成本,有期末公允价值,怎么计算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并编制所得税费用会计分录
企业应将当期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满足条件时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老师麻烦问一下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确认?
2017年年末Y产品的账面余额为2600万元,计提跌价准备40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2017年年末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分别是什么呢?以及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怎么算呢?
老师好,计提坏账准备对所得税的影响是怎么样的?比如季度末计提坏账准备之前的利润总额是100万(已经扣除所有费用,只是还没扣除坏账准备带来的资产减值损失),另需要计提的坏账准备是2万,请教一下老师季度末应交税费和坏账准备等相关的分录,麻烦把涉及到递延所得税资产、资产减值准备、所得税费用、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坏账准备的分录和金额都写一下
您好!想咨询下:公司工商注册地在上海,但是法人居住地在北京,这样法人在北京办公发生的一些费用,可以计入公司的日常费用吗?还是需要计入差旅费。比如星巴克的餐饮发票,滴滴打车发票。
甲公司购入一批适配智能门锁的备用电池,凡在6月18日当天购入一把该公司所产智能门锁的客户,都将额外获赠一块备用锂电池; 备用的锂电池应该计入存货成本还是销售费用呢?
没有收到款也要算收入吗
我公司有张增值税普通发票,我方是销售方,税费是100元,然后其他公司开来发票,我方是购买方,税费是200元,这种情况的话,我方是不用交税的吧?税费能抵扣掉的吧?然后对方是普票还是专票我们都可以抵扣吗?还是必须是普票才能抵扣?
老师,你好,我的电脑报着一家个税,我把我电脑上的数据备份到另外一台电脑上,另外一台电脑有100多家的个税不在了,请问100多家的个税信息如何恢复
公司9.18号办理的好营业执照了,公章也刻好了,还没有开对公账户,没有进行税务登记,现在基本也没什么业务呢还,将来老板想开票,想变更为一般纳税人,现在应该怎么办理呢,是先小规模纳税人进行税务登记后再变更为一般纳税人吗
老师,这一笔给解释一下,谢谢
老师您好,请问一下,别的公司对我公司的某个项目进行投资,只投资金为收益,并不参与实际股权控制,对方转款时备注:“投资款”,这几个字行吗?我司收到这笔该如何入账呢?
老师下午好!我是小规模劳务公司,收到公共就业服务中心转入的运行服务费怎么做会计分录
建筑行业,挂靠国企的1亿多的项目,现在已经离职交接完了,由于项目申报个税的农民工工资有有些虚报工资的,偶尔又被申诉虚报更改个税工资申报表,之前报税经办人是自己现在离职了交给了同事办理,现在要处理虚报工资的事情,让我提供我的手机号验证码给他登录电子税务局做更正等,同事说她弄还要去项目所在地做更正麻烦让我提供我的给他,我说我都离职了不太好吧,她说没事的就更正一下而已,请问一下提供手机号号给他登录电子税务局更正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影响吗?可以给吗?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涉及到几个不同的环节,具体如下: 1. **计提坏账准备**:当企业根据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提坏账准备时,会做如下会计分录: - 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 贷:坏账准备 2. **发生坏账时的处理**:当实际确认某笔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成为坏账时,企业需要做的会计分录是: - 借:坏账准备 - 贷:应收账款 3. **收回已确认的坏账**:如果之前已确认的坏账在之后被收回了,这个过程分为两步: - 第一步:撤销坏账 - 借:应收账款 - 贷:坏账准备 - 第二步:收回账款 - 借:银行存款 - 贷:应收账款 此外,如果之前计提的坏账准备过多,需要冲减坏账准备,那么会做以下会计分录: - 借:坏账准备 - 贷: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这些分录反映了企业在面对应收账款可能发生的损失时所采取的会计处理方式。通过这些分录,企业能够合理估计和记录潜在的坏账损失,同时也能在坏账实际发生或恢复时进行相应的财务调整。
谢谢老师的详细解答。老师还想问一下,计税基础到底指什么,能用大白话总结一下么?每次感觉明白了,一做题又完蛋了
你好!计税基础指的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根据税法规定可以用于抵扣税额或应纳税的资产或负债的剩余金额。 计税基础是财务会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会计上的账面价值可能存在差异。具体来说,计税基础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资产的计税基础:这是指资产在未来期间可以用来税前扣除的金额。例如,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可能会考虑原始购买成本、累计折旧等因素。 2. 负债的计税基础:这是指负债在未来期间不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例如,如果某项负债在会计上已经确认为费用,但在税法上不允许扣除,那么这部分金额就构成了计税基础的一部分。 3. 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的差异:会计上的利润总额需要按照税法的规则进行调整,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如果会计上的成本费用比税法规定的多,就会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反之,如果会计上的成本费用比税法规定的少,就会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4. 递延所得税的形成:当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一致时,就可能产生递延所得税。这是因为暂时性差异最终会影响企业的所得税负担。 5. 计税基础的计算方法:计算计税基础通常需要考虑税法的具体规定,包括允许扣除的费用、折旧方法、资产的使用寿命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计税基础数额。 上边时定义,大白话可以理解为按税法要求计算的计税金额
可是老师,那应付职工薪酬,计税基础,未来可以全部抵扣,那照您讲解的意思,不能抵扣的就是0,计税基础是0么?可是课程上写的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
你好!合理的工资薪金是可以全额扣除的
那职工薪酬计税基础是多少呢?是不可以抵扣的部分么
你好!一般实际发生的工资薪金都可以企业所得税前抵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