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我公司是安装门禁公司,承包了一个建设项目,为这个项目购买的软件(一个门禁服务管理软件app) ,这个我觉得应该计入工程施工——间接费用,一次计入。但是有的说要计入无形资产,然后摊销,可是这不是为我们公司使用的,而是为了一个门禁安装项目包含再合同中的一个门禁软件管理系统,所以不知道会计分录怎么做,希望老师能够帮我解答一下,细致一点,我是个小白! 这个门禁项目安装用几个月,很短,就是后期有营运支出。和这个软件技术服务。 可是这个无形资产应该是企业所有的,这个不是我们企业所有了,是为了安装门禁而购买的一个软件,搭配着门禁来做的工程项目,就像是建造的房屋,那肯定要走在建工程,完工以后进入固定资产。但是你为项目做的,肯定要有工程施工,然后核算,老师,可以把这个问题回答的细一点,分录应该怎么做。我想回答的更正式一点行吗?
你好,老师,就是我们公司之前进了一批货,然后款也付过了。但是合同上是写着后续出现什么质量问题是可以退货的,然后我们有退货,在业务系统中做了采购退货单。然后我财务这边做了借:库存商品—暂估 贷:应付账款—应付暂估款 但是这次采购与我说因为和我们合作的公司注销了不存在这个公司了。所以这笔退货的红字发票也开不过来,而且钱也退不回来给我们了。然后我接下来应该怎么处理这个账务?怎么去做这个账
注册会计师李某是某科技公司2015年度财务报表审计的负责人。李某在对该公司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了解和测试中进行了下列工作:了解到该科技公司针对销售收入和铺售费用的业绩评价控制包括财务经理每月审核实际销售收入(按产品细分)和销售费用(按费用项目细分),并与预算数和上年同期数比较,对于差异金额超过5%的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分析报告、销售经理审阅该报告并采取适当跟进措施。注册会计师甲抽查了最近3个月的分析报告,并看到上述管理人员在报告上签字确认,证明该控制已经得到执行。然而李某在与其销售经理的讨论中,发现他对分析报告中明显异常的数据并不了解其原因,也无法作出合理解释,从而显示该控制并未得到有效的运行。请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会出现内部控制存在且被执行,注册会计师却认为该科技公司控制可能运行无效?(2)简述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与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两者的联系和区别。(3)在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时,注册会计师李某还应当从哪些方面获取关于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审计证据?
注册会计师李某是某科技公司2015年度财务报表审计的负责人。李某在对该公司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了解和测试中进行了下列工作:了解到该科技公司针对销售收入和铺售费用的业绩评价控制包括财务经理每月审核实际销售收入(按产品细分)和销售费用(按费用项目细分),并与预算数和上年同期数比较,对于差异金额超过5%的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分析报告、销售经理审阅该报告并采取适当跟进措施。注册会计师甲抽查了最近3个月的分析报告,并看到上述管理人员在报告上签字确认,证明该控制已经得到执行。然而李某在与其销售经理的讨论中,发现他对分析报告中明显异常的数据并不了解其原因,也无法作出合理解释,从而显示该控制并未得到有效的运行。请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会出现内部控制存在且被执行,注册会计师却认为该科技公司控制可能运行无效?(2)简述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与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两者的联系和区别。(3)在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时,注册会计师李某还应当从哪些方面获取关于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审计证据?
注册会计师李某是某科技公司2015年度财务报表审计的负责人。李某在对该公司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了解和测试中进行了下列工作:了解到该科技公司针对销售收入和铺售费用的业绩评价控制包括财务经理每月审核实际销售收入(按产品细分)和销售费用(按费用项目细分),并与预算数和上年同期数比较,对于差异金额超过5%的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分析报告、销售经理审阅该报告并采取适当跟进措施。注册会计师甲抽查了最近3个月的分析报告,并看到上述管理人员在报告上签字确认,证明该控制已经得到执行。然而李某在与其销售经理的讨论中,发现他对分析报告中明显异常的数据并不了解其原因,也无法作出合理解释,从而显示该控制并未得到有效的运行。请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会出现内部控制存在且被执行,注册会计师却认为该科技公司控制可能运行无效?(2)简述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与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两者的联系和区别。(3)在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时,注册会计师李某还应当从哪些方面获取关于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审计证据?
