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
分享
小林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税务师
4.96
解题: 6.83w
引用 @ 斯文的衬衫 发表的提问:
会计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关系是什么
您好,应纳税所得额是以会计利润为出发点计算的
46楼
2022-11-27 09:45:17
全部回复
秀秀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师
4.96
解题: 0.08w
引用 @ 粒粒 发表的提问:
D选项,其他债权投资的税会差异,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不是也确认了递延资产的吗?
你好,不是其他债权,你说的是投资无形资产加计扣除
47楼
2022-11-27 10:00:00
全部回复
粒粒:回复秀秀老师 那如果是其他债权投资,不是也满足不影响会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吗,但是确认了递延负债的啊
2022-11-27 10:33:27
秀秀老师:回复粒粒无形资产在初始确认时,不是产生于企业合并,既不影响损益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所以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你说的其他债权投资是其他综合收益不是在初始确认时产生的,所以可以确认递延所得税
2022-11-27 10:51:01
朴老师
职称:会计师
4.98
解题: 45.89w
引用 @ 干净的老师 发表的提问:
论述土地使用权的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规定的差异
 (一)税法和会计的目标存在差异   税法是以法律形式将一国的税收制度确定下来,税法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企业会计的主要目的是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向管理部门、股东、贷款人和其他有关方面提供有用的信息。   因为会计和税法的目标不同,所以在一国的税法和会计准则制度设计和制定的层面,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制度内容必然存在差异。   (二)税法和会计的形式特征存在差异   由于会计和税法的目标不同,会计准则和税法将表现出不同的形式特征。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税法的强制性表现为政府依据其权力制定税法使税收具有强制性,在税收法律主义原则之下,纳税人纳税义务法定,纳税人必须依据税法对经济事项进行税收分析,即确定纳税义务、计算应纳税额,并进行税款的缴纳;政府征税的无偿性着重考虑税收收入实现的及时和确定,并对所得税的成本范围标准和支出范围进行限制;税法的固定性表现为在税收法律主义原则之下,税制要素确定,不需考虑适应不同经营环境和经营管理方式的个别企业揭示客观经营成果的需要。   企业经营的结果是市场竞争、经营管理的结果,对企业经营的核算应站在客观、公允的角度来加以确认和计量。因此,企业依据会计准则对企业生产经营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应当一定程度表现出不确定性,从而会计准则与政府取得税收收入的目标有所偏离;同时,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按照谨慎性原则计提各项准备金,以防范潜在风险,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从而在成本费用的确认时间及范围上与税收法规规定有所不同;此外,企业从自身的经营环境、对象、管理方式出发,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制定企业会计制度,以灵活客观的反映经营成果,与税法确定性的原则相偏离。这就造成了企业准则与税法矛盾的必然性。   (三)税法和会计的部分差异永久性存在   从税法制度设计角度,税法与会计制度之间始终会保留一些固有的差异,这里包含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符合具体税种计税原理。在税收实体法对具体税种设计时,从某一税种的计税原理出发,对一部分经济事项的涉税要素进行特定列举,确定某一税种的税法要件,将与会计准则中相应要素有所区别。比如,增值税征税范围确认中视同销售业务范围的列举,符合增值税对增值额征税的基本原理,这一符合增值税计税原理的征税范围的税法规定,即增值税销售范围的确认就有别于会计准则对销售确认要件的规定。  第二,符合税法固定性的形式特征。为了保证国家税收利益,体现税收法律主义原则下课税要素明确的原则,税法对企业在税额计算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要素进行控制,形成税法和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形成这一类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目标不一致,税法是用来规范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税法的统一性和确定性。如在对企业所得税收入范围和纳税义务实现时间的确认上,税法从确定性原则出发,进行了列举,并有别于会计准则。   第三,符合税法应具有防范功能的要求。从维护国家整体利益,防止和减少制度性税收流失的角度,税收制度设计和制订应具有防范功能。