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早上好老师请问下,我公司目前的情况是这样的,生产出口企业,有出口也有内销,一部分订单在外生产,目前都没退税,1.这要怎么跟老板提意见,比较好,就是给外面生产的部分?2.在税务上在外生产这部分是算贸易吗?3.贸易这个出口退税要怎么算没有抵税这部分?这样生产已经好多年了,我刚接手,没有方向,麻烦老师给个建议指点下感谢万分

2025-09-23 08:38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5-09-23 08:40

给老板提意见:整理外产订单数据,说明退税对资金和利润的重要性,指出外产退税问题,建议规范流程、完善凭证争取退税。 税务认定:若满足视同自产条件(如与自产品相关、签委托加工协议等),算生产企业自产出口;否则倾向贸易处理。 贸易退税计算:外贸企业应退税额 = 计税依据 × 退税率,无抵税时按购进发票等金额乘退税率算。同时,尽快熟悉业务、政策,多和税务沟通。

头像
快账用户3657 追问 2025-09-23 08:45

退税对资金和利润的重要性,指出外产退税问题,能说具体些细致些吗,不是很懂具体重要性和问题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09-23 08:47

贸易出口退税计算(无抵税部分):外贸型出口退税按 “购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 × 出口退税率” 计算,无内销抵税时,只要发票等资料合规,可直接按此公式申请退税额,不存在抵税不足的问题,需确保采购发票与出口货物匹配。 退税重要性:资金上,退税能直接回流现金,减少应收账款占用,缓解运营资金压力;利润上,退税金额会冲减成本或计入收益,直接增加净利润,多年未退税相当于公司持续流失合法收益,长期影响盈利能力。

头像
快账用户3657 追问 2025-09-23 09:01

1.退税分录涉及成本和损益类的吗? 2.一个企业,能不能即是生产出口,又是贸易出口呢? 3.每个订单的一半量给股东另一个厂生产再开票给我们,我们分两种做法,一是直接从那个厂发货出售,二是对方生产完我们直接在那边再进行产品内部组装,再发货出售?这两种都算视同自产吗?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09-23 09:04

