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是的,就是这样购入货物并结转成本的
2021年12月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1000 贷:应付账款1000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1000 贷:库存商品1000 但是2022年1月付款收到合同和发票是1100,银行付款也是1100元 那么我2022年1月份应该怎么调整?
老师,药店购进药物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 销售直接: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结转成本。 借:主营行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但是,部分库存商品至今没有拿到发票,汇算清缴需要做纳税调增吗
你好老师,我们是建筑公司,进的五金产品是1000块钱,没用过。现在想转手卖出去,进来的发票入的是:借库存商品1000,贷银行存款1000。卖出去的话是:借银行113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30,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1000,贷库存商品1000?是吗
代理收汇分录这样做可以吗? 收汇 借:银行存款_中国银行(美元) 10000 贷:其他应付款_结汇 10000 结汇 借:银行存款_一般户-中国银行人民币 10000 贷:银行存款_中国银行(美元) 10000 支付供应商货款 借:库存商品 9000 贷:银行存款_一般户-中国银行人民币 9000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9000 贷:库存商品 9000 借:其他应付款_结汇 9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9000 手续费: 借:其他应付款_结汇 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老师,这个付厂房租金: 收票前错:制造费用-租金166666.67元,应交税费-进项8333.33元,贷应付账款-**公司175000元 收票后借应付账款175000元,贷银存175000元 借生产成本166666.67,贷制造费用:166666.67 结转成本:借库存商品166666.67元,贷生产成本166666.67元 结转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166666.67元,贷库存商品166666.67元 这一大长版可不可以就挂应付然后支付,直接结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制造费用,然后结转损益借本年利润,贷主营,这个过程能节省吗
老师好,我们公司销售设备后期供试剂,我们进价设备10万,该设备卖给另一个公司5万,但是后期该设备需要的耗材我们是有一点点利润的,这种情况税务是认可的吧?
老师,因为我们公司员工全国各地都有,工资公司发放,社保公积金就是喊其他公司代买的,他们就开票给我们服务费,那怎么做账啊,比如员工工资1000,社保公积金合计2000,个人部分800,,公司发放工资8000,代买公司开票2000,怎么做分录啊
请问一般纳税人之前开了2000专票给他,现在他要退款500,直接开-500的发票给他吗。还是之前要作废然后重新开
小规模,销售233489.82,申报印花税,填写计税依据是233489.82/1.01还是233489.82/1.03?
一个企业投资我们企业,打钱到我们企业对公账户,我需要给他开票吗?
我们一个劳务派遣的员工辞退了 ,需要支付赔偿金,他的合同是跟劳务派遣签订的,想问一下这个是我们直接支付赔偿金还是通过劳务派遣公司比较合适啊
老师,我们2023年有一笔其他应收款说是收不回来计入到营业外支出,2025年沟通后有说又可以收回了,我们如何账务处理?计入什么科目?需要纳税调整哪一年的纳税申报表?请详细回复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我们这个款项又有可能收回了 所有要转入其他应收款里面 2025年账务处理 借方:其他应收款 贷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方:利润分配 纳税调增是调整2023年的纳税申报表是么?还是2024年2025年?填写在调整项目明细表“其他”
福利费是按工资的14%吗
请问老师公司卖二手车需要交哪些税呢?发票怎么开呢
请问,员工个人公益捐赠,能抵扣个税吗?申报工资时怎么填呀?例如工资8000元,捐了1320元,填附表总提醒不能超过楼除数0?不知道是哪里填错了,还是别的原因?谢谢
如果我暂时购进了,没有销售出去,还需要结转成本吗
您好,不用的,收入和结转成本是匹配的哦
这笔款是个人付的,开票给公司的,可以选择不入账吗?因为公司也没有对公账户了,后边印花税增值税缴款也麻烦
您好,要入账,因为有收入的,哪能保证每笔都是四流合一哦,工作中做不到的
店铺公司后续这1000千,销售出去了,可以不开销售发票吗
因为这家店铺公司增值税长期是0申报,没有发票额度
您好,当然可以的哦,申报未开票收入
做未开票收入,后边不需要补开发票进来了吧
您好,客户要补也可以的 未开票确认收入月:先申报未开票收入(正),下次开票时申报蓝票正数,还有未开票收入(负)和增值税(负),本年度累计未开票收入大于等于0才行(不要跨年),针对本笔交易本月申报收入一正一负,不用交增值税的。 分录:借:应收账款(正) 贷:未开票收入(正)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正) 开票月就是原来分录复制,本月冲回原来一个负按发票的一个正,2分录 借:应收账款(负) 贷:未开票收入(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负) 借:应收账款(正) 贷:未开票收入(正)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正) 收入确认的原则不以开具发票为依据,而是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