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 是,利润分配期末余额贷方为负数代表亏损。 问题二 需要调整。确定增加收入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通过 “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来调整,使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余额与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数据一致,同时要考虑所得税、盈余公积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老师,请问公司股东还未办理变更,但股东的投资款已经打给他们了,这个账要怎么做,是先挂往来,还是直接冲实收资本
机票只有发票没有那个行程单可以报销吗?
老师 请问小规模的认定通知书有吗?在哪里下载?
请问为什么要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拿到发票,拿到之后难道要反结账去入账吗?
内账除了比外账更全面,别的没区别吧,也是要写记账凭证吧,做账思路没区别吧
中级财管计算分析题一道题一般有几个小问,因为每道题分数才5分。
请问为什么要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拿到发票,拿到之后难道要反结账去入账吗?
因为线下要给客户打广告,给客户推销产品导致的一些品牌提示物能入广宣费吗?
为什么专利权申请转让和非专利权转让,是技术合同,而专利权转让确是产权转移书据了
我们单位投资了一家公司 现在这个公司给我们分红10万,这个怎么做会计分录,要交哪些税
没有所得税 那这个该怎么调呢
现在净利润是837595 .46元
1. 利润分配期末余额贷方为负数的含义 利润分配科目贷方余额一般表示累计的未分配利润,若贷方为负数,则代表企业累计是亏损状态,即未弥补的亏损。 2. 科目余额表调整相关问题 是否需要调整:因为你增加了应收账款和收入,财务报表已调好,为了保证账表一致,科目余额表也需要调整。之前增加收入后,净利润有变化,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科目也应该相应变动。 调整方法: 增加收入时,一般分录是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假设是主营收入) 。这个分录增加了收入,进而增加了净利润。 净利润增加后,需要将增加的净利润结转到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分录为 借:本年利润 837595.46 贷: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837595.46 。通过这个分录,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科目的余额就会根据净利润的增加而调整,达到和调整后的财务报表一致 。
因为我增加了收入 增加了成本 然后利润就是盈利的 净利润现在就是837595.46了 我现在就是不知道科目余额里面的这个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这个数还填多少 麻烦老师指教下该怎么填填那个数
你资产负债表里有的,你看看
看哪个数 直接填在科目余额表里面不是
资产负债表里的所有者权益就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意思就把这个数填在科目余额表里面是吗 借方吗 本期发生额借方 还有本年累计借方 余额贷方吗 都填这个数?
同学你好 对的 是这样的哦
老师 期初数和期末余额数我改了 那中间的本事发生额和本命累计发生额需要该吗 这是没改过数据之前的数 就是没有改过收入和成本这些
老师 麻烦您看下图片 谢谢了
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更改后,本期发生额和本年累计发生额是否修改要分情况讨论: 若更改原因不涉及本期业务:比如期初余额是因为以前年度账务调整导致修改,而本期的收入、成本等业务数据本身没有问题, 那么本期发生额和本年累计发生额不需要修改。因为这些数据反映的是本期实际发生的业务情况,和期初余额调整没有直接关联。 若更改原因涉及本期业务:要是修改期初余额是因为发现本期前期记账错误,且错误影响到了本期发生额的计算, 那么就需要相应修改本期发生额和本年累计发生额。比如期初余额中库存商品金额有误,导致本期销售成本结转金额错误,进而影响到收入、利润等相关数据,这时候就需要重新计算并修改本期发生额和本年累计发生额,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勾稽关系正确。 所以,你要先确定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修改的原因,再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本期发生额和本年累计发生额。
23年的期初数没有变 现在就是24年的我改了收入 成本 其他的没有动 现在这个本事发生数和本年累计数怎做呢
修改 24 年的收入和成本后,本期发生数和本年累计数的调整方法如下: 本期发生数 本期发生数反映的是当前会计期间(本月或本季度等,具体看财务数据统计周期)收入和成本的实际变动情况。既然已经修改了收入和成本,那就需要根据修改后的准确数据重新计算本期发生数。比如,原来记录的本月收入是 10 万元,成本是 6 万元,修改后收入变为 12 万元,成本变为 7 万元,那本期发生的收入就应调整为 12 万元,成本调整为 7 万元。同时,与之相关的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如果受收入成本变动影响,也需相应调整 。 本年累计数 本年累计数是从年初到当前期间收入和成本等项目的累计金额。调整时,要用原来的本年累计数,加上或减去因本次修改而导致的累计变动金额。假设年初到上月的收入累计数是 100 万元,成本累计数是 60 万元,本月收入和成本修改后,收入增加了 2 万元,成本增加了 1 万元,那么调整后的收入本年累计数就是 100 + 2 = 102 万元,成本本年累计数就是 60 + 1 = 61 万元 。 在调整数据后,要确保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正确,以及各会计科目之间的数据逻辑相符。
本年利润的本期发生额是怎么计算的
账结法:企业每月月末将所有损益类科目的发生额,结转到 “本年利润” 科目。 其中,收入、利得类科目(如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等)从借方转出,贷记 “本年利润”;费用、损失类科目(如主营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等)从贷方转出,借记 “本年利润” 。“本年利润” 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就是当月这些损益类科目结转金额的汇总。其贷方发生额为当月各项收入、利得类科目的结转合计,借方发生额为当月各项费用、损失类科目的结转合计,借贷方发生额的差额就是当月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 表结法 :各损益类科目每月月末只需结计出本月发生额和月末累计余额,不结转到 “本年利润” 科目。在这种方法下,计算本年利润的本期发生额,需通过利润表间接得到。公式为:本年利润(本期发生额)=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税金及附加 - 期间费用 + 投资收益(或减去投资损失)+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 所得税费用 。其中各项目金额取自当月各损益类科目的发生额合计,例如营业收入是当月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发生额之和。 从科目余额角度,本年利润的本期发生额(即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等于利润表里利润总额的本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