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抵扣勾选就可以的。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银行存款 和内销一样的。
老师,我们是生产型的出口企业,出口了不能退税但是免税的产品,进项票该如何处理呢?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中,有部分物料是进口的,出口退税申报怎么处理
生产出口企业 有外购出口 这块内销处理 外购进项可以抵扣 不可办理出口退税?
老师 出口商贸企业 出口对应进项税不认证?生产企业的进项怎么处理?
老师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进项怎么处理?
固定资产可以抵扣企业所得税吗?老师
建筑企业进项占比怎么计算, 进账多了很多。项目是亏损的。需要分析。
请问一下自然人每个月有工资收入,如果办个个体工商营业执照有没有影响?
9月说全员社保,公司都没有收入,老板就一个人,每个月公账没有进出,还要给他申报个税吗,报多少收入呢
老师, 我们店租每年店租20万,合同我签5年,实际交3年就行,可以享用5年时间。 第一年第二年第四年交,第三年,第五年免租金。我可以用60万平均摊5年每年12万,然后第一年交20万租金其中8万作预付款吗
A公司给B公司提供技术开发,A公司这部分人力成本直接外包给B公司可以么,需要什么条件;
这个10%是什么?怎么来的?
老师,麻烦问下?服装设计及生产企业公司(定制类的企业) 生产成本怎么核算比较合适?
老师,麻烦看下这个189题,没看懂为什么还要用12月31日的即期汇率算一次
请问老师:我们公司22年1月至25年8月账务经过审计,审计报告出来前给我们了一些整改意见,有些是资料不全,有些是调账未用以前年度损益科目。那我应当将22-24年应整改的科目是放在原账套年度更正还是全部放在25年9月份更正?
这个进项需要认证吗?
这个进项要勾选多少呢?
需要 大于销项税额 得有留底
这个销项是内销的销项就可以吗?如果大部分是出口业务的话 进项不是剩余很多?
对的可以的,这个不需要区分。
这个我不是很理解 出口企业账上都会留一大堆进项税额吗?
他怎么会留着 退税了不是吗 那不申请退税吗?
你只有进项大于销项,他才能给你退税的。
出口产品需要生产 进项在账上 产生大量进项税额 退税不是针对出口产品的退税吗?您说瓤退税是出口退税还是进项的留抵退税?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免抵退税,依下列公式计算: 1.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2.当期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3.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 (1)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2)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
4.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包括当期国内购进的无进项税额且不计提进项税额的免税原材料的价格和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价格,其中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 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当期进口料件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 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为当期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其计算公式为: 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当期进料加工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计划分配率 计划分配率=计划进口总值÷计划出口总值×100% 实行纸质手册和电子化手册的生产企业,应根据海关签发的加工贸易手册或加工贸易电子化纸质单证所列的计划进出口总值计算计划分配率。 实行电子账册的生产企业,计划分配率按前一期已核销的实际分配率确定;新启用电子账册的,计划分配率按前一期已核销的纸质手册或电子化手册的实际分配率确定。 (政策依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9号)第五条) 举例: 没有进料加工业务,出口商品征税率和退税率相同(最常见) 某生产型出口企业(一般纳税人)本月出口业务离岸价(已换算成人民币)200万,内销不含税销售额100万,本月购进原材料进项税额26万,上月留抵税额3万,计算本月应退税额。(出口商品退税率和征税率均为13%) 第一步: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离岸价×(征税率—退税率)=200×(13%—13%)=0 第二步:应纳税额=销项-进项+进项税额转出-上期留抵=100×13%-26+0-3=-16 第三步:免抵退税额=离岸价×退税率=200×13%=26 第四步:应退税额(应纳税额和免抵退税额比较孰低) |-16| <26 ,应退税额16万元 第五步: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26-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