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一:全部资金都通过募集股本方式解决 优点:没有利息支出,因此没有税前扣除。 缺点:股本成本较高,但不影响税负。 方案二:向银行借款2000万元,支付的利率为9%,另通过募集股本的方式筹集4000万元 利息支出 = 2000万元 * 9% = 180万元 利息支出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因此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减税金额 = 180万元 * 25% = 45万元 方案三:向本企业职工集资,利率为6%,同时向集资职工增发50万元工资 利息支出 = 6000万元 * 6% = 360万元(假设全部资金都通过集资筹集) 但由于向职工增发了50万元工资,这部分工资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 50万元 * 10% = 5万元 实际减税金额 = 360万元 * 25% - 5万元 = 85万元 决策分析 方案一不涉及利息支出,因此没有减税效果。 方案二通过银行借款产生利息支出,减税45万元。 方案三通过职工集资产生更高的利息支出,但同时增加了个人所得税支出。然而,由于利息支出的税前扣除效应大于个人所得税支出,方案三仍然实现了更高的减税效果(85万元)。 结论 从节税的角度来看,方案三(向本企业职工集资,并增发部分工资)是最佳选择,因为它能实现最高的减税金额。然而,企业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资金成本、集资的可行性、职工接受度等,来做出最终决策。
1.某公司年度销售净额为28000万元,息税前利润为8000万元,固定成本为32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60%,资本总额为20000万元,其中债务资本比例占40%,平均年利率8%◇要求:分别计算该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总杠杆系数。2.某企业目前拥有资本1000万元,其结构为:债务资本20%(年利息20万元),普通股权益资本80%(发行普通股10万股,每股面值80元),所得税税率25%。现准备追加筹资400万元,有两个筹资方案可供选择:第一种方案为全部发行普通股:增发5万股,每股面值80元。第二种方案为全部筹集长期债务:利率为10%,利息为40万元。要求:(1)计算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及无差别点的每股收益。(2)企业追加筹资后,预计息税前利润160万元,该企业应选择哪个筹资方案。3.某公司拟通过债券和普通股筹集资金,其中50%通过发行债券筹资,筹资费率为2%,债券的年利率为10%,所得税率为25%;剩余50%通过发行普通股筹集,筹资费率为3%,第一年预期股利率为10%,以后各年増长4%◇要求:分别计算该公司的个
某公司职工人数为1000人,人均年税前工资、薪金收入为5万元。该公司今年1月1日在生产经营中急需2000万元资金,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向银行借款,现有四种筹资方案可供选择。假设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为7%,预计本年度利润总额为4000万元,且没有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项目。试计算各方案中企业应付利息总额、可在税前扣除利息额、应纳企业所得税、税后利润及投资者应纳个人所得税等经济指标。方案一向其他企业借款。贷款利率为11%,贷款期限为1年,本年年末一次性还本付息,且需要提供担保。方案二向社会上的个人借款。借款利率为12%,借款期限为1年,本年年末一次性还本付息,无需提供担保。方案三向本公司职工集资。每人集资20000元,集资利率为12%,集资期限为1年,本年末一次性还本付息,无需担保方案四向本公司职工集资。每人集资20000元,集资利率7%,另外按照每人1000元的金额增加职工工资、薪金
某公司职工人数为1000人,人均年税前工资、薪金收入为5万元。该公司今年1月1日在生产经营中急需2000万元资金,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向银行借款,现有四种筹资方案可供选择。假设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为7%,预计本年度利润总额为4000万元,且没有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项目。试计算各方案中企业应付利息总额、可在税前扣除利息额、应纳企业所得税、税后利润及投资者应纳个人所得税等经济指标。方案一向其他企业借款。贷款利率为11%,贷款期限为1年,本年年末一次性还本付息,且需要提供担保。方案二向社会上的个人借款。借款利率为12%,借款期限为1年,本年年末一次性还本付息,无需提供担保。方案三向本公司职工集资。每人集资20000元,集资利率为12%,集资期限为1年,本年末一次性还本付息,无需担保方案四向本公司职工集资。每人集资20000元,集资利率7%,另外按照每人1000元的金额增加职工工资、薪金
某公司职工人数为1000人,人均年税前工资、薪金收入为5万元。该公司今年1月1日在生产经营中急需2000万元资金,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向银行借款,现有四种筹资方案可供选择。假设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为7%,预计本年度利润总额为4000万元,且没有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项目。试计算各方案中企业应付利息总额、可在税前扣除利息额、应纳企业所得税、税后利润及投资者应纳个人所得税等经济指标。方案一向其他企业借款。贷款利率为11%,贷款期限为1年,本年年末一次性还本付息,且需要提供担保。方案二向社会上的个人借款。借款利率为12%,借款期限为1年,本年年末一次性还本付息,无需提供担保。方案三向本公司职工集资。每人集资20000元,集资利率为12%,集资期限为1年,本年末一次性还本付息,无需担保方案四向本公司职工集资。每人集资20000元,集资利率7%,另外按照每人1000元的金额增加职工工资、薪金
