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 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是合并日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这意味着,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与初始投资成本之间存在差额,这个差额会被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如果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会冲减留存收益。 具体来说,关于借方差额和贷方差额的处理: 借方差额: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小于初始投资成本,即存在借方差额,这个差额会首先冲减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如果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会冲减留存收益。 贷方差额: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大于初始投资成本,即存在贷方差额,这个差额通常不会单独计入某个科目,而是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一部分进行后续计量。 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和差额的处理。 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是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如果存在差额,这个差额会被计入商誉(贷方差额)或营业外收入(借方差额)。
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方式和非企业合并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应确认非现金资产的转让损益。通过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不应确认非现金资产的转让损益,不太理解可以举个例子吗?多谢各位老师
你好老师,涉及长投,为什么支付现金、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叫做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投?还不涉及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 是因为没有取得控制,只有重大影响是吗?没有形成控制
3.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若投出的资产为无形资产,应将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科目。对吗?
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方式和非企业合并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应确认非现金资产的转让损益。通过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不应确认非现金资产的转让损益 老师我想问一下这个转让损益是指什么科目?
我问一下,长投里面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差额计入什么,借方和贷方分别什么?
老师,8月的工资,9月发放,10月申报个税是申报8月的工资么?
老师,我们企业从来都没有申报过工会经费,这个月税务系统直接弹出一张通用申报工会经费申报表需要填,填报起止时间是7月到9月,这种情况我应该怎样填呢?就按照上面提示的月份,只报这个季度的?
你好,我们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下有二级科目,劳务派遣人员工资,需要填写至计入成本的职工薪酬吗
如果提前付给员工3万,个税能分摊每月5000申报吗?是不是不可以了
老师,第三季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改了,已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包括劳务派遣的工资吗?我们的会计把劳务费也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了,在填表时用不用把劳务费的金额减掉呢
老师好,酒吧行业现有的税务优惠政策有哪些?谢谢!
@苏晓燕老师!!那这种情况按你们老师的经验要怎么处理呢?
我的印花税有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技术合同都是核定过的,但是只有技术合同本季度没有发生,另外两个有发生,技术合同还需要申报吗
我的印花税有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技术合同都是核定过的,但是只有技术合同本季度没有发生,另外两个有发生,我只申报另外两个就可以了吗
老师您好,总表如何更新到分表,主要总表有很多合并单元格,导过来保留原格式,表头也有合并单元格,是一个销售表,从多个维度老板想看分表,比如按业务员。
老师,这个我知道,主要是纠结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这个特殊的金融资产,不管是同控还是非同控都不计入损益,我是想知道在同控时,借方差额是不是依次冲减“资盈利”而贷方差额是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还有在非同控时,是不是不管是借方差额还是贷方差额都是计入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对于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会计处理,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是指投资者通过购买或持有其他企业的股份、优先股、非控制权股份等方式获取的权益工具。这类投资的特点是,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而不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在同控(即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情况下,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会计处理确实有其特殊性。具体来说: 如果出现借方差额(即合并成本小于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应当依次冲减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这是因为在同一控制下,合并双方被视为一个整体,合并过程中产生的差额应当通过调整合并方所有者权益的方式来处理。 如果出现贷方差额(即合并成本大于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这部分差额会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在非同控(即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情况下,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会计处理则有所不同: 无论是借方差额还是贷方差额,都不会直接计入盈余公积或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相反,这些差额会反映在合并成本或取得的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中。具体来说,如果合并成本大于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其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如果合并成本小于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公允价值的份额只是用来确定有没有商誉而已,公允价值份额大于付出成本无商誉,公允价值份额小于付出成本有商誉,而我想问的是,以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为对价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形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X(公允价值)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X(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或相反分录,如果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 借:商誉 (差额部分) 贷:长期股权投资 (商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