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方法错误,被合并方权益需按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 分项并入合并报表对应项目,不能将合计数直接计入资本公积; 第二种方法逻辑正确(合并差额按 “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顺序冲减),但需结合对价判断:零对价合并时直接分项并入即可,若支付对价,因合并方无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差额直接冲减其未分配利润。

同控一体化存续下,以以合并方资本公积为限,将被合并方在合并日以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按持股比例计算归属合并方的部分自资本公积转入留存收益,这其中我想知道,借:资本公积 贷: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贷方金额是怎么分配的,盈余公积该分多少,未分配利润该分多少,是按什么算的?
老师,这段话不理解,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对于被合并企业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应自合并方资本公积转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与合并方有关吗?这么做的原理是什么? 还有,为什么从资本公积转?
老师,请教您一个问题哈[抱拳][抱拳] 会计科目中 同控合并取得的长投 付出对价与取得长投成本的差额,借方差依次冲减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冲减的是哪方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母公司的?合并方?还是被合并方的?
老师,同一控股下的两个子公司合并,在合并报表时被合并公司有实收资本39976218.07,资本公积有1500,未分配利润-151703739.61本年利润-3050222.12,所有者权益合计是-114776243.66这些数据合并到合并公司怎么加到合并公司的数据里
老师,同一控股下的两个子公司合并,在合并报表时被合并公司有实收资本39976218.07,资本公积有1500,未分配利润-151703739.61本年利润-3050222.12,所有者权益合计是-114776243.66这些数据合并到合并公司,被合并公司和合并公司都没有长期股权投资,这这数据怎么合并到合并公司呢?分录该怎么做,最后合并到合并公司的报表只有哪个数据
电商个体户小规模报税必须得做账吗?如果不做账可以用收入总额可以报税吗?
工业企业,现在采用企业会计准则,还能改为小企业会计准则吗
老师,请问一下,我们是一般纳税人(我们是卖轮胎中间商),下游客户要我们开5万发票给他,我们怎么开会省钱一点?
单位支付专家的咨询费时,就是支付劳务报酬时,老师可以给我详细的和我说一下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步骤吗
想问一下小型微利企业它的六税两费减半征收,它的增值税已经没有超标了,其他附加税还可以享受吗?
现在注册营业执照,必须得用房本,还是租赁合同也可以呢
老师,想问下对公户实发工资200元,有1个人员实发100,然后还有1个人实发100后再转到个人备用金卡上,这个分录怎么做
老师好,请问下我会计继续教育已考过,该怎么填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登记
公转私5万,是不是可以通过少记一笔收入5万,这样应收账款借方就会有5万的挂帐,然后过几年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计入营业外支出,这样操作是不是就是避税的方式啊?
注册名宿类的营业执照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嘛?光注册营业执照就可以呢,还是还有其他需要注册的证呢
老师,上次回复我的是同一控股下企业合并中,合并方支付的对价与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确实应记入“资本公积(正数或负数),这是准则规定,目的是避免通过合并操作利润,保持集团内权益的连续性。该差额属于股东权益内部调整,不影响损益,因此直接体现在资本公积的负数是合规的,无需转入未分配利润。现在又说冲减盈余和未分配,我乱了不知道该如何做了
若合并方未支付对价(如无偿划转):直接将被合并方净资产 - 114,776,243.66 记为合并方 “资本公积” 负数,无需冲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因无额外差额需冲减)。 若合并方支付了对价:先冲合并方资本公积(你方无,即冲 0),再冲盈余公积(你方无,冲 0),最后冲合并方未分配利润(让其负数进一步扩大)。 两种说法不矛盾:前者对应 “无对价 / 对价与净资产无额外差额”,后者对应 “有对价且资本公积不足冲减”,按你实际是否支付对价选择即可。
