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 老师这个点不在线
老师,发生的投标费用,中标后需要分摊吗?
你好,老师,我们是一家酒店,由21间房,我们想合理的避税,在平台上我们规划成14间房,为小型酒店,暂时不需要办理特种行业证,主要为了合理避税,但这个风险感觉很大,因为我们的营收大概有1000万一年,如果在运营后,临时做拆分,税负的浮动会由异常,请问老师,有什么好的规划?
老师,我们公司采购货物,付的运费转给了员工,员工又把钱转转给物流公司司机,这个怎么做账?先做预支费用?拿发票来报销?还是怎样做账比较好一点?
1.甲公司不属于投资性主体,其持有乙公司60%的股权,持有丙公司40%的股权;乙公司属于投资性主体,持有丙公司30%的股权,持有丁公司70%的股权,持有成公司55%的股权,其中戊公司为乙公司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假定持股比例超过50%即满足控制条件。不考虑其他因素,纳入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公司有()。 A.戊公司 B.乙公司 C.丙公司 D.丁公司
老师你好,我们用A公司租了一栋楼,分别租给了餐厅、咖啡厅、旅拍服务、酒吧服务,分成了4家主体去经营。我们是开租赁服务费是吗?有没有其他的开票方式可以合理合规避免租赁的高稅点?
老师我们老板在公司没有开支,到出差的补助需要怎样做账
老师,如何区分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
老师,运输企业2019年7月取得别克汽车发票,可不可以抵扣进项税,500 万以下的固定资产一次性进费用了
老师劳务费不管有没有发票都要申报是吗?没有发票是不是就不能税前扣除?还是说800以下可以不用发票也不用申报?
假设设备买了10万,卖了5万,折旧1万,是不是处理损益就是营业外加收入10-5-1=4万,4万放营业外收入?假设税金0元,方便计算。
我想问为何无论市场利率上升或者下降都要续回债券呢?怎么理解市场发行价和票面价?为何之间会有差异
提前赎回逻辑 不是“无论利率升降都赎回”,而是利率降时才倾向赎回 : 利率降→提前赎旧债(高息 )、发新债(低息 ),能省利息,比如旧债5%利率,新债3%,省融资成本。 利率升→不赎回! 因为新债利率更高,赎回旧债再发新债,利息支出会增加,不划算。 发行价与票面价差异 票面价:债券上标的“本金”(如100元 ),到期还本的基数。 发行价:由市场利率和票面利率差决定: 票面利率>市场利率→大家抢着买,发行价高于票面价(溢价 ); 票面利率<市场利率→没人愿买,发行价低于票面价(折价 )。 本质是“市场用价格调整债券实际收益,匹配当前利率环境” 。
但是市场利率下降,我们还旧债有关系?比如当初我们按3%来发行旧债,也是按3%还,不是吗
市场利率下降时,提前赎回旧债(比如票面利率 5% ),是为了发新债(票面利率 3% ),用低利息新债替换高利息旧债,减少未来利息支出 ,和旧债本金还款方式无关,核心是赚“利息差”降成本 。 若旧债本身票面利率就低(如 3% ),市场利率降时,旧债利息不高于新债,就没必要赎回啦,所以不是“不管利率咋变都赎回”,只在旧债利息高于新债(利率降)时,才会赎旧发新 。
利率升→不赎回! 因为新债利率更高,赎回旧债再发新债,利息支出会增加,不划算。这句不太能理解
你可以这样理解: 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原来发行的旧债券利率(固定)就显得“更低”了。如果此时赎回旧债,再按新的高利率发行新债,企业要支付的利息会比之前更高,反而增加成本。所以这时候不赎回旧债更划算,因为旧债的低利率反而成了“优势”,避免用高利率借新债来增加利息支出。 举个例子: 旧债利率5%,市场利率升到7%。 若赎回旧债,新发债得按7%付息,每年多付2%利息,显然不划算,所以选择不赎回。
但是发债利息不是可以自行定的吗?
发债的利率
发债利率不能完全“自行定”,而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 当市场利率(如国债利率、同业拆借利率等)上升时,投资者要求的回报率会同步提高。如果企业此时发行新债券,为了吸引投资者购买,必须将票面利率设定为接近或高于市场利率,否则债券会卖不出去。 比如市场利率从5%涨到7%,新债利率若低于7%,投资者更愿意买其他高收益产品,企业只能按7%发债,所以利率不是企业想定多低就多低的,最终由市场行情决定。因此赎回旧债(低利率)再发新债(高利率)会增加利息成本,不如不赎回。
老师我这样理解的哈,当市场利率大于票面利率,那我们企业付利息相对小了,贬值了,少人买,发行价也低。然后从借新债还旧债的角度看,也不会发行新债了,因为新债资本成本也高,再再还旧债,双重成本。
同学你好 你的理解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