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你好,老师,请问一下金蝶K3wise自制入库成本,每次自己弄数据感觉都不是很准确,因为单价有些是好久之前的了,都是用表格查找以前的表格里面的数据填的,有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可以让正确率高一些呀? 另外就是每次盘点的时候,盘点前导出来的库存跟实际盘点出来的差异都很大,主要是成品占多数,而且基本上是盘亏了,出现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查找原因呢?或者有没有什么好一点的操作方法,可以让盘点数据的差异容易查出来呢?麻烦老师帮忙解答下,谢谢!
请问现在有一公司账目需要交接,但是明细有很多问题,成本结转也很有问题,但是对方调整不了,肯定也会对之后的账目数据会有影响和风险,老板又非要点名让你去对接接收资料,推不动!请问怎么样能规避掉这部分的风险,交接单上应该填写可以划分清楚责任,或者不是以接收人的身份签字?
老师 我们公司这两天找了两家公司给写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 一家子专业技术很好 一看就很专业 还给了撰写方向 我和一个同事是觉得可以了 因为涵盖了需要保护的点了 我老板一直没给对方打款 今晚上我问他 她说是因为没有看到信息 没有意愿给对方打款 我心思这不都有撰写方向了 而且也涵盖保护的点了 怎么没有信息 我不清楚老板啥意思
老师,我现金流量表数据怎么对都不对,但是也找不清楚哪里不对,这边现金流量表我就把期末现金金额和期初现金金额调成一致,但是现金净增加额会与利润表不一致,这个有影响吗,我现在现金流量表累计金额只能在本年累计金额体现数据,本期我都不敢体现数据,如果体现更有点不对了,所以我都不晓得是哪里出出错了,数据反正都不对,就是老师,我想问的是申报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我只汇总年度数据,本期不体现可行,还有老师我的数据只能保证期末和期初数据一致,那是为了凑数据保持一致,这种有没有影响
老师好,前面4年代账公司做账,她不看工资表按记忆印象瞎计提工资,次月发工资分录里扣下员工社保个税数据也跟实际上交的是有点差异(她错乱填其它月份数据)。目前实际是公司肯定不欠社保局和个税的钱,只可能多交了,员工部分可能少扣下了。社保个税,她产生滞纳金,也有退款,公积金也去退款过,她自己都理不清楚了。我怎么处理,把账面跟实际情况整对? 我们公司一直以来都是规规矩矩次月10号发上月工资,社保公积金是当月交当月,个税是次月交上月。账面应该有的余额数据就是当月工资表信息,应该是非常清楚的。。
忘记申报7月份个税了,税务局出了限期申报的通知,限期内已经申报了,处罚多久会出来?
老师 我是代账会计 然后想在公司走工资可以吗? 我一天工作一上午 8.30-11.30 每周工作五天 一个月工资2900 这种情况下 我的工资可以申报工资薪金税前扣除吗? 可以不交社保吗?
账外经营是什么意思?
老师,请问下挖煤的欠我们500多万。一直不还,我们该怎么办?公司
没有做过财务经理的老师,不要回答:公司刚换了新财务系统,作为财务经理,怎么去开展这个工作
第四个选项为啥是营业外支出
问题1:开发成本需归集至“开发成本”科目,包括人力、材料及研发费用等。软件完成验收后,可转为“无形资产--嵌入式软件”,后续维护费用计入“累计摊销”。(这里的累计摊销是:借:管理费-维护费;贷:累计摊销吗?) 问题2:软件作为无形资产需按受益期限摊销,通常采用直线法或加速折旧法。若涉及硬件捆绑销售,需将软件价值按比例分摊至硬件成本。(无形资产怎么要分摊到硬件成本?)
现在国家颁布的新的社保规定,针对新的这一规定解读的课程在哪里?
工资7500个人所得税是怎么扣除得…怎么计算
接收档案服务管理的协议,我单位是甲方,打款的单位是乙方的主管单位是乙方的主管单位,又100%控股,由于乙方没有钱付款又准备注销所以由主管单位打款,合同落款处分别有乙方和主管单位的公章,我单位给打款单位开票算虚开吗?让对方提供了情况说明。
您好,找数据就盯紧4个核心数 ,两差异和三差异分析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最关键的是先找到4个基础数据:①实际固定制造费用(直接从会计账里查实际花了多少钱);②标准分配率(用预算固定制造费用总额÷预算产量×单位产品标准工时算出来,比如预算总费用1万,预算产100件,每件标准2小时,那分配率=10000÷(100×2)=25元/小时);③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产了多少件×每件标准工时,如实际产120件,每件标准2小时,就是120×2=240小时);④预算产量标准总工时(预算产多少件×每件标准工时,如预算产100件,每件标准2小时,就是100×2=200小时)。三差异法还要额外找⑤实际工时(生产记录里实际用了多少小时,比如实际用了220小时)。 按差异类型直接套数据,两差异法: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总工时×标准分配率(如实际花11000元,预算产量标准总工时200小时,分配率25元/小时,就是11000-200×25=11000-5000=6000元);能量差异=预算产量标准总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如200×25-240×25=5000-6000=-1000元)。三差异法:耗费差异和两差异一样;产量差异=(预算产量标准总工时-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如200-220)×25=-20×25=-500元;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如220-240)×25=-20×25=-500元。记住:两差异不分拆“能量差异”,三差异把能量差异拆成“产量差异(实际工时和预算工时的差)”和“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和实际产量标准工时的差)”,按这个对应数据套公式,就不会绕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