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申报工资薪金时数据依据是应付职工薪酬中的工资数据,做财务账时社保公积金单位部分没有通过应付工资科目计提核算,那填写这个数的时候是按照管理费用里社保公积金单位部分明细加进去。
我之前问过您生育津贴到帐后扣回工资的方法,我的做法是每月按4500做工资到5个月,工资表也是4500减社保公积金个税是0,到上班后申请津贴下来后在应付工资里红冲4500*5到其他应付款的借方,然后贷方是生育津贴的合计,借方再做一笔差额的支出就平了。这么做财务上没问题,那个税申报是否应该是在那5个月收入都填0,社保公积金也应填0因为这部分也是他津贴里出的,可这也有问题,确实是扣了啊,以后合并计税也得算上啊。我目前是按4500正常申报的,这就相当于多报收入了,虽然不交税,但22年不是要合并计税吗,这个收入最好还是别多报吧。怎么解决,就想知道申报个税正确做法。有种方法是只申报公积金和社保那部分填在收入里,免税里也填这个数,扣除部分的社保公积金附加扣除照实际填,这样可以吗?
老师好!我公司计提工资记入劳务成本-人工工资和管理费用两科目,根据需要转主营业务成本的。年底劳务成本-人工工资还有部分没有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那么汇算清缴年报时,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中,可以按两部分合计数,也就是应付职工薪酬数填写吧?谢谢答复
老师,我们账套不能出报表,我自己查的2024.1-2024.12月的科目余额表,其中应付职工薪酬本年累计借方和贷方都没有数,本期发生也没有数,期初余额有11423.57元,期末余额11423.57元,,那我进行2024年的汇算清缴时,A105050表工资薪金支出写多少? 在这种情况下,2024 年汇算清缴时 A105050 表工资薪金支出应填写0 元。 因为在 2024 年 1 - 12 月期间,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没有发生借方和贷方的业务,也就意味着当年没有实际发生工资薪金支出。虽然期初余额有 11423.57 元且期末余额相同,但这反映的是以前年度的情况,并非 2024 年当年的工资薪金支出,所以在填写 A105050 表时,工资薪金支出的税收金额和账载金额都应填 0 元。 那2024年第四季度的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职工薪酬都是保险支出期末余额是11423.57元,是不是24年第四季度的报表错了,那我24年的年报报表也写的这个数,那怎么办,现在汇算清缴要是不写,会不会比对不通过
计提员工社会保险 借:管理费用/单位社保856.52 管理费用/单位医保551.14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单位部分社保和医保1407.66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工资552.47 贷其他应收款—员工552.47 付款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单位社保和医保1407.66 其他应收款—个人552.47 贷:银行存款1960.13 工资计提 借管理费用-工资2552.47(还没扣保险的应发数)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2552.47 付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2552.47 贷银行存款2552.47 现在发现一个问题,我登录统计局申报企业财务状况时,应付职工薪酬要填贷方累计发生额,我之前填的是按照前面分录填的,是下面这两个之和1407.66+2552.47=3960.13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单位部分社保和医保1407.66(单位部分)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2552.47(还没扣保险的应发数) 今天发现这俩个数据贷方累计发生额不对的了,老师看一下,什么原因,怎么做
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里面的应付职工薪酬单独填列了,之前有一家公司社保是没计提的,现在除了要从管理费费用-社保费里面的1-9月数据摘出来加到应付职工薪酬数据里面去,还需要补计提分录吗,补计提分录怎么写呢,因为之前直接上借方管理费用-社保费,贷现金或者银行存款
老师,出口退税怎么做
老师,就是外账这边我这边有两家小规模纳税人公司7-9月报的是6-8月的收入,但是6月份的成本我是在6月就结转了的。这个季度我看了一下,我在7-9月应该对应的结转6-8月的成本才对。9月份的发票因为是在10月份开具的,9月收入我在10月份确认收入,那9月成本我在9月份就不能结转了吗?到下个季度报10-12月的时候才能结转9月成本吗?但是我6月成本在6月份已经结转过了,如果9月成本不结转的话,7-9月的成本就太少了,我可以在9月先只结转9月的一部分成本吗?
老师8月份忘了一张进项票,抵扣了,没记,可以在9月补记吗
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工资那个怎么填
老师季度财务报表怎么编制
老师您好,我们小规模纳税人要申报收入了,我也不知道老板想缴纳多少增值税,那我应该怎么问他?我就问他收入是100万,举个例子。。。。 他想报多少万收入?
老师 上月我记账 借 银行存款10万 贷 财务费用-10万 我这个月想调整,财务费用想减少5万,怎么调账
老师您好小规模纳税人如果一个季度的收入是32万。 那么缴纳增值税的计算 用32万还是用两万?
现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资产损失这里啥意思
请问其他应付款多了几块钱跟发票不相等,外账该怎么做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