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老师,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总是傻傻分不清楚,

2025-08-06 16:31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5-08-06 16:32

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主要有以下区别: 发生时间不同: 诉讼时效中止: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 诉讼时效中断:可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 法定事由不同: 诉讼时效中止:法定事由是不可抗力等障碍,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如自然灾害、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等。 诉讼时效中断:法定事由是基于当事人的行为,包括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等。 法律效果不同: 诉讼时效中止:是暂时停止计算时效期间,待障碍消除后继续计算剩余期间。根据规定,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诉讼时效中断:是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头像
快账用户8893 追问 2025-08-06 17:55

老师,可以举个例子吗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08-06 18:07

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核心区别在于是否因 “客观障碍” 还是 “主观主动行为” 导致时效暂停或重新计算,举两个生活中的例子就能分清: 例 1:诉讼时效中止(因客观障碍暂停,障碍消除后继续算) 背景:甲借给乙 10 万元,约定 2023 年 1 月 1 日还款,诉讼时效为 3 年(即到 2026 年 1 月 1 日到期)。 过程:2025 年 12 月 1 日,甲突发重病昏迷,直到 2026 年 2 月 1 日才苏醒(完全无法行使权利)。 结果: 因甲昏迷属于 “不可抗力”(客观障碍),且发生在时效到期前 6 个月内,诉讼时效从 2025 年 12 月 1 日中止。 待障碍消除(2026 年 2 月 1 日苏醒)后,时效继续计算,剩余的 1 个月(原本到 2026 年 1 月 1 日到期,因中止暂停,需补算 1 个月),即延长到 2026 年 3 月 1 日。 例 2:诉讼时效中断(因主观主动行为,时效清零后重新算 3 年) 背景:同样是甲借给乙 10 万元,2023 年 1 月 1 日还款,时效到 2026 年 1 月 1 日到期。 过程:2024 年 5 月 1 日,甲向乙发微信催债:“欠我的 10 万元该还了”,乙回复 “知道了,下个月还”。 结果: 甲主动催债(主观主张权利)、乙承认债务(同意履行),均属于 “中断事由”,诉讼时效从 2024 年 5 月 1 日中断。 原时效(2026 年 1 月 1 日到期)作废,重新计算 3 年,即新的时效到期日为 2027 年 5 月 1 日。 一句话总结 中止:“老天爷不让你告”(如生病、地震),暂停后接着算剩余时间; 中断:“你主动去告 / 对方认账”(如催债、起诉),时效清零后重新算 3 年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主要有以下区别: 发生时间不同: 诉讼时效中止: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 诉讼时效中断:可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 法定事由不同: 诉讼时效中止:法定事由是不可抗力等障碍,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如自然灾害、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等。 诉讼时效中断:法定事由是基于当事人的行为,包括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等。 法律效果不同: 诉讼时效中止:是暂时停止计算时效期间,待障碍消除后继续计算剩余期间。根据规定,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诉讼时效中断:是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2025-08-06
你好同学,中止是中间停止,比如6月中止一个月那么7月开始继续连续计量 而中断是多新开始了从1开始了
2021-01-29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实,如不可抗力、债务人失踪等; 3、法律后果不同。时效中断,中断的法定事由发生前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不再计算。
2022-03-31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或其他障碍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暂时停止计算。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等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2025-08-12
你好,长投中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权益变动在主资产处置或增资减资时需要结转。但如果是同一控制下权益法变成本法个报不结转,合并结转,非同一控制下个报需要结转。
2021-08-14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