一个公司内帐如果不做帐只借助电子表格每个月的利润是不是就是收入减去支出 把往来借款单列
老师好 这里的财政拨款,我有点不是很明白,是说收到财政拨款的这些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他们在收到的时候不用作为财政补贴处理,相应的这些所对应产生的支出不能税前列支,但要相应做台账管理,是这意思吗? 然后就是明明是财政补贴但被界定为不征税收入,是为什么?
老师,你好,请问我公司采购了一批货物,因为没有付款,所以对方没有开发票过来,但是货物已经在我仓库了,我公司现有销售了这批货物,但是不知道进项发票是怎么开的,我现在要开给客户,在新增货物信息的过程中,应该怎么分类呢?
@董孝彬老师你好,帮我解答一下4题中B选项联合单位销量是怎么算出来的,5题中为什么财务杠杆系数为1.企业不存在财务风险呢。
为什么现值指数要1+?因为现值指数大于1吗?不是1082.72/2300吗?
老师好 我想问这里一次性收取租金,老师课上举例是不是写错了?在企业所得税上不是可以在24年7月跟增值税一样一次性确认36万的收入吗?或者也可以分期确认也就是24年7月只确认一个月即1万的租金。因为我看课件上中间写了:可对上述已确认的收入,“可”不就是代表这个可以那个也可以的意思吗?为什么老师课上只写确认1万,我觉得这里有问题,麻烦老师帮忙看看。
老师好 我想问 如果预收款的对象是生产期限超12个月的大型设备,那企业所得税上确认收入是按发货还是按生产进度?
老师不是在l和h之间不做调整吗,现在刚刚好是最高点啊
老师你好,我想问一下这个题目里面的退还土地出让金,契税能不能退啊,买了两个不一样的真题试卷,一个能退,一个不能退,
老师您好,非货币市场模式,请帮我举个例子
您好,第4题B就把联合单位想象成“套餐”,就像去快餐店买汉堡可乐薯条套餐,一个套餐里固定有1个汉堡、2杯可乐、1包薯条,这“1个汉堡 %2B 2杯可乐 %2B 1包薯条”就是一个联合单位。 回到题目里,产品销量比A:B:C = 5:3:4,意思就是每卖货都得按这个比例来,就像套餐必须按固定数量搭配。那联合单位销量是咋算的呢?假设咱知道A卖了5000件、B卖了3000件、C卖了4000件。首先看一个联合单位里A、B、C各有多少件呀?A是5件、B是3件、C是4件,所以一个联合单位总共需要的产品数量是5 %2B 3 %2B 4 = 12件。然后把A、B、C实际卖的总数加起来,5000 %2B 3000 %2B 4000 = 12000件。那这12000件里有多少个这样的“套餐(联合单位)”呢?就用总数量除以一个联合单位的数量,也就是12000 ÷ 12 = 1000,所以联合单位销量就是1000个联合单位。这样是不是就觉得好懂点啦 。 第5题说财务杠杆系数为1时企业不存在财务风险,是因为财务杠杆系数(DFL)公式是DFL = EBIT÷(EBIT - I)(I是债务利息,没优先股时)。当DFL = 1时,代入公式1 = EBIT÷(EBIT - I),算一下就知道I = 0,也就是企业没有债务利息 。财务风险主要是因为借了钱要付固定利息,利息多的话赚得少的时候每股收益掉得更快。现在没债务利息了,息税前利润变的时候每股收益不会被利息放大影响,所以就不存在财务杠杆带来的风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