退税分录是否涉及成本和损益类:生产企业免抵退税通常不直接涉及成本类科目,主要与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其他应收款 - 应收出口退税款” 相关;若有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进项税转出),需计入 “主营业务成本”(成本类),会间接影响损益。外贸企业退税分录不涉及成本和损益类,仅通过 “应收出口退税款” 和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核算。 企业能否既是生产出口又是贸易出口:可以。需分别核算两类业务的收入、成本和进项税,按不同规则办理退税(生产企业按 “免抵退”,外贸企业按 “免退税”),确保账务和税务申报清晰区分,避免混淆。 两种做法是否算视同自产:需同时满足 3 个核心条件才可能视同自产:①与你司自产产品名称、性能相同或相关;②出口给你司原客户;③主要原材料由你司提供,且签委托加工协议(非买断式采购)。 若仅是向股东工厂采购成品再出口 / 组装,未满足 “委托加工 + 自行提供主材”,则不算视同自产; 若你司提供主要原材料,委托股东工厂加工,且产品符合上述条件,才可能按视同自产处理。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给老板提意见:整理外产订单数据,说明退税对资金和利润的重要性,指出外产退税问题,建议规范流程、完善凭证争取退税。 税务认定:若满足视同自产条件(如与自产品相关、签委托加工协议等),算生产企业自产出口;否则倾向贸易处理。 贸易退税计算:外贸企业应退税额 = 计税依据 × 退税率,无抵税时按购进发票等金额乘退税率算。同时,尽快熟悉业务、政策,多和税务沟通。
2025-09-23
会计处理及申请退税流程 出口退税会计怎么做账务处理流程如下:   1、未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按规定退税的,按规定计算的应收出口退税额,做如下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收到出口退税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当退税额低于购进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增值税额的差额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在货物出口销售后结转产品销售成本时,按规定计算的退税额低于购进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增值税额的差额,做如下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按规定计算的当期出口货物的进项税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在规定期限内,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不足以抵减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不足部分按有关税法规定给予退税的,应在实际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为核算纳税人出口货物应收取的出口退税款,设置“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科目,该科目借方反映销售出口货物按规定向税务机关申报应退回的增值税、消费税等,贷方反映实际收到的出口货物应退回的增值税、消费税等,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收到的应退税额。 出口退税的期限主要有认定时限、退税申报期限和退税申报截止期限。 认定时限   对外贸易经营者应按照规定在取得出口经营资格备案之日起(没有出口经营资格的生产企业应在代理出口协议签订之日起)30日内到所属国税机关办理出口退税认定手续。 退税申报期限   外贸企业一个月内可多次申报,生产企业应按月在1日-15日的申报期内申报。 退税申报截止期限   一是正常申报截止期限。外贸企业自报关出口之日起90天后的第一个增值税纳税申报期;生产企业自报关出口之日起90天后的第一个免抵退税申报期。   二是延期申报截止期限。因特殊原因无法在规定期限内申报退税的,出口企业可以书面形式向退税机关申请延期3个月办理。 申请办理出口退税的流程如下:   1、相关证件的送验及登记表的领取:企业-般在取得相关部[J已经批准其经营出C]产品业务的文件核发的工商登记的证明之后,应当于30日之内申请办理出口企业退税登记手续;   2、退税登记申报和受理:企业收到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表后,按照登记表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填写企业印鉴和相关人员印鉴后,与公司出口产品经营权批准文件、I商登记证明文件等资料一起提交申请当地税务机关,税务机关经审查确定后,受理登记   3、填发出1退税登记证:税务机关收到企业的正式申请,并通过审核确定没错之后按照规定的程序批准。之后核发给该企业"出口退税登记”资格;   4、出口退税登记变更或注销:企业经营状况发生变化或退税政策变更时,应根据实际需变更或注销退税登记。   一般纳税人要申请出口退税,第一步要申请办理进出口经营权。   在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软件上填写初次出口退税申请表,将表格下载到u盘,将公司许可证、公章、法人私章等初次海关信息带到国税进行无纸化备案,拿到后上传到国税系统,即初次出口退税备案通过。   备案大概一个月通过,录入发票审核通过。您可以通过税务板在出口退税软件上申请退税,填写采购发票和出口报关单的明细,在所有表格成功后,生成数据并上传到国税系统。   税局收到提交申请的退税申请,会联系法人再次提交申请退税的相关资料(运输单据、无纸化报关单、营业执照复印件、租金水电发票复印件、租赁合同复印件、海关报关单、进货合同、销货合同),将这些资料提供给税局后审批无误,如果退税金额较大,税局会提前联系安排人上门核查,采用资料核实成功后,等税局退税即可。
2023-01-01
同学你好 委托加工方式下的退税操作 外贸企业委托加工退税:外贸企业出口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为加工修理修配费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应退税额=加工费发票所列金额×出口货物的退税率。需注意,要将原材料作价销售给受托加工工厂,工厂加工完毕后为外贸企业开具成品发票,外贸企业凭成品发票进行出口退税。 相关资料准备:准备好采购原材料的发票、委托加工合同、加工费发票、出口报关单、收汇凭证等资料,用于申报退税时提交给税务机关审核。 能否转为生产企业 外贸公司是可以转为生产企业的,一般来说如果企业有自己的生产车间,能够进行产品的生产加工,具备相应的生产设备、生产人员等生产要素,通常是符合转为生产企业的条件。转为生产企业需在申报软件里面去填报《出口退(免)税备案变更表》,将企业类型变更为内资生产企业,退免税办法变更为免抵退税办法。 生产企业退税政策 生产企业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但并非进项抵内销后全都可以退,还需要根据出口货物的离岸价、退税率等因素计算可退税额。
2025-02-28
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2025-04-25
 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2025-09-02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