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分立会计处理原则
1、初始计量:分立企业按照接收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2、递延所得税处理:分立企业需确认原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并据此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对应归属于分立企业的净资产,应分别计入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等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3、一般性税务处理下的递延所得税:在一般性税务处理下,当资产的入账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借记“所得税费用”,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反之,则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科目。
企业重组并购是什么?
企业重组并购是企业基于经营战略考虑,对企业股权、资产、负债进行的收购、出售、分立、合并、置换等活动。具体表现为资产与债务重组、收购与兼并、破产与清算、股权或产权转让、资产或债权出售等。
企业并购重组泛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并购重组是投行的主营业务之一,该业务的大致流程是确定并购重组的目标;对目标进行尽职调查;确定交易结构;与目标公司进行谈判,协商合同条款;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交并获得有关监管机构的批准;签署正式的协议;完成交易结构中规定的条件,实现交割;进行整合和重组;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
企业分立会计处理原则包含哪些内容?通过以上内容学习,针对企业分立的会计处理原则知识,上文中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企业分立过程中会计处理的知识。但是,小编老师需要提醒学员们,在企业分立过程中涉及到的会计处理原则还有很多的,这些知识对你们处理企业分立财务肯定都是有用的,因此大家要是有什么学习需求,不妨来本网站上试试,可以免费报名学习,也可以自行搜索与之相关的财务课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