为了避免纳税人利用税法的漏空进行避税,税法制定了一些对会计核算结果进行调整的法规规定,形成税法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比如,《税收征管法》和《企业所得税法》明确规定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所得额的,税务机关可以按照合理方法进行调整;再如尽管就企业经营行为来说企业的赞助支出有其合理性,但企业所得税对企业的赞助支出的扣除进行了限制,因为如果税法不设置必要的限制,就可能会被企业利用作转移利润的手段,企业通过向关联企业、关联利益者进行赞助,侵蚀所得税税基。   第四,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税法控制。企业发生的因违法性支出(如贿赂性支出)、违法性经营活动而承受政府部门的行政罚款和司法部门的罚金在企业所得税确认为扣除项目的控制。企业的财务会计可以作为损失列支,而税法不允许在所得税前列支。这是因为税法虽然不是直接用来规范人们生产经营行为的法规,但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所倡导的社会道德风尚、所崇尚的社会道德标准应该是统一的。而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主流道德必然反映在各有关法规中,税法需要与国家其他法规对社会行为的导向保持一致。
48楼
2022-11-28 07:55:37
全部回复
罗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税务师
4.96
解题: 1.7w
引用 @ 小绵牛 发表的提问:
老师,所得税季度预缴时是按照会计账面利润计算税额吗?等到年底度汇算清缴时再根据税会差异调整应纳税所得额?还是预缴时就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预缴按照会计利润计算缴纳,汇算清缴再根据税会差异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49楼
2022-11-28 08:04:11
全部回复
辜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
4.98
解题: 7.35w
引用 @ 敏感的香菇 发表的提问:
老师,之前的会计把20年所得税汇算清缴补缴的税款,直接计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对吗?现在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勾稽关系不成立,差额就是这个所得税
你计入了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就会勾稽不到的额
50楼
2022-11-28 08:20:07
全部回复
敏感的香菇:回复辜老师 不想改动之前会计的账,我这个月税务报表怎么修改呢
2022-11-28 08:44:56
辜老师:回复敏感的香菇你可以把他调整到当期所得税费用里面的
2022-11-28 09:05:34
敏感的香菇:回复辜老师 直接在利润表所得税费用加上,就不用做账务处理了是吧
2022-11-28 09:26:52
辜老师:回复敏感的香菇要的,要进行账面调整的
2022-11-28 09:39:27
答疑苏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
4.99
解题: 3.62w
引用 @ 发表的提问: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题目中说会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也就等于纳税调整的金额是0。既然纳税调整的金额是0,也就代表不存在暂时性差异,也就没有递延所得税。为什么还会有递延所得税资产这一说呢
你好 可弥补的亏损也是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
51楼
2022-11-28 08:44:58
全部回复
王老师1
职称:会计从业资格
5.00
解题: 1w
引用 @ 发表的提问:
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大于税法100,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为什么应交所得税还是会计利润-100而不是加100呢?
您好,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现在少交税以后多交税,所以当年是纳税调减的
52楼
2022-11-29 07:52:55
全部回复
江老师
职称:高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
4.98
解题: 6.75w
引用 @ 陌上花开 发表的提问:
分析费用预算与实际差异。。。怎么分析?难不难?
首先预算数是多少,实际的发生额是多少,差异是多少,对于大额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以及节约百分比,超支百分比是多少,另外分析去年与今年的预算差异,去年实际数与今年实际数的差额,同期数据的对比分析,按各个项目进行分析。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等多个项目分析,就可以形成一个期间的预算分析的报告。
53楼
2022-11-29 08:02:12
全部回复
bamboo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税务师
5.00
解题: 20.65w
引用 @ The A 发表的提问:
请问:我们公司之前有补交2018年所得税汇算清缴的税款5659.82,这个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的差额与利润表的净利润有5659.82的差异,这个是可以不用再去做调整?
