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老师,本公司是生产型出口退税企业,最近半年一直有免抵税额,请问下,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科目余额怎么转平?
全出口外贸公司,无进口业务,1问:进项税如果不能全部出问口退税,是不是要做进项税额转出,增值税报表怎么填?2问:国内运输专票不能抵扣?是先认证在转出处理吗?
出口企业符合下面条款规定:1、特准退(免)税的货物范围:出口出口加工区的货物;2、办理退(免)税的货物范围:出口加工区的区外企业销售给区内企业并运入出口加工区,并供区内企业使用的国产设备、原材料、零部件等;区外企业可凭海关签发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和其他现行规定的出口退税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退(免)税;3、经海关监管区域或场所离境的货物:报关进入特殊区域的货物,视同出口享受退税,这种进入特殊区域的货物,可能留在特殊区域,也可能后续再离境,无需提供出境备案清单。现在出口企业享受不到出口退税,税收机构唯一的理由就是“没有出境备案清单,不能享受退税,只能是免税”。出口企业应如何应对?
我公司是一家生产出口企业,既有内销也有出口业务,去年因享受了留抵退税政策后导致进项税额所剩无几,但是去年的出口业务还有一部分没有办理出口退税,请问老师我们去年没办理出口退税的业务是否还可以办理出口免抵税?是否会因为进项税额已办理留抵退税而不能办理出口免抵
老师,我公司是生产型国内销售加国外出口企业,想问一下免抵额、和免抵税额的区别,免抵额我知道怎么得来的:免抵额=出口金额*0.13-退税金额,其中退税金额是国内进项税额-国内销项税额的留底税额;您帮助详细解答一下免抵税额是怎么得来的
咨询下 银行账户 swift code 是做什么用的?
老师,我怎么分不明白,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和个体工商户呢?@董孝彬老师,别的老师别回答
销项税都是按不含税金额确认收入吗?不管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
老师,我们是个体工商户,开进来1%的普票,这个怎么是1%
老师,请教下,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上的营业收入和利润表上的营业收入金额一致,为什么增值税申报表上的计税依据销售额合计不等于营业收入金额?申报表上的销售额不就是营业收入金额吗?
老师您好,现在看到账上暂估的材料高于实际库存,可以把账上暂估的全部冲掉,以实际盘点的材料入账吗? 有什么注意事项?需要补税吗? 之前的都已经做税务申报了
私立学校 工资问题 老师 食堂员工 宿管门卫 分别记入什么明细科目
老师好,请问实操课程一年没听完,后面还能听吗
快帐创建那,是需要填写现在单位的吗?纳税那,小学填小规模还是一般[疑问]我在手机上看的,家里没有电脑呢
公司是小规模纳税人,成立之后一张票都没开,但是对公户收了金融机构的100万.马上又转给个人了,这笔款是个人的贷款,做注销的时候税务说这个款要么是收入,要么转给个人要补个税,请问如何处理可以快速注销公司
您好,生产企业出口退税三种情况的进项税额处理:1.免抵退:出口免税,进项税可抵扣内销税额,抵不完的退税,但即征即退项目的进项税要单独算不能混用;2.只免税不退税:出口免税但进项税不能抵要转出(如果进货时本身就是免税的就不用转出),比如小规模出口或国家不让退的货;3.出口转内销:要把之前报的退税冲掉,按内销交税(比如13%),之前转出的进项税可以转回来抵。要是分不清进项税用在哪了,就按公式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当月分不清的全部进项税*(当月免税销售额/当月全部销售额),注意这里的分母是所有销售额加起来,不是光算即征即退的。
第一种即征即退的进项是哪种,第三种情况能举例说明下吗
您好,免抵退就是出口不要销项税,还能把买材料时付的进项税拿去抵别的销项税,抵不完就退钱给你,一分不用转出。即征即退呢,是先把该交的税交齐,回头国家按政策再退你一部分,但进项税照常用,不用转出。 2.出口转内销就是货本来要出国,结果退回来卖国内了;这时你就把原来“免”的税补回来,把“退”的钱退给国家,但买材料的进项税不用转出,可以继续抵扣;实在分不清内外销用了多少进项,就按内销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算一下要转出的那部分。
第二种情况,只免税不退税这种的进项税额转出时,如果分不出内外销进项,就用全部进项税额*外销销售额/(内销销售额+外销销售额)这样来转出分摊的外销进项税额,对吗?
您好,就是出口虽然不收销项税,但咱也别想把进项税退回来或抵掉,得把这部分进项税全转到成本里去;要是分不清哪些进项是给外销用的,就用 全部进项税*外销销售额/(内销+外销销售额) 这个比例算一下,把外销该背的那份进项税转出去就行
第二种只享受免税的进项税额转出,分录是: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这两笔分录同时做是吗? 第一种情况的即征即退,是不是一般纳税人企业大部分没有,软件行业才有
您好,先写“借:成本 贷:进项税额转出”就行,不用再写那笔“借:转出 贷:进项”,因为软件里进项税早就认证抵扣挂账了,转出只是把它挪到成本里去;第一种即征即退确实主要集中在软件、资源综合利用、残疾人就业等少数行业,一般制造企业碰不到。
好的,明白了,非常感谢董老师的解答!谢谢
希望我的回复对您有帮助,谢谢您点击下方⭐️⭐️⭐️⭐⭐给予鼓励~,祝您接下来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