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老师,昨天做了新电子税务局下2024新版外贸出口退税,自检结果是自检成功,自检情况是有三笔出口明细和进口明细数据差了小数点六位数(譬如金额1…出口数量100,进口数量99.999999或者100.000001),还有两笔严重警告,单位名数不一致譬如(报关单上数量有两种单位篮球架5000千克30台总金额一致,发票是30台,生成进口明细是千克那个单位),警告的前面提示可忽略,后面原因分析是不予办理,就是提交不了,怎么办
郭老师,跨境电商,商务局海关税务备案都完成,我们销售日用小商品,比如,公户付款给供应商,他们开具发票,亚马逊直接提现到公户(人民币),我们按照提现数据确认销售收入,这个对不对 然后,我们的货物是货代直接提走到海外仓,把电子口岸的IC卡给货运代理,以我们的名义出口报关 如果我们是小规模,等于可以申请免税,如果上游没有发票, 是不是不可以免税,跟上游发票有没有关系 如果我们是一般纳税人,上游取得进项专票,跟报关单完全一致,申请退税的话,是直接按照进项票的进项税额退税么?
老师你好,我是一位家长,我们单位有项福利能给自家孩子报销部分幼儿园学费,请问一下幼儿园开具的发票名称为生活服务*托育服务费,单位不给报销。一定要我写成非学历教育服务*保教费才给报销。这两个名称有区别吗,能让幼儿园的会计改吗。之前因为备注填写错误就重开了一回,再次提交给单位又说名称不行,还能再重开吗?会计这样的重开发票违反税法的相关规定吗?还是我有需求重开他不给开是违规的?老师现在在中间说开不了了,说她管这个是越权了。问我之前为啥不问清楚,可我又不是学会计的,我没有这个思想认识,我就觉得,会计应该是懂怎么开发票的,没想到企业单位的会计和幼儿园的会计对幼托费的理解还不一样。
请问出口退税相关:关于报关-退税-函调 一台设备由于体积太大,无法集装箱运输 ,只能分批次汽运,这样的话是一辆汽车对应一张报关单。 合同签的是设备一台,进项发票考虑到报关问题,就计划以千克开具。 可现在报关如果按此设备名称的税号报的话,第一计量单位只能是台,多张关单合在一起就变成多台设备了。 报关行建议开该设备的零件的税号来报关,这样第一计量和第二计量都可以是千克。 但是这样的话,和合同不一致,合同是设备,报关单和发票就变成 了零件。这种退税是否有影响,函调有没有影响 等等
老师:咨询一下出口退税的问题1:11月份我们有一笔出口退运的报关单,一切手续都好了,现在在出口退明细数据采集还有这张报关单,那这边报关单要申报吗?怎么申报呢?2:我们24年有几笔货样广告品,有报关但是不收费的。这个进项税额要转出吗?3:有一笔跨大类申报,外销发票也开了,如果转内销的话怎么处理?
这个月缴纳6月开发票需缴纳增值税及附加税合计6000,怎么记账?具体分录是什么?
我们旭源超市报税登录时选企业还是选自然人
老师,外账进销存全部进项发票都入账,财务软件也要同步入账吗,待认证会很大,会被要求退税?怎么办?可以按本月销售来选择进项发票入账吗,这样财务软件里的库存就不会很大
计提消费税:借 税金及附加 贷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对吗
老师晚上好,这个月计提的专项储备不足,超出的部分可以计入成本吗
老师我第一季度的季末数填错,导致第二季度季初数也错,这个可以改吗?怎样改啊,当时也没注意
请问一下老师,我们搞活动请人,总共一人3百元,请问需要申报个税吗
老师,我们劳务公司收到预收款是不是就要确认收入,缴纳税款?但是甲方要求后期再开票,现在不开票,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呢
劳务报酬年度不超6万,汇算清缴可以退之前预交的税款吗
符合小微企业,335,是按一年的总额数,还是从开业起到目前为止的总额数?公司2024年9月份成立
您好,1.发票按报关单开,确保品名、单位、数量与报关单一致。 2.品名差异(如 电子秤 vs 电子称 ):先与税务沟通,能证明实质一致可容缺;无法沟通则重开发票,无法重开再申请局部不退税。 单位 / 数量缺失:补开发票补全信息;无法补开则标记报关单对应商品为 不退税 ,提交说明并做进项转出。 3.局部不退税操作,系统标记不退税 - 向税局提交申请表及证明材料 - 对应进项税转出或抵扣。 4.优先重开发票解决差异,提前沟通税局,留存单据备查。
谢谢老师,我们是网购的商品,然后集中报关出口,供应商不给重开,因为数量不多,金额不大,涉及地广,有山东的,有浙江的等等,我们报关员把境内货源地都按我们外贸公司的地址填写成福州其他地区,货物已于2025.6.25出口,如果不向海关申请修改境内货源地,或者因为量大海关修改不成功,我们需要转内销处理吗?或者都只能出口免税但不能退税了
您好,1.供应商不重开,申请局部不退税,对应进项税转出。 2.货源地错误 优先申请海关修改,改不了需与税局沟通税务处理: 可能出口免税(进项转出),也可能视同内销征税(转内销)。 货源地不实有被认定 凭证虚假 风险,不可直接认定能免税。 3.联系海关改货源地;主动与税局确认处理方式(免税或征税);进项税按要求转出或缴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