您好 对的 不用再去做调整
54楼
2022-11-29 08:08:08
全部回复
小鹿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师
5.00
解题: 0.1w
引用 @ Sara 发表的提问:
老师,中原公司本年应交所得税33万元,所得税税率为33%,应计入纳税所得的永久性差额为10万元,不应计入纳税所得时间性差异为4万元,如果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本年净利润数额多少?求解,谢谢
33/33%=100万。这是税法利润,调整为会计利润=100-10+4=94
55楼
2022-11-29 08:34:56
全部回复
张艳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省会计领军人才,中级会计师,中级经济师
4.99
解题: 6.07w
引用 @ 邦正妈妈 发表的提问:
如果年中进行了利润分配,那么利润表中的净利润就会与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存在永久差异对吗?
是的,会有差异,因为年中分配利润了嘛
56楼
2022-11-29 08:39:59
全部回复
辜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
4.98
解题: 7.35w
引用 @ 周琳 发表的提问:
销售所得税减免政策,实际缴纳和计提的所得税的差异(永久性差异)如何做分录将应交所得税冲销掉?
那你只要冲减多计提的所得税费用就可以了
57楼
2022-12-08 08:03:51
全部回复
CPA文文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4.98
解题: 0.13w
引用 @ 生动的时光 发表的提问:
关于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加计摊销额的会计处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答案:A 解析: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计算每期摊销额,导致税法比会计上摊销的多,也就是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所以加计摊销额造成的差异属于暂时性差异,但是因为这个暂时性差异在初始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所以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老师,请帮忙解释一下A选项,解析看不懂。
同学你好 1:老师假设下这个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是100计税基础肯定是175。 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差异75对吧,但是形成差异的时候影响利润了没有,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了吗,也没有所以不确认递延
58楼
2022-12-08 08:09:16
全部回复
陈诗晗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4.99
解题: 17.93w
引用 @ 会计小白_ph594631 发表的提问:
3. 在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中,(   )是将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为耗费差异、效率差异和产量差异三部分。 (本题4分)  A.三差异分析法  B.两差异分析法  C.四差异分析法  D.五差异分析法
你好,,同学。 三差异分析法。
59楼
2022-12-08 08:38:02
全部回复
会计小白_ph594631:回复陈诗晗老师 我在继续教育老师可以帮我多答几题吗?
2022-12-08 09:04:11
陈诗晗老师:回复会计小白_ph594631D,成本中心不会产生收入
2022-12-08 09:30:53
陈诗晗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4.99
解题: 17.93w
引用 @ 大胆的小蘑菇 发表的提问:
课后作业 某企业2019年税前利润总额为1200万元,会计与税法差异如下: (1)利润表项目中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超过计税标准24万元。 (2)某固定资产本期计提折旧100万元,按税法计算应计提折旧120万元;该固定资产期末账面价值400万元,计税基础360万元; (3)存货本期计提跌价准备6万元,计提后期末账面价值80万元;而计税基础90万元。 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借方)1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贷方)5万元。 假设除此之外无其他差异。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分析差异,分别指出上述项目哪些是永久性差异,哪些是暂时性差异。 (2)计算甲公司2019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 (3)计算甲公司2019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 (4)计算甲公司2019年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5)计算甲公司2019年所得税费用金额并编制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您的问题老师解答(计算)中,请耐心等待
60楼
2022-12-08 08:45:07
全部回复
陈诗晗老师:回复大胆的小蘑菇1.永久性差异 2.暂时性差异,会计的价值大于计税,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40*25%=10 3.暂时性差异,会计的价值小于计税,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25%=2.5 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3.5,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10 应交所得税为(1200%2B24-40%2B6)*25%=297.5 所得税费用为 297.5-2.5%2B5=300 借 所得税费用 3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贷 递延所得税负债 5 应交税费 所得税 297.5
2022-12-08 09:28:07
大胆的小蘑菇:回复陈诗晗老师 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的计算过程可以详细一点吗,还有
2022-12-08 09:44:53
陈诗晗老师:回复大胆的小蘑菇2.暂时性差异,会计的价值大于计税,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40*25%=10 3.暂时性差异,会计的价值小于计税,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25%=2.5
2022-12-08 10:14:20

微信扫码做题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