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个的话,就是那俩人,还能退还给你们公司不,也就是再退给你们
老师,那个建筑公司有劳务资质,用工人工资薪金申报个税入成本,劳务施工时间是21年12月份和22年1月份,不过我们现在才给工人发工资,项目负责人也才把工人统计数据给财务,这样工资发放表上面日期和进出场日期就是21年12月和22年1月,但我现在才开始报工资薪金个税,也就是要报到2022粘2月和3月,这样可以吗?
0老师好我想请问一下,我们公司有个员工在2023年1月5号就离职了,现这两天要给员工发1月的工资,因为这个员工只上了5天班,所以只给5天的工资,并且这个员工1月的社保公积金公司已经没有给缴纳了,这种情况下这个离职的员工1月这几天的工资,我还要帮他申报个人所得税吗,我应该在2月申报1月个人所得税的时候给他改成非正常状态,还是在3月申报2月的时候改成非正常状态?
老师,有个问题,就是,这个月14号申报个税的时候,由于未考虑专项附加扣除,所以公司就多缴纳了个税。15号的时候,让员工重新自己在个税app里更新信息。然后15号早上又更正了申报。14号那天扣款1154.6,15号更正申报的金额是851.69。那现在就涉及到退个税的问题和公司多支付个税。因为退税是退到员工个人卡上。由于申报个税的时候,1月工资还没发放,所以我们就从这几个员工的应发工资部分,其他应扣款里面来扣除多支付的这部分个税金额。但是,关于账务处理,您帮我看看,我在1月工资这笔账里应该怎么改?我的这笔发放1月工资的账,昆明办公室+富民厂区的个税金额合计就是14号扣款的1154.6这个金额。但是,由于1月份工资,是把多缴纳的个税部分从他们几个的其他应扣款里面扣了再发放的。这个账我该怎么调一下?
老师1月份付出去那200多万农民工工资没报个税,就是这段时间项目经理造了一部分工资表大概有130多万的工资表给我,差不多有70来个人,他说是可控的人可以报个税的人,但工资表造的是今年1月到4月或是2月到6月份的,每人只造了大概4个月的样子,我把这些个税都报在所属期7月份,但入职日期都要填1月或是2月,但这样每个人就都扣不到一点个税了,这个怎么办好呢,130多万的工资,不可能不交一点个税呀,我问项目经理可以把这些工资表的月份都改动一下,改到4-7月,我就把入职日期填到4月份,适当的交点个税(个税归公司承担)不,他说不能改,因为这些人有的6、7月份已经在其他地方有发工资了,这个要怎么操作才能交点个税呢
老师,两个问题。1、个人独资企业给投资人申报了工资薪金,这个工资薪金计入管理费用,年度经营所得汇算清缴把投资人工资调增上去,比如法人工资一年做了2万,财务报表里管理费用3万其中有投资人的2万,汇算清缴调增2万,那去年财务报表里的利润数不就对不起来,还需要更正12月财务报表吗,但是个人独资汇算清缴没有年度财务报表,这数怎么改呢,是不是去年财务报表不改,只在当年报表中体现未分配利润多一万啊 2、个人独资企业年底有未分配利润,这个必须要转给投资人吗让未分配利润为0吗
公司属于食品加工行业,采购原料含税,售价含税,在计算单品利润的话需要时需要用含税的,还是不含税的?
9%×(1-25%)×30%+13.18%×70%=11.25% 为什么我算出来保留两位小数等于11.26%
学校食堂本来应该收到食材的发票是普票的,现在收到了普通发票,直接已含税价入帐,不认证不抵扣行嘛
老师,我们购进的物品(第一次购买,之前没有开过发票)供应商还没开发票,但我们卖给客户了,客户现在要求我们开发票能开吗?有好多种物品
老师怎么和老板解释,补之前的账,老板有山西&河南2个公司,山西供给河南材料,有时候法人直接转给山西公司用于付河南的材料,这个怎么记账?
单位购买理财,赎回还有利息分录怎么写
老师麻烦问下,小规模的附加税和增值税金额那里用公式 增值税*1.06这个是合理的吗?看不懂了
这个题能不能理解为合同负债是否纳入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合同负债是否计入当期收入,题中说未发出,,a税法说发出时才能确认收入也就是没产生纳税义务,就相当于一笔预收,不会产生递延所得税。c税法说收到时就可以确认收入但是会计上无法确认收入,也就是按照税法500应该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但是会计没那么干,就产生了递延所得税资产
有一笔业务是公司转费用款给法人,法人在转给信息方进行支付结算。 公司支付~借:其他应收款~法人 贷:银行存款 信息方支付后把付款截图给我们,我们根据付款截图入账:借:其他应收款~法人 贷:其他应付款~某某代付。请问这样操作对吗?其他应付款~某某代付该怎么充啊
老师,我有个客户,他需要注册一个人的有限责任公司,我是不是必须得建账呀,他说他刚开始可能没有什么业务,发票也可能不得开,法人股东员工可能都是他一个人,我需要给他申报个税吗
账怎么做?个税从1月这2人0申报有影响吗
这个的话,从1月2个人0申报没有影响的 这个的话 如果退回的话 就是 借 库存现金 贷 应付职工薪酬 借 应付职工薪酬 贷 管理费用,这样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