某公司职工人数为1000人,人均年税前工资、薪金收入为5万元。该公司今年1月1日在生产经营中急需2000万元资金,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向银行借款,现有四种筹资方案可供选择。假设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为7%,预计本年度利润总额为4000万元,且没有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项目。试计算各方案中企业应付利息总额、可在税前扣除利息额、应纳企业所得税、税后利润及投资者应纳个人所得税等经济指标。方案一向其他企业借款。贷款利率为11%,贷款期限为1年,本年年末一次性还本付息,且需要提供担保。方案二向社会上的个人借款。借款利率为12%,借款期限为1年,本年年末一次性还本付息,无需提供担保。方案三向本公司职工集资。每人集资20000元,集资利率为12%,集资期限为1年,本年末一次性还本付息,无需担保方案四向本公司职工集资。每人集资20000元,集资利率7%,另外按照每人1000元的金额增加职工工资、薪金
无形资产是提尾不提头 比如说2025年1月1号开始要计提几个月的折旧 11个月吧
民间非营利组织适用收付实现制还是权责发生制?
老师好,夫妻买房想用公积金贷款,其中一方有稳定工作有公积金,另一方没有稳定工作,这样能贷下来吗
老师好,汇算清缴因研发费加计扣除退税,会计分录怎么写?
老师好~咨询下,有负责过bvi境外主体财税报表的吗?
老师您好:中标服务费交印花税吗?要是交按什么税目
在做账时,采购科目用预付,销售科目用应收,一用用到底再资产负债表,每个月填的时候是不是就不用重分类了?
老师好,夫妻买房用其中一个人的公积金贷款,另一个因为交的不连续会影响贷款额度吗,主贷人是国企的员工,缴存基数16000左右,每个月缴存3900多,这种情况估计能贷到75万吗
老师,请问企业在申报个人所得税的时候,填表,只是填写了当时收入数,没有填写社保个人承担数据,有没有什么风险?
郭老师,员工收到劳务工资,到税局代开发票,要交什么税,如果工资一个月8000
业务三:投资决策税收筹划。 该公司欲将融资资金中的1000万元用于投资,如何才能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方案一:在河北郊区投资兴建一个花卉种植基地,该基地主要以种植为主,培育成品花卉销售,同时为该公司提供原材料。该花卉基地的年销售收入为800万元,种子、农药等购进金额为400万元,人工及各项管理费用为150万元。 方案二:投资兴建一家生物制药企业,该企业拥有条件均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规定。该企年销售额为1200 万元(不含税),原材料购进为500万 方案三:将1000万元投资国债,国债年利率为4.3%。 老师这个第三问能回答一下计算过程吗
业务一:企业组织形式选择。 分析该公司的经营状况,并提出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暂不考虑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 还有第一问麻烦老师解释下,谢谢
对于业务三的投资决策税收筹划,我们来逐一分析下各个方案: 方案一: 在河北郊区投资兴建花卉种植基地,该方案主要涉及农业种植和销售的税收政策。一般来说,农业生产和销售可能享受较低的税率或者税收减免政策,但具体还要根据当地的税收政策来确定。 根据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该方案的年利润: 年利润 = 年销售收入 - 购进金额 - 人工及各项管理费用 = 800万元 - 400万元 - 150万元 = 250万元 方案二: 投资兴建生物制药企业,并且该企业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规定。高新技术企业通常可以享受较低的所得税率,以及其他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 年利润(税前) = 年销售额 - 原材料购进 = 1200万元 - 500万元 = 700万元 但考虑到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实际税负会低于标准税率。 方案三: 将1000万元投资国债,国债的利息收入是免税的,但这里没有考虑国债本金的增值。仅从利息收入的角度看,收益是固定的,即: 年利息收入 = 1000万元 × 4.3% = 43万元 如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不仅要看每年的利润额,还要考虑风险、税收、资金回流速度等因素。 方案一的风险相对较低,但利润也相对较低。 方案二的风险可能较高(如研发失败、市场变化等),但潜在的利润也更高,并且还有税收优惠政策。 方案三的风险最低,但收益也最低。 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的战略定位、风险承受能力、资金回流需求等因素来综合考虑选择哪个方案。 对于业务一的企业组织形式选择: 由于题目没有给出具体的公司类型或经营模式,所以我无法直接给出一个具体的税收筹划方案。但一般来说,税收筹划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类型: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等,不同类型的企业有不同的税收政策。 注册地:不同地区的税收政策也可能有差异。 业务模式:如是否涉及进出口、是否涉及跨地区经营等,这些都会影响税收筹划。 税收优惠政策:了解并利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如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等。 在做出企业组织形式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税收筹划方案。
