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A公司以128万从B公司手里购买C公司157.5万的股权,差额29.5计入资本公积的话,这个填写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时候,是不是填写在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还是写到哪一项里面?

2024-07-15 15:16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4-07-15 15:21

在这种情况下,差额29.5万不计入“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 A 公司以128万从B公司购买C公司157.5万的股权,其中差额29.5万计入资本公积,通常是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一般会有专门的项目来反映资本公积的变动情况。在填写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时,可以在“资本公积”这一项目下,具体的“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栏中填写该金额。 其会计分录通常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157.5万 贷:银行存款 128万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29.5万

头像
快账用户7319 追问 2024-07-15 15:22

嗯,老师,我知道是计入资本公积,就是这个需要填写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那应该填写到哪里合适呢?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7-15 15:31

如果是因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而计入资本公积的情况,应填写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资本公积”栏内。 具体来说,在“本年增减变动额”部分中的“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下,可以找到“资本公积”相关栏次。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项目反映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年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会对应列在“资本公积”栏;“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项目,反映企业对按照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除当年实现的净损益以外其他所有者权益当年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也对应列在“资本公积”栏;“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影响”项目,反映企业根据相关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当年所得税影响金额,同样对应列在“资本公积”栏。 以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当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发生其他变动时,投资方应按所持股权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其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或相反会计分录。

头像
快账用户7319 追问 2024-07-15 15:36

怎么判断是按权益法还是成本法?

头像
快账用户7319 追问 2024-07-15 15:38

这个差额是计入资本公积合适还是计入投资收益合适?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7-15 15:44

这个看题目上的要求哦

头像
快账用户7319 追问 2024-07-15 15:47

不是题目,老师,是公司真实的账务

头像
快账用户7319 追问 2024-07-15 15:48

就是A公司和B公司共同投资C公司,B公司投资了157.5万,然后要撤资,A公司以128万购买的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7-15 15:54

同学你好 判断长期股权投资是采用权益法还是成本法,主要可以依据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企业的影响程度,或者参考持股比例(一般情况下)来进行: 从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角度判断: 成本法:投资方能够控制被投资方,即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权,应采用成本法核算。例如,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持股比例在50%以上。 权益法:投资方对于被投资方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应采用权益法核算。比如,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在20%至50%之间(包括20%和50%)。 从持股比例的角度判断(一般情况下): 成本法:持股比例在50%以上,通常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权益法:持股比例在20%至50%之间(含20%和50%),一般采用权益法核算。 只要是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在个别报表中都采用成本法核算;其他方式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则需根据影响程度来判断是采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 例如,持股比例不到50%,但能对被投资企业实现相对控制,此时也采用成本法核算;持股比例不到20%,但对被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则采用权益法核算。 成本法和权益法的会计处理有所不同。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除增加或减少投资外,一般不受被投资单位盈亏和其他权益变动的影响,只有在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时,才确认投资收益。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会根据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而调整。只要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就要相应进行调整。在被投资单位实现盈利或亏损时,要相应调增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或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时,需冲减长期股权投资并确认应收股利;被投资单位其他权益发生变动时,也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头像
快账用户7319 追问 2024-07-15 16:00

如果按照成本法核算的话,比例是70%,B公司的这个业务应该怎么做会计分录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7-15 16:05

在母公司吸收合并子公司的情况下,母公司个别报表层面的会计处理如下: 支付合并对价:按账面价值减少货币资金等资产。 取得子公司资产和负债:按其在合并日的公允价值入账。 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根据上述内容,A公司以128万从B公司手里购买C公司157.5万的股权,差额29.5万应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应将其填写在“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项目下的“所有者投入的普通股”栏中。 B公司的会计分录如下: 股权转让时: 借:银行存款 1,28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 1,280,000 结转股权处置损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 295,000 贷:投资收益 295,000 如果按照成本法核算,比例是70%,B公司的会计分录如下: 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1,280,000 贷:银行存款 1,280,000 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投资收益 计提减值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差额,可借可贷)

头像
快账用户7319 追问 2024-07-15 16:08

不好意思,老师,我说错了,是A公司的账务处理,怎么做会计分录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7-15 16:13

同学你好 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这部分差额29.5万不应填写在“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项目中。 这种情况属于企业的一项长期股权投资业务。A 公司以 128 万购买 B 公司持有的 C 公司 157.5 万的股权,且按照成本法核算,持股比例为 70%,A 公司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C 公司 157.5 贷:银行存款 128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29.5 这里的 29.5 万资本公积是由于购买价格低于被投资企业股权的账面价值而产生的差额,它反映了 A 公司在该项投资中获得的权益增值。

头像
快账用户7319 追问 2024-07-15 16:14

我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里,找了,发现那样哪项是合适的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7-15 16:16

啥意思 不是对应的吗

头像
快账用户7319 追问 2024-07-15 16:17

就是这个29.5万我不知道填写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哪一项,我没有找到合适的

头像
快账用户7319 追问 2024-07-15 16:19

是填写到综合收益那一行吗?

是填写到综合收益那一行吗?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7-15 16:25

同学你好 嗯 填写在综合收益

头像
快账用户7319 追问 2024-07-15 16:26

好的,老师,感谢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7-15 16:30

满意请给五星好评,谢谢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在这种情况下,差额29.5万不计入“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 A 公司以128万从B公司购买C公司157.5万的股权,其中差额29.5万计入资本公积,通常是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一般会有专门的项目来反映资本公积的变动情况。在填写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时,可以在“资本公积”这一项目下,具体的“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栏中填写该金额。 其会计分录通常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157.5万 贷:银行存款 128万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29.5万
2024-07-15
你好,你填入其他是没问题的,其实这个表,没人看
2024-05-07
你好! 麻烦稍等一下,我看下题
2023-04-06
你好!你们当期有实际分红吗?
2023-03-06
您好,这里的分配您要理解为宣告和分配在同一年
2024-12-22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