老师,1.根据我提问的内容,我这个合并是应该按那种方式?2.老师说的对价是什么意思
按你提问内容(未提及合并方支付现金、发行股份等),默认是无偿划转(未支付对价)的情况,应按 “直接将被合并方净资产 - 114,776,243.66 记入合并方资本公积(负数)” 的方式处理,无需冲减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这符合准则对无对价同一控制合并的要求。 “对价” 指合并方为取得被合并方的控制权,向被合并方原股东支付的 “交换代价”,常见形式包括:现金(如合并方付 100 万买被合并方股权)、非现金资产(如用设备、房产抵付)、发行自身股份(如向被合并方股东发 100 万股作为交换)等 —— 简单说,就是合并方为拿到被合并方权益所付出的 “成本”。你未提及这类支付,所以默认无对价。
老师我这样做行不行,不管有没有对价,我都直接冲合并方的未分配利润,就是把这被合并方权益的负数,先做到资本公积,然后再把这个负数合并到合并方的未分配利润里这样可以吗?有的老师都没分什么情况直接告诉冲减合并方的资本公积,盈余,未分配利润
还有这是同一控股下的两个公司合并
不行,不符合准则。无对价时应直接记合并方资本公积负数,不可转未分配利润;有对价需按 “资本公积→盈余→未分配利润” 顺序冲减,也不能跳过直接冲未分配利润,资本公积与未分配利润核算内容不同,不可随意划转。 老师未分情况,是简化了 “有对价” 的常见场景,忽略了你 “无对价” 的情况,“冲减顺序” 仅适用于有对价且产生需冲减差额的情况,无对价时不适用。
老师,我这个钱同一控股下的两个子公司合并,用给钱吗?还有我理解对价就是合并方给被合并方钱了或是又给他股份了按第二种方式,若是没给就按第一种方式,再帮我分析一下
同一控股下两子公司合并不一定需要给钱:常见的是 “无偿划转”(母公司直接将被合并方子公司股权划给合并方子公司,双方都不支付现金 / 股份),也可能为了梳理股权结构少量支付现金(但非强制,由集团内部决策),你未提支付,默认按 “无偿划转(无对价)” 处理更合理。 你的理解正确: 若合并方给了钱 / 股份(有对价),按第二种方式 —— 先冲合并方资本公积(你方无则不冲),再冲盈余公积(无则不冲),最后冲未分配利润; 若没给钱也没给股份(无对价),按第一种方式 —— 直接将被合并方净资产负数记为合并方资本公积负数,无需冲其他权益科目。
老师,那是不是第二种方式更好一些,因为是负数可以冲减合并方的未分配利润,但是第一种方式做到了资本公积,之后怎么处理呢
不是第二种方式 “更好”,而是必须按实际业务场景选,不能为了冲未分配利润刻意选:准则核心是 “如实反映权益调整”,若实际没给钱(无对价),强行用第二种方式冲未分配利润,属于账务处理错误,不符合准则要求。 第一种方式将负数记在资本公积后,无需额外处理:资本公积本身可正可负,负数代表 “资本溢价 / 股本溢价” 为负,会在合并方资产负债表 “所有者权益” 部分单独列示(体现为权益减少),后续若合并方有新的资本溢价(如股东增资、处置资产获溢价等),可自然抵减该负数,无需主动转到其他科目
要是按第一种方式合并,没有太大的必要了吧
还有合并方要是给了被合并方金额,那不也是合并后合并到合并方了吗
不是 “有没有必要选第一种”,而是 “无对价场景下,第一种是唯一合规的方式
老师一般同一控股下的两个子公司合并,这样合并公司给对价的吗?还有就是给了对价,合并后不还是合并公司的资产吗?这个对价给完怎么给和合并有没有关系还不明白
同一控股下两子公司合并,多数不给对价(常见无偿划转),少数特殊情况可能给少量对价,非普遍操作。 对价是合并方付给被合并方原股东(通常是母公司)的 “买股权的钱”,和合并后资产归属无关,仅影响合并方权益结构(需按顺序冲减资本公积等);不给对价则直接记资本公积负数,如实反映权益整合。
那好多老师回复的冲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是不是都是按的有对价来算的,但是我的问题也没提到对价问题啊,这些老师都是按平时工作上实际合并公司报表给出的答案?
是的,你理解得很对: 多数老师回复的 “冲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默认的是 “有对价” 场景(这是实务中相对常见的情况,比如合并方会象征性支付少量现金以完成手续),所以按准则中 “对价与净资产差额的处理顺序” 来解答。 你未提及对价,属于 “无对价” 的特殊场景,但实务中 “有对价” 的合并更普遍,老师们可能基于常见情况简化了前提(未特别区分有无对价)。
老师,这个对价是不是多少给点母公司就可以,因为被合并公司是净资产负数,这样操作可以冲减合并公司的未分配利润,哈哈.这样操作行吧,应该是普遍合并公司的目的吧
对价金额需合理,不能为冲未分配利润随意给:即使给母公司,金额也得符合 “公允合理” 原则(比如 1 元象征性支付,或按评估值,不能无依据乱定),单纯为冲未分配利润刻意安排对价,可能被认定为 “人为调节利润”,不符合会计准则 “如实反映” 要求。 不是普遍目的:同一控股下合并核心目的是整合业务、优化股权,而非 “冲未分配利润”;刻意通过给对价冲未分配利润,属于账务处理不规范,若被审计或监管关注,可能需调整更正,不建议这么做。