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我们接了一个项目,800万,然后对方只给我们打了500万,我们也给他开了500万的发票,这个项目我们是转给a公司做的,支付给a公司600万,a公司也给我们开了全额600万的发票。因为我们公司还差对方200万的发票没开,所以没有确认收入,a公司给我开了发票,我就计入成本了,导致这个季度的利润亏损了200万,比上一个季度数比差的有点多。这样报报表没事吧?
我们单元要搞土增清算,想让施工单位给开个发票我们给他们点税钱,我们属于老项目建设单位给我们开票是3个点!现在他们跟我们要12个点,他们的意思是他们要6个点(包括所得税与增值税及附加税)外单位给他们开票也要6个点,我想问一下他们这样要合理吗。
我们是商店公司,与另外一家单位合伙经营销售,我们出地方,收入全部收到我们公司账户,按月给另外一家进行收入分成,各分收入的50%,另外一家付所有成本,我们只出经营场所,他们按月给我们开具应该给他们结算金额的发票,比如这个收入100万,后期他们会开具50万的发票给我们单位,我们单位拿这50的发票做成本并进行增值税抵扣。请问这样操作可以嘛?符合规定嘛?
我们有一个项目,开了100万的工程款发票给对方 。对方先给我们转账了50万。后来在支付第二笔50万的时候,要求我们开一张50万的收据给他们,他们才肯把后面的50万打给我们。那么,既然是转账给我们的,本身就已经有转账记录了,我们再开收据合适吗?
我们卖给对方的是成品油,货款给对方补了一部分,对方给我们开具了销售补差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我们给他们开具的是成品油发票,对方开过来的是非成品油发票,这个有什么风险吗?简单来说就是我卖给对方A产10万,给对方开了10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对方让给他们补2万块钱,给我们开了个B产品的销售补差增值税专用发票2万块钱,这个有什么风险
这个答案里面说自然人平均每个月租金不超过10万的情况下是免征增值税的。比如说个人出租个人住房月租金没有超过10万块钱,是不是也免税呢。如果月租金是20万的话,又该怎么算呢?还有个1.5%优惠的增值税率是怎么算的?搞不灵清了,帮我一下
这个年付现成本3000是什么意思,为啥在计算第3和第5的时候要把这3000考虑进去,可否讲讲其中的原理
这道题答案不对吧?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这个案例第二年的分录是不是借:递延所得税负债,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12.5?
老师,这个第一问的第三小问,为啥折旧和摊销不考虑所得税,每年可产生的税后营业成本不是考虑了所得税吗?做题晕了,感觉有时候折旧又考虑所得税,有时候又没有
我发票提额度时出现查询未办结票种核定
老师,麻烦请教下:因学校7月5日学生放假,故校园超市(没扫码枪,没有出入库表,不涉,不涉及税务,也没有手工记录的销售台帐)6月30日未盘点,7月1日~5日一直在营业,部分商家还进了货,7月6日盘点后将剩余所有商品退货给商家,所以6月的销售成本无法得出,学生刷校园卡消费,可以导出销售收入,送货单也有,追问,已知5月31日库存36010.05元,6月1日~30日进货成本154885.37元,销售收入237868.55元,7月1日~5日进货成本18569.95元,7月1日~5日销售收入47724.3元,7月6日清仓退货10090.04元,2月~5月平均销售成本率为72.698%,6月和7月结转成本如何分录
银行户余额不足,这个月社保没扣完,还能补缴吗
机票哪些可以抵扣,是票价加燃油附加费吗
麻烦写一下资料二的错误分录和正确分录
您好,这种操作确实有很大风险,属于典型的发票对开行为,说白了就是你们和A单位互相开票但没有真实的业务对应,很容易被税务局认定为虚开发票,一旦查实,不仅会被追缴税款(100万-20万=80万的差额部分),还可能面临罚款(通常是偷税金额的0.5倍到5倍,即80万×0.5=40万至80万×5=400万),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构成犯罪,建议你们赶紧调整业务模式,让A单位直接给甲方开100万发票,你们再给A单位开20万发票,这样业务链条才完整合法
就是这个A公司收甲方100万,他给甲方开100万 A拿出来80万给我们,我们给A拿80万 这个活还是A干的A收20万,我们给A20万,A给我们开票 因为这个业务是通过我们拿到的让A干的。 搞得有点复杂,A让这样开,我觉着是不是有风险,绕弯子。谢谢老师
您好,你感觉得没错,这种操作确实有很大风险,属于典型的绕弯子开票行为,说白了就是你们和A公司互相开票但没有真实的业务对应,很容易被税务局认定为虚开发票,一旦查实,不仅会被追缴税款(80万-20万60万的差额部分),还可能面临罚款(通常是偷税金额的0.5倍到5倍,即60万0.530万至60万5300万),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构成犯罪,建议你们赶紧调整业务模式,既然业务是通过你们拿到的,可以签订正式的居间服务或业务介绍协议,你们按照实际服务内容收取合理的服务费并开具相应发票,这样业务链条才完整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