某日化集团的税收筹划,是一家大型股份制有限公司,业务主要包括产品制造商业贸易 房地产开发等。该公司成立至今,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但税收占利润的比重较同行业而言明显偏高。为规避税务风险,更好地发挥资产的经营效益,该公司聘请税务顾问就企业生产经营环节进行税收筹划。 河北某化有限公司是某日化集团在河北成立的一家子公司 老师如果加上这些背景,怎么选择企业组织形式呀
1. 公司规模与业务特点 大型股份制有限公司:由于某日化集团是一家大型股份制有限公司,其业务涵盖了产品制造、商业贸易和房地产开发等多个领域。这种多元化的业务特点要求企业组织形式能够支持复杂的业务运作和管理。 子公司:河北某化有限公司作为某日化集团在河北的子公司,其业务可能更专注于某一领域或地区市场。子公司的设置有助于集团公司在不同地域或业务领域进行专业化管理和风险隔离。 2. 税收考虑 税收筹划:由于税收占利润的比重较同行业偏高,税收筹划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可能面临不同的税收政策和税负水平。 税收优惠:在选择企业组织形式时,应关注不同形式下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规定。例如,某些地区或行业可能针对特定类型的企业提供税收减免或优惠措施。 3. 股东责任 有限责任:作为大型股份制有限公司,某日化集团及其子公司通常应选择有限责任形式。这意味着股东对公司债务的承担以其出资额为限,有助于降低股东的个人风险。 风险隔离:子公司的设立可以实现风险隔离,确保集团公司在某一子公司的风险不会波及其他子公司或集团公司本身。 4. 组织结构与管理 灵活性: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在组织结构和管理上可能有所不同。选择时应考虑哪种形式更有助于实现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和提高管理效率。 控制权:在选择企业组织形式时,还需要考虑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权。不同的形式可能对集团公司的控制力有不同的影响。 5. 结论 首选形式:基于以上考虑,某日化集团及其河北子公司可能更适合采用“大型股份制有限公司%2B子公司”的组织形式。这种形式既能满足集团公司多元化业务运作的需求,又能通过子公司实现风险隔离和税收优惠。 其他考虑:在选择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当地法律法规、税收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最后一个题是有点复杂 ①企业组织形式,比较子公司和分公司的所得税情况 老师好,我们老师说业务一要比较这个所得税情况来判断,怎么比较呀
哪个业务一 你上面好几个
就是怎么结合子公司和分公司所得税情况,来判断公司组织形式啊
一、子公司所得税情况 独立法人地位: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具有独立的纳税义务。 独立核算与纳税:子公司需独立核算其收入、成本和利润,并单独缴纳企业所得税。 盈亏不可相抵:子公司的盈利和亏损不能与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相抵。 税收优惠:在符合条件下,子公司可以享受特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小型微利企业的优惠税率。 二、分公司所得税情况 非独立法人地位:分公司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总公司承担。 汇总纳税:分公司不单独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是与总公司汇总计算纳税。 盈亏相抵:分公司的盈利和亏损可以与总公司或其他分公司相抵,有助于降低公司整体税负。 税收优惠受限:分公司通常不能享受与子公司相同的税收优惠政策,因为其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 三、判断公司组织形式 考虑盈亏情况: 当总公司盈利而新设分支机构可能亏损时,选择分公司形式可以利用盈亏相抵的优势,降低整体税负。 当总公司亏损而新设分支机构可能盈利时,选择子公司形式可以避免分公司的盈利被总公司亏损所抵消。 考虑税收优惠: 如果分支机构所在地有税收优惠政策,且分支机构能够迅速实现盈利,可以考虑将分公司变更为子公司以享受税收优惠。 考虑利润分配与风险: 子公司作为独立法人,有利于进行独立的利润分配,且风险责任相对独立。 分公司则与总公司紧密相关,利润分配和风险责任可能牵连到总公司。 考虑运营成本: 子公司作为独立法人,需要健全的公司组织结构和财务会计制度,运营成本较高。 分公司在公司人员组成、财务会计制度等方面要求较低,成本相对较低。 四、总结 在选择公司组织形式时,应综合考虑子公司和分公司所得税情况、盈亏情况、税收优惠、利润分配与风险以及运营成本等因素。通过权衡这些因素,选择最适合公司实际情况的组织形式,以实现税